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之前,想跟大家表明一下。1.這篇稿子純屬激動寫的,所以架構不是很清晰;2.本稿件非媒體稿件,純屬個人觀點;3.對JLC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愛,言過之處還請諸位理解。4.也是最重要的,這是我的第一篇鐘表領域的文章,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鼓勵。5.最大的遺憾是沒帶單反和微距,全程iPhone5s,畫面質量一般還請理解。
--------------------------------------------------------------------華麗麗的分割線---------------------------------------------------------------------
引言
鐘表是我很喜愛的一種物品,在年輕的時候,我喜歡車,所以畢業之后拼命的往汽車行業里鉆,進了4s店,給用戶換過備胎,做過廣告活動,P過R。之后就順理成章的進了汽車媒體,一做就是10年。我一直堅信,把愛好當工作才是對企業和員工天然有益的選擇。
不過你們知道,男人大多是喜新厭舊的,也不對,應該是喜新戀舊。在汽車行業這么多年,隨著馬路上的車都已開過,對不同品牌的產品有了獨到認識之后,進入了瓶頸。除了車以外,男人還有什么能燒的物件兒呢呢?手表進入了我的眼簾。
我和大多數愛表之人不大相同。我對機械的部分并沒有天生的愛好,雖然我驚嘆于各種復雜技術的傳奇表現以及制表大師的豐富想象力,但我最關注的還是手表的打磨、雕刻等藝術工藝。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而且更容易入門。
說到JLC,我有一種天然的好感?;蛟S是他的名字和捷豹的品牌名稱很像,讓我有了一種潛意識。那種英倫的優雅與濃郁的傳承感。直到近些年迷戀上了鐘表才明白,這個品牌最強的部分其實在于機芯的技術。當然,在你已經愛上了一個女人的時候,你還在意你當初規劃中的女人是什么標準嗎?
這次因為工作原因和《午夜表情》來SIHH報道歷峰的年度大展之后,有幸參觀了積家的工廠?,F在趁著夜里倒時差,把激動的心情分享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
積家的工廠位于著名的汝山谷,大家都知道,這里擁有太多的手表品牌,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那里,各個品牌之間的關系都是非常融洽的。他們不僅停留在良性競爭的層面上,甚至有互惠互助的可能。這種情況,作為在浮躁商業世界中的我們可能很難理解。但那里是瑞士-一個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太一樣的國度。

在進入表廠之前,先要知道Jaeger LeCoultre的讀法以表尊重。請大家跟我念Jaeger(zhei1 zher4) LeCoultre (la3 ku4)Jaeger還有另外一種念法,但是我的記性實在太差,如有需要,我可以再騷擾美女咨詢。至于這兩個單詞的組合是什么意思,答案就比較俗套了-兩個合伙人的名字。其中最重要的創始人Antoine Lecoultre 是傳說中的技術男。他的祖先由于是法國基督教新教徒為逃避宗教迫害,便隱居于汝拉山谷里。也正是他們從買地建立第一個教堂開始,才有了今天表迷心中的鐘表谷。Antoine在1833年創立了積家的品牌的前身-一家人工作的制表作坊也就是現在說的studio。不過一個技術男再強,也很難將品牌偉大。這時候,這個家族的新丁不斷展現出在商業上的眼光。首先是他兒子把其他的工匠聚集到自己的studio里將公司規?;?,同樣重要的是 ,他的孫子與法國的鐘表大師,精密航海計時器制造商Edmond Jaeger(埃德蒙·積家)攜手合作,將積家的研發能力再次提升,迅速成為人人愛的知名大牌。
從日內瓦到積家工廠大概有1小時的車程,到門口還真是有點兒小激動。汽車廠的大廠房見怪不怪了,而這所規模適中的建筑物反而能撩動心弦,這就是愛的節奏啊。

先附上工廠外觀細節,創始人大大的紀念壁




貌似是個電視柜
積家對于廠區的安全是非??粗氐?,連進大門都要裝配第二道安全門-集體進出避免尾隨,讓我想起了野生動物園。內部的拍攝也只能拍攝特寫,門窗是禁止的,人家明確表示了,是為安全考慮。
進門之后,精致的候客區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頭頂是雙翼陀飛輪的簡要示意,正對面的是創始人發明的重要工具。這很重要,因為沒有好工具就很難打造杰作。而且Antoine在1844年創造的可測量一百萬分之一米的儀器更是推動了鐘表業的發展。





