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入手了她的替代者:Go 格拉蘇蒂原創100-03-32-42-04。
其實自己對Go的品牌并不了解,初識Go格拉蘇蒂原創還是在去年入手明亮之藍之前做功課時知道有這個既有歷史積淀,發展又略顯曲折的品牌,源自德國制表重鎮格拉蘇蒂,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幾乎沉淪,90年代初德國統一后得以逐步復蘇。
僅僅是透過圖片看Go的每一款腕表,精美的表盤,設計獨特的指針,大日歷,特別是背透下美輪美奐的機芯,都覺得是一種享受。
當時看中了Go39-59,藍指針,羅馬數字白面表盤非常吸引我,讓我明亮之藍和39-59之間搖擺了許久,最后還是覺得39-59的表盤偏小,無奈的放棄,選擇了明亮之藍。
或許是像前面帖中最后一段話寫的那樣,會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再次沖動一回,找來明亮之藍的替代品,我知道那個時候就已埋下伏筆,其實心中對Go的念想卻從來就不曾停止,隱隱覺得她一定會在將來的某一天來的我的身旁,只不過沒想到會來的這么快。
促使我趕快牽手Go的是緣于今年冬天去維也納,同行的哥們想入手一款僵尸,陪他去專賣店看表。結果僵尸的專賣店附近就是格拉蘇蒂的專賣店,看到了新出的36-01靜靜的端坐在櫥窗里,頓時被吸引了,看起來比39-59大了一圈,關鍵是采用了全新的36機芯,比39-59的機芯更大,更精致,很是漂亮!去年入手明亮之藍時,差點就選擇39-59,看到新出的這款實物,頓時有一種要彌補錯失39-59的沖動,朋友也覺得漂亮,不斷鼓動我入手,但與店家談下來,價格幾乎沒有折扣,與我預期相差太遠,畢竟奧地利此行根本沒有入手腕表的打算,而且條釘形的刻度并不太喜歡,還是喜歡老款羅馬數字刻度的,最終還是“理智的”選擇了放棄。
回來之后,原本以為會慢慢的淡忘,沒想到對Go的思念卻一天天愈發強烈,月相,數字大日歷,背透下精美的機芯,鵝頸等時不時的占據腦海的每個角落,內心告訴我這次不是沖動,而是要彌補去年與Go失之交臂的遺憾。于是乎打著彌補遺憾的旗號,理直氣壯正真的行動起來。有了旗號,行動起來那叫個迅速,根據自己的預算,再加上款式造型上盡量往36-01上靠,適合正裝,最好加上大日歷,月相,背透,鵝頸等,最后目標落在90-02,100-04,100-03幾款上。90-02沒話可說,大熱門款,機芯特別是雙鵝頸漂亮,但超過預算不少,同樣100-04很符合本人胃口,無奈也超預算,Pass。最后目光很自然地落在了100-03身上,盡管缺了月相,沒有雙鵝頸,但藍寶石下面的藍色指針,羅馬數字刻度,讓我立馬想起了39-59,再加上優雅的大日歷,以及背透下同樣精美的機芯和盡管不是雙鵝頸的鵝頸,以及合適的表盤大小,預算內的價格,一切都是那么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是她了,Go 格拉蘇蒂原創100-03-32-42-04。
乘著剁手的爽快感還留有余溫,于是乎趁熱打鐵成就了這篇不知所云的入手的心路歷程。我想前面提到找到了明亮之藍的替代品這樣描述應該是不準確的,應該是給她又找了個伴,讓她從此不再孤單。她們也會好好的相處,我也一定會好對待她們。
兩次的腕表入手經歷,讓我深刻地感悟到一入表坑深似海,心如止水何其難其中的原委。以后還會有腕表加入到其中的行列,她們的成員還會增加。但此次入手后開始告誡自己,不能總光喜歡任性就好,學會量力而行,適可而止,這才是最重要的,然而這又何其難呀。但我保證這次絕不是沖動,只是彌補去年的遺憾,真的(真的是真的嗎?;P)。看官你說呢?歡迎有同樣、不同樣入手心路歷程的捧場或拍磚。















9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