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們是我的伙伴,搭檔,是一個個有著靈魂的機械生命,雖然也有時生病,甚至退休,但只要還有把力氣的時候總是在忠于職守。善待它們,你就會得到它們堅定的幫助。
談談我的用表經歷。以前家里有人是做鐘表生意的,家中人人都戴表,所以從小就有戴表的習慣。小時候家里管的嚴,出去玩都要被定下必須在什么時間回家。于是小學那時候家里給配的塊電子表,牌子不知道,那時候根本沒有什么品牌意識,也沒想過看看用的什么牌子。塑料的,超級廉價,戴個一兩年不壞就很不錯了,壞了也沒法修,于是呼,小學戴了好幾塊。。。初中那會,因為學習緊張,做題都得隨時看表,自己控制做題時間,更得必須戴表。這時候已經升級為機械表了,一開始戴的是家里長輩換表淘汰下來的上海機械表,每天上調挺麻煩,準確度也不高,每天大概都要差1分多鐘。后來家里人用舊表拆件給裝了個組裝表,用的是一塊英納格上拆下來的機芯,找了個別的殼給裝上了,現在想來是很怪異,但那時候覺得酷啊,鋼鋼的,還是自動的瑞士機芯,在十幾二十年前,我們小地方那時候可真不多。誤差依然在每天一分多,經常罷工不走。修下又繼續用。這樣從初中一直用到上大學,終于沒人愿意再修它,于是光榮退休了。
大學花自己勤工儉學的錢買了塊國產石英表,說是國產,居然還起個英文名,不想說它了。砍價后兩百,那會一個月伙食費呢。戴到畢業后無故障,工作第一年就不小心弄丟了。然后又買一塊,中國名牌依波表,石英的。尼瑪,同事終于看不下去了,鄙視了我好久,說好歹一白領,弄個國產石英表,丟人不,機芯居然還是小日本的。我倒沒覺得廉價丟人,石英也挺好,省事,還準。但是日本機芯嘛,想想還真得換了。于是在同事的蠱惑下,讓人從港都帶回來一塊名匠。這回終于算湊和了,表不錯,穩定而精準。就是覺得不太對勁,天天穿這休閑運動的一身,登著個球鞋,不修邊幅的我,戴這么個秀氣(或者說典雅)的名匠,貌似不太搭啊。那時候對瑞士手表沒有太多了解,認識還停留在過去聽長輩聊天說的羅馬、梅花、英納格、浪琴那些比較常見的,再就是知道PP和勞。其他品牌大多沒聽過,至于機芯特色以及各自的路線風格更是無從談起。直到一次同學聚會,一個當軍官的老同學在我面前秀了一下他的空軍專用表,尼瑪,厚大的表盤,復雜的刻度,沉甸甸的份量,還好幾個眼睛,我終于明白,這風格才是我的菜。想讓其給弄一個,答曰不行,說是部隊的裝備,有編號的。還是關系不夠啊。我心里暗暗說:得瑟什么,不就是個飛亞達。
于是乎自力更生,再次將購表計劃擺上日程,找一塊軍表風格的多功能計時手表。抽空去港都逛逛,順便先了解下品牌。在港都看好幾個牌子,IWC 百年靈 和漢密。比較了一番,還是淘汰了門檻較高的那兩,剩下的是粗獷風的美式瑞表漢密爾頓,當時看中的有先鋒計時,還有自由精神,但是由于只是去打前站了解情況,并未下手。隨后便是在網上各種查詢了解,一不小心進了愛表族。。。。。。
本人不是那種中毒很深非要立馬解毒的人,有塊名匠戴著也沒有很迫切的需要換表,就是等于補一塊輪換戴吧。后來了解得越來越多,也曾想過一咬牙弄個葡七啥的。不過對漢表的喜愛也是越來越甚。實惠、實用,粗獷,不粗俗,不粗糙,這就是汗表。沒必要過多的去追求品牌,在有限的銀子面前,追求自己喜歡的,實用的,這就足夠。
終于說到了正題。在壇子里了解到海淘,也經常在關注和學習。9月的時候,一不小心看到了某海外網站上這款表灰色款有折扣碼,可能經常關注海淘手表的人都知道,加折扣碼是835刀,另再有6%返點。這個真是實惠啊,看了很多網友成功的案例,我也終于按耐不住了,果斷下手。本來心儀米黃色,但灰色也挺酷的,稀少還避免撞表。經過順利的轉運,東西于國慶期間安全抵達。
[size=5]然后就是開箱驗貨,自測誤差,然后去專柜請求鑒定。。。可惜專柜小妹說不懂,也給不了鑒定。沒辦法,不是人家這里買的,沒這個義務幫你。話說回來國內專柜的銷售也確實太不專業了。個人覺得應該不會有問題,手表到手感覺很好,很精致,就是皮帶顯得有點舊,自測誤差連續幾天穩定在每天+8秒,聽走動聲音無異響,搖擺一下后聽到自動擺輪轉動好幾圈,上鏈效率應該很高的。H31機芯是一塊好芯,改自ETA7753,60小時的能量。+8S的成績對它來說只是一般,并不讓我滿意。經過儀器測試,并且特意加長了測試時間,得到的結論:誤差+8s,振幅322,偏振0.0。但鐘表師傅說非常好,很穩定。這也大大加強了我的信心。[/size]
說了這么多廢話,其實也是為了給其他一些如我這樣的表壇新手提供一點點選購手表的經歷作為參考罷了。老鳥們也可以看看,一笑而過。
以下上圖













150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