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戴手表的習慣已經有近8年的時間了, 從大學時代LP送的的G-SHOCK MUDMAN系列, G-SHOCK EDIFICE系列 還有一塊兒黑色SWATCH石英表. 在這里必須要提一下這塊兒SWATCH, 是目前還在戴的一塊兒表, 已經戴了有5年, 這塊兒表現在的售價也就幾百塊錢, 當時會更便宜一些. 但是表的質量非常好, 皮帶一直沒有換過, 而且走時也非常準! 最重要的是這塊兒表戴起來非常舒服, 尤其適合冬天戴, 放在袖子里都沒有任何感覺... 而且個人覺得這塊兒表雖然是最最最普通的版本, 但是戴起來感覺低調中不乏一點點騷氣~

后來參加工作, 覺得應該有一塊兒好一點兒的表, 當時一哥們兒去瑞士買了一塊兒豪利時, 1W6, 當時覺得花1W6買一塊兒表簡直是天文數字! 后來無意中看到一塊CERTINA的石英手表, 簡單的白色表盤, 大三針, 甚是喜歡, 于是咬咬牙3000多收了. 由于當時店里沒有皮帶款的, 就買了個鋼帶的, 又去SWATCH花700多換了個原裝皮表帶和折疊扣. 這塊兒表雖然戴起來很好看, 但心里還是總盤算著怎么著也得弄一塊兒好點兒的機械的, 就這樣, 2年又過去了..
言歸正傳, 隨著年齡逐漸增長, 自己對手表的審美也慢慢的清晰了, 喜歡表盤簡潔的, 不帶復雜功能, 低調, 小表徑(一來是自己胳膊細hold不住大表徑的, 二來是感覺如果小細胳膊戴特大表徑感覺就像穿一個帶特大logo的T恤, 怕別人看不出是名牌..)
最近又動了買表的念頭, 于是又回歸愛表族論壇, 開始看中了OMEGA海馬 -隊長之選, 白色表盤, 藍色指針. 論壇里有個帖子, 是從印度買的, 應該是2W2左右, 價格比香港、瑞士之類的地方便宜很多. 剛好有同事去印度出差, 就托她在印度幫忙看看, 由于是姑娘, 還千叮嚀萬囑咐要注意安全.. 但隊長之選可能是限量款, 不太好找, 所以在印度也沒有買到. (現在回過頭來反而很慶幸當時沒有買到..)后來又先后看了勞力士的無歷水鬼(因為不喜歡有歷水鬼的水滴設計, 可能是強迫癥吧), OMEGA的PO8500潛水表, 但感覺雖然好看, 但小細胳膊還是罩不住.. 就在這時, 無意中在網上看到IWC的馬克17, 一下正中下懷, 太漂亮了! 但美中不足的一是41的表徑對我來說有點兒大, 二是不大喜歡日歷的設計, 因為感覺表盤整體的感覺比較簡潔, 但偏偏日歷出顯的有點兒亂, 破壞了整體簡潔的設計. (當然很多表友很喜歡17的日歷設計, 尤其是小紅箭頭是點睛之筆, 見仁見智吧). 后來看到了馬克16, 瞬間中毒, 感覺實在是太完美了! 當時的想法就是, 必須買, 多少錢都收!
接下來就苦呵呵找渠道, 由于這塊兒表已經停產2年多了, 基本上店里都沒貨. X寶上倒是有幾家掛著馬克16, 但一聊, 基本都是需要交訂金預訂的, 感覺不靠譜. 還算幸運, 沒過幾天的一個周日, 正在睡午覺, 突然之前豪利時那哥們兒來一電話, 香港XX有賣馬克16, 就一塊兒! 于是火速找到去HK的同事, 在大年初一果斷拿下..
拿到表后, 說實話要比預期的滿意很多! 開始以為拿到表就得送去保養了. 一看表號37開頭, 應該算是比較新的了. 每天快1秒鐘不到! 照片是手機照的, 諸位湊合著看: )





34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