不知對擁有小百宇航員的朋友們有用不,轉過來和大家一起看看!;P

Slide Rule,字面意思為滑動尺,一般指兩個刻度尺通過相對滑動,來進行測量或計算。所以Slide Rule又被稱為計算尺。具體到百年靈來說,其最早于1942年應用在腕表上的飛行滑尺(Slide Rule for Pilot)是該品牌腕表中非常具有特色,同時又被廣泛采用的一項功能。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這一功能的具體使用方法。
飛行滑尺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內、外兩個刻度圈的相對旋轉,來簡單的計算乘法與除法。并由此衍生出很多實用功能,例如單位轉換、計算地速、燃油消耗、爬升率等等。
基本原理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最基本的乘法與除法。

乘法運算
乘法計算AxB:將外圈刻度A旋轉至對應內圈刻度10的位置,此時內圈刻度B對應的外圈數值即為AxB的結果。例如計算13x7:旋轉外圈,使刻度13對應內圈10的位置,此時內圈刻度7所對應的外圈刻度為91,代表13x7=91。

除法運算
除法計算A÷B:將外圈刻度A旋轉至對應內圈刻度B的位置,此時內圈刻度10對應的外圈數值即為A÷B的結果。例如計算12÷8:旋轉外圈,使刻度12對應內圈8的位置,此時內圈刻度10對應的外圈刻度為15,代表12÷8=1.5。

牽涉到三位數的運算
由于滑尺最大刻度為99的限制,所以使用飛行滑尺做運算時,如果出現三位數,則容易出現錯誤。此時就要用到兩個整數刻度之間的小刻度。例如計算132x7,則將外圈13.2刻度(13刻度右側的第一個分刻度)對準內圈10刻度,此時內圈7刻度對應外圈92與93之間,代表結果在920到930之間,實際為924。所以通過分刻度,可以進行更多位數的計算。
實際應用
基于這些基本原理,我們可以進行很多實際運算。
一、單位轉換
1、MPH與KPH轉換

MPH與KPH的轉換
英里每小時與公里每小時的轉換系數約為1.6,即1MPH=1.6KPH。那么將外圈的16刻度旋轉至內圈10刻度處,此時內圈代表MPH,其對應的外圈數字即為MPH轉換為KPH的結果。例如10MPH=16KPH,60MPH=96KPH。
2、MPH轉換MPM

MPH與MPM的轉換
如果需要將MPH英里每小時轉換為MPM英里每分鐘,同樣可以通過飛行滑尺實現。例如將156MPH轉換為MPM,將外圈15.6刻度旋轉至內圈12點位置MPH標識處,此時內圈10刻度對應外圈的26,代表156MPH=2.6MPM。
二、速度時間距離計算
1、速度計算

計算速度
通過計時功能測得通過一個距離所需要的時間之后,就可以計算這段距離的平均行駛速度。例如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并配合計時功能測得行駛45英里的時間是30分鐘,那么將外圈的45刻度對準內圈的30刻度,此時內圈12點位置的MPH標識所指的90即代表平均時速90MPH,公里同樣適用。
2、時間計算

時間計算(1分鐘以上)
當所需計算的時間較長(1分鐘以上)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計算時間。已知速度為156MPH,計算形式486英里所需時間。將外圈15.6對準內圈MPH標識,此時外圈48.6對應的內圈刻度為18.7,代表需要187分鐘。

時間計算(1分鐘以內)
當速度大而距離較短時,所需時間通常以秒鐘來衡量。此時就需要使用另一種計算方法。例如以120MPH的速度行駛1.5英里需要多少時間。將外圈12刻度對準內圈36刻度(秒鐘起始,源自每小時3600秒),此時外圈的15對應的內圈刻度為45,代表需要45秒鐘。
3、距離計算

距離計算
已知速度為148MPH,計算28分鐘行駛距離。將外圈的60刻度對準內圈14.8刻度,此時外圈的28對應內圈刻度為6.9,代表行駛距離為69英里。
要注意的是,速度與時間的計算使用的都是除法,所以速度、距離的數值通過外圈刻度來體現,而時間數值通過內圈刻度來體現。相反的,距離計算為乘法,所以速度、距離的數值通過內圈刻度來體現,而時間數值通過外圈刻度來體現。
同樣的道理,通過飛行滑尺還可以在燃油消耗率、航行時間、燃油消耗量之間進行互相計算。同時也可以在爬升/下降率、爬升/下降時間、爬升/下降距離之間進行互相計算。
反正我睇到一頭霧水,還是等真正的小百宇航員來看吧!:'(
87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