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對腕表產生興趣,潛水愛表族也有些年了。今年春節入手新表,而且之前發現論壇里有關PROTREK的帖子不多,所以覺得還是應該交份作業跟大家交流交流。當然,拖到現在實在不該,不過樓主是個比較隨性的人,經常想起一出是一出,拖這么久也就不足為怪了。
作為一個底層小屌絲,對表的興趣自然都是從小卡開始的。兩年前剛工作不久后手上有了點余錢,于是想著攢塊自己的小卡,結果挑來挑去最終入手一塊西鐵城的BM6471-52E,當時的考慮自然是小卡的風格不太適合天天往辦公室里戴。從此就一直覺得缺塊小卡始終有遺憾。
話說去年樓主在外出差的某一天不知哪根筋犯了,突然想有塊指針加數顯的表,不是一般的想,是非常想,不是因為看到神馬圖片或廣告而想的,就是突然就想了,于是開始了漫漫挑表之路。一開始樓主的注意力是放在小卡的航空系列里的,經過一番篩選看中了GW-3500BB-1A,但后來記得在論壇上看到3500的機芯貌似有問題,于是有些猶豫,但還是作為備選項。后來友人推薦PROTREK系列,關注了一段時間覺得不錯,最終把PRW-5100-1B也作為備選項。再后來友人又推薦某梭的T-touch。說實話,剛看圖片很心動,價格也能接受,但不知為何,后來去實體店看了看了真容就是沒感覺,沒被抓住,帕斯了。再再后來關注了下某拓品牌,挺好的,但沒有一款符合樓主指針加數顯的要求,所以帕斯掉。繞了一大圈最后還是回到了航空系列和PROTREK。
下面簡單介紹下這兩個系列。其實他們差別并不大,大體上講,相同的點在太陽能、電波,區別在航空系列抗震,200米防水;登山有個三重感應,100米防水,價格貴1k6左右(當然,表帶的差異會讓這個差價上下浮動。一般來講,登山鋼帶-登山橡膠帶-航空鋼帶-航空橡膠帶之間的價格階梯為800)。很多人認為登山的三重感應比較雞肋,性價比不高,我想這個也是論壇里關注它的人不多的一點原因。但玩表嘛,總是希望新奇的玩意兒多點好,所以對登山樓主一直是舍之不忍。至于航空的抗震和200米防水,樓主平時也不怎么闖蕩江湖,一般不會火里來水里去,所以抗不抗震,100米還是200米區別不大。總之,兩個系列在樓主心里是伯仲之間,直到準備去實體店看表前也沒做下決定。于是乎,還是先看看真表再說吧。
看表這天,帶上老婆,老婆的表弟表妹一行5人殺到柜臺。看過真表后樓主對登山的表盤要更滿意一些。航空的怎么看都還是個玩具,登山就要大氣穩重一些了,有戶外的趕腳。但究竟值不值得為一個三重感應以及主觀的外觀偏愛多交1k6,還是糾結了好半天。關鍵時刻,要發揚民主精神,投票吧。結果除本人搖擺不定外,其余4票2對2,皮球又踢回來了。思慮再三,樓主最終決定入手登山的PRW-5100-1B,因為權重最重的老婆這一票投給了它。事后證明,三重感應多少是有點雞肋,但老婆喜歡,多交這點銀子還是值了。
前面啰嗦了一大堆選表過程。下面講一講一個多月用表體會。太陽能就不說了,沒啥說的。先說六局電波,由于樓主家住成都,離商丘站的距離也在500km范圍外,而且地處四川盆地,所以起初有點擔心收波問題,但實際證明這個擔心多余了。新表入手當晚即順利手動收波校準,此后又手動收過幾次,只要是晚上,成功率100%,白天就不一定了。順帶一句,樓主家住一樓,周圍高樓林立。后來出差越南中部海港城市峴港,距商丘2200km,收波就免談了,無怪越南少人問津電波表。
再說三重感應,首先羅盤還算靈敏,雖不是實時指示,但啟動后大概每一秒測量修正一次也夠用了,反正指個方向沒問題,指示的同時數顯屏會顯示磁北與12點刻度的順時針夾角值,配合地圖的話在戶外很好用。然后氣壓,其實單次氣壓值測量一般用處不大,但可以通過連續測量氣壓變化大致預測天氣變化趨勢。這里補充一點,由于劇烈變化的溫度會影響到氣壓測量的準確性,因此要獲得可信的氣壓變化趨勢,最好是在測量區間內盡量保證溫度在小范圍內波動。簡單說,就是一直戴著,別暴曬。然后再說溫度測量,樓主認為這一點是最坑爹的。手表戴手上,傳感器測量的溫度實際是佩戴者體溫與環境溫度綜合后的結果,要想獲得環境溫度值,必須取下手表遠離人體靜置一段時間,此點的坑爹性想必大家可以想象。樓主認為由于佩戴的原因,體溫不可避免會對傳感器產生影響,但制造商或許可以在軟件層面將體溫考慮進去,從而對實測溫度進行修正以使佩戴手表時也可獲得環境溫度值。這個算是樓主給卡西歐提的建議吧。最后說說海拔測量,其實海拔值并不是直接測量結果(三重感應傳感器測量方向、氣壓和氣溫),而是通過氣壓測量值換算后得出,因此氣壓測量的誤差同樣會影響到海拔測量值。新表入手后樓主爬過一次峨眉山,從實際使用來講效果還是不錯的,測量值和官方標高的誤差大概在20米以內,對于業余戶外來講也夠用了。不過對于低海拔地區,海拔值誤差可能會增大,比如樓主在峴港時海拔測量結果經常在-40到0米之間。可能這跟低海拔地區氣壓變化范圍較大有一定關系。這里對三重感應談談總的個人體會。實話實說,確實雞肋,畢竟一般人平時沒事兒不會去關心方向溫度和高度,但我想看上PROTREK的人必定不會把它只看做一般的計時工具,當你周末與家人遠足踏青,融入戶外的時候,PROTREK一定會帶給你更多不同尋常的樂趣。
感受講完了,最后吐槽一下卡西歐大陸官網。大家選表時最好對照臺灣地區官網甚至日本官網多看看,大陸官網的信息確實不靠譜。比如樓主這塊5100-1B大陸官網顯示表帶為碳素纖維,但實際是橡膠帶。論壇里有前輩提出過,樓主看實物前也是通過前輩的帖子才知道。雖然碳纖還是橡膠對樓主來說無所謂,但肯定還是有人會介意,因此入手前掌握準確信息很重要。口水話終于講完了,最后祝大家都能擁有滿意的小卡。
下面上圖,不多,而且開箱照神馬的木有了,大家將就看吧。






33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