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于表帶的帖子,但卻是要從表說起。
2011年的一天,莫名地開始關注起了手表, 也許是看見同事帶的表很漂亮。我除了對母親帶的梅花表有印象以外,對手表的其他印象就是著名的上海表,于是直奔萬能的TB, 入手一塊所謂的上海庫存表,精度很高,每天+3秒,新入了愛表,天天把玩,兩個月后悲劇了,一次調時間的時候,表把被拔出來了。于是我下定決心入手一塊瑞士表,baidu上搜索一番,來到了愛表族,注冊以后就被各種毒給毒倒了,限于經濟條件,只能關注低端瑞表,糾結于美度舵手和雪鐵納喜馬拉雅,喜馬拉雅終于以美麗的十字線和內斂的氣質征服了我。
入手了喜馬拉雅,并從此混跡于愛表族,熱衷于每日對時,關注精度,欣賞各種名表美圖,一天不登陸心里就像長草了一樣。后來開始關注皮表帶,無奈買皮表帶經費得不到LD批準。偶然間看見有人自制皮表帶,經過一番研究,發現這門技術門檻不高,自己也可以做。還是求助于萬能的TB,搞定了基本的工具和碎皮,開始制作,在雪版發過幾次表帶作業,得到了大家的鼓勵,于是信心十足,升級工具,買植鞣革,水平逐漸由低級業余走向高級業余。
由于自己制作表帶,所以更關心表友發的表帶作業,漂亮的馬臀皮表帶讓我心癢癢的,終于忍不住買了一塊,大把的銀子就溜走了,好心疼啊。一位朋友看了我的馬臀皮表帶,很喜歡,于是給他做一條,恰逢雪版新版主上任,雪版一片新氣象。于是也發個表帶帖子,詳細介紹表帶的制作過程,湊湊熱鬧。
本人是業余表帶制作者,方法也是野路子,僅供各位參考。壇子里有制作表帶的各路神仙,功力都十分深厚,如果有看見本貼的,請留步,給指點指點。
圖片不太清晰,大家原諒我的卡片機和我拙劣的攝影技術吧。
表帶的制作大概分為幾個步驟:1、制版 2、裁皮 3、削薄 4、制作表圈 5、粘合 6、打磨劃線 7、打孔 8、縫線 9、封邊
0、先看看這次使用的皮料吧。什么是日本新禧馬臀皮,看看,這就是馬臀皮和它的搭檔植鞣革,馬臀皮做正面,植鞣革做表帶背面。這塊植鞣革大概1.5mm。馬臀皮薄一些,1mm。

1、制版,做表帶首先要有一個標準,表耳寬度、表扣寬度、表帶長度,根據這些參數設計表帶的模型,通俗地說,就是用紙板做表帶的模型。下圖就是本次表帶的紙板模型。使用尺子、圓珠筆在紙板上畫出表帶模型,用美工刀裁下。

2、裁皮。做表帶當然要裁皮了,不裁怎么做呢,都是廢話。把制好的表帶紙板按在皮子上,用美工刀沿著邊緣切,小心別切壞了,貴著呢。正面、背面都裁好了。

3、削薄。裁好的皮不能直接使用,因為表帶的一些地方需要打薄,例如表耳、表扣位置。還要根據帶型,打薄一些相應的位置。

4、制作表圈。這個步驟比較簡單,裁兩條皮,縫兩個表圈,固定圈稍微小一點。邊緣涂點棕色染料,涂封邊蠟,打磨光滑。

5、粘合,使用白乳膠將表帶的面皮與背皮粘合在一起。


6、劃線。將粘合后的表帶邊緣使用砂紙打磨平整,用間距規劃出縫線的線條位置。照片里沒有照到間距規,其實就是類似于圓規。

7、打孔 表帶邊緣縫線要打孔,這條表帶使用的是斜平斬,針扣孔使用了2mm沖子,打孔要垂直,否則容易打偏。打孔盡量在一條直線上,否則縫線后會看到線歪了。


8、縫線,縫線時用木架夾注表帶,使用了手縫針與細的圓蠟線縫制,采用雙針單線方式,線序要一致,否則線跡不好看。


9、封邊,皮邊在裁切以后,會有毛毛的纖維,表帶縫好以后,要對切面進行封邊。封邊方式有多種,這次采用的是封邊蠟。涂上封邊蠟,用打磨棒打磨表帶邊緣, 一直打磨到光亮平滑為止。

辛苦制作了10個小時,終于完工了,欣賞一下完整的表帶吧


262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