穿上防塵白大褂,走起了。話說女士衣服明顯好看一些,至少有掐腰啊。男士的衣服美國人來比較合適。
首先進入的是切割車間,這個車間就是快速的將原料切割成需要的形狀完全的工業化生產,略過。


不過這里要提到一個牛X之處。看到手上的這個模具了沒有,積家擁有幾千個這樣的模具,只要你需要,他就可以幫你再次打造出你需要的零件,即使你的表已經過了上白年。如果沒有模具也沒有關系,因為他們留有全部的圖紙,可以再打造一次模具。對于鐘表品牌來講,這是非常必要的。一塊鐘表的傳承重要性毋庸置疑,作為情感的紐帶不能斷了香火啊。

之后就要說說銑床了,這里的工序看起來很無聊,但是對于金屬成型而言,至關重要,因為每個零件都非常的小,所以對數控機床的要求就更高了。


這個陀飛輪框架是由一個更高級的數控機床做出來的,我沒拍到。用這個數控機床做這東西填數據,熟練的技工需要1周的時間,當然制作就快很多了。
接下來就到了比較核心的部分了。擒縱叉的組裝。大家都清楚,沒有擒縱系統就沒有了機械表的一切,所以說擒縱叉這個家伙非常重要。但重要中的重要之處就是如何能夠令擒縱叉穩定可靠。所以將紅寶石作為擒縱叉與尺寸進行咬合就是十分必要的。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將紅寶石與擒縱叉牢固結合而又易于調整。積家的做法是將蝴蝶的分泌物提取轉化成膠水,將擒縱叉瓦粘結起來的。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更容易調整到精準的水平,據講師稱只有少數廠家使用這樣的技術。

講師再給大家講述擒縱系統的原理

這就就是JLC早起使用的安裝擒縱叉瓦的工具


這個是現代更高效的擒縱叉瓦安裝工具

最后一步就是用顯微鏡檢查一下,安裝的是否合適。擒縱系統至關重要,這要是沒了就都沒戲了。

這個是手機拍攝從顯微鏡里的擒縱叉
之后我們就到了大家很熟悉,我也非常關注的打磨工序了,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之下,絕大多數的機芯都是通過技師操作機器來完成打磨的。除了后面我們提到的更為頂級的打磨工作,全部靠手。倒角的難度我覺得大多了,至少從看起來是這樣的,更費勁一些。

技師正在打磨零件


這些是打磨前和打磨后的零件

這個部件是通過技師用最古老的方式,手工砸出來的花紋,雖然不像太陽紋那么規整有氣勢,但是更能體現出人工的獨特魅力。


倒角的部分明顯復雜很多,因為幾乎沒有工具支撐,全靠雙手的感覺,而且一些細節縫隙里的打磨就更加有難度

這里的展示區是展示目前JLC應用的各種紋飾
接下來就是安裝紅寶石了,不同的紅寶石在不同的工匠操作下,由機器壓入不同的孔位。


先用手

再用機器
接下來就到了刺激的地方了,空氣鐘車間。一進門我就傻眼了,生下來也沒見過這么多空氣鐘啊。就圖上這種柜子,至少10幾個,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過來維修養護的??諝忡姷脑泶蠹液芮宄?,不過現場還是被冰桶冷卻過的氣膽縮小感到驚訝,就那哥們在衣服上加熱的氣膽就是縮到最小,桌子上是正常的樣子。這里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鐘,比如有用塑料和牛奶作為原料的。。。

注意看桌子上的氣膽是膨脹的狀態

摩擦的這個已經不是最收緊的狀態了,因為發熱已經開始膨脹了

正在保養調整的鐘
最后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墻上這座神器,話說這座千禧鐘 3000年無需調時,老厲害了。我們后來也在積家博物館(不讓拍照)里看到一套類似的鐘,不同的是,博物館里那套鐘配備了文房四寶,每一代人可以寫一些想說的話,留給后代。

接下來到了重頭戲,積家的頂級車間,復雜腕表的部分。在這里的工匠,都是資深技師,不混到一定的業務水平那是不能進來的。在這里,我們把玩了幾塊毒物

自動對焦的高倍數攝像頭+高清顯示器,可以看個過癮
第一塊是一個雙軸陀飛輪,更牛的是,它有兩個發條盒,一個給陀飛輪,一個給秒針。講師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為什么F1的第二圈比第一圈快?是的,因為第二圈不用起跑。積家的工程師認為,如果一塊陀飛輪的表在調表的時候,從按下表冠的一剎那開始,大約有10幾秒鐘的時間,擺