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資聰穎的路特(Jean-Léon Reutter)在14 歲的時候,就曾嘗試設計一款能夠恒久運轉的時鐘。他對鐘表技術的執(zhí)著,驅使他朝著成為工程師的目標邁進。路特先后進入蘇黎世[/url]的聯(lián)邦綜合理工學院及巴黎的電力高等學院就讀。如此深厚的專業(yè)背景,讓他在1928 年成功確立恒動時鐘的設計基礎,在不需外力輔助,就能夠持續(xù)運轉長達數(shù)個世紀。然而,這項發(fā)明在產(chǎn)量的可行性上,卻遭遇了重大挫折。不過所有問題都在1932 年獲得解決,當時路特與David LeCoultre 見面,后者決定投入表廠的所有資源來改進設計,同時將這款幾近恒動的時鐘正式投產(chǎn)。
1928年經(jīng)積家表廠精心研究,第一批應用該原理的空氣鐘終于問世,它們所配備運行精準的機芯是以氣溫的變化,換句話說是以溫度的變化,作為所需動力的來源,只要室溫上升或下降攝氏一度,機芯內(nèi)[ur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03196/11304325.htm]發(fā)條[/url]盒的彈簧就能蓄積足以自主運行四十八小時的動力。其奧妙之處在于座鐘內(nèi)配備有一個密封膨脹室,里面充滿了特殊的混合氣體,當氣溫上升時,氣體便會膨脹;反之,則會收縮。膨脹室與空氣鐘的上鏈彈簧相連接,只要稍有收縮或膨脹,就能夠讓時鐘的機芯永不間斷地上鏈。就是根據(jù)這個獨具匠心的巧思,恒動機芯的構想才得以具體實現(xiàn)。
空氣鐘的平衡[ur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520970/9579687.htm]擺輪[/url]以十分緩慢沉穩(wěn)的步調(diào)擺動,每分鐘擺動一周。懸吊擺輪的細絲以Elinvar合金制作,該合金具有在一般溫度環(huán)境下亦不會變形的優(yōu)點,來確保擺輪精準運行。[ur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64787/264787.htm]積家[/url]空氣鐘必須要于生產(chǎn)后,進行長達至其優(yōu)異[ur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93478/793478.htm]精確度[/url]的測試。積家鐘表專家相信,穩(wěn)健而準確的開始才能肩負起見證時間的永恒,遠遠地超過人類所能計算的范圍。
為了減少能源的消耗,并排除造成機械損耗的因素,機芯是在完全沒有潤滑油的環(huán)境下運作。只要齒輪上的潤滑油造成絲毫的摩擦,就足以讓整個機械裝置停擺。由于空氣鐘自行產(chǎn)生的能量十分有限,因此內(nèi)部構造必須符合節(jié)能的高標準。首先是反應靈敏的機芯,只要室溫有一度的差異,就能提供[ur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54890/10404127.htm]時鐘自主運轉48 小時所需的動力。另外,空氣鐘擺輪每分鐘僅擺動兩次,而一般腕表[ur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520970/9579687.htm]擺輪平均每分鐘擺動300 次,后者消耗的能量比空氣鐘高出了二百五十倍。
以上內(nèi)容來自百度,普及一下知識吧。
去年家里添丁,為了擴大人均住宅面積新搬了家。之前結婚時曾從英國拍回來一臺法式8日鎏金座鐘放在沙發(fā)后幾上的,花了近200磅運回國內(nèi)后遇到些問題,就是一直會停擺,停了幾次后有點失望,因為平時上班也不可能一直盯著看,所以讓老爸搬回家再看看情況,結果走了一周沒有出現(xiàn)問題。興匆匆的搬回家又停擺,不過找到了問題的緣由--放在沙發(fā)后幾上,后幾是貼著沙發(fā)的,人坐下去和站起來時得震動會帶動茶幾,震動導致了停擺,那時自己家里也無其他合適的地方,于是又搬回老爸家里,時至今日一直走的很好,爸爸也漸漸了習慣聽它的滴滴答答,既然喜歡,那就留著吧。我又找到了敗家的理由。。。。一直想找一臺空氣鐘,最熟悉的就是JLC空氣鐘了,他家的空氣鐘有很多型號,但好在結構啥的基本無變化,無非現(xiàn)代款功能有增加,當然價格也上去了。由于新舊款差價還是蠻多的,囊中羞澀的我只能找找二手好品的空氣鐘了。五月初有幸找到一臺品相幾乎全新的540空氣鐘,也沒啥猶豫就拿下了,540算是最接近現(xiàn)在專賣店款式的一個型號了,雖然這個型號的生產(chǎn)跨度也有10多年。到家快一周了,走時很不錯,只是調(diào)試有些麻煩,先玩著吧。不多說了,直接上圖。








20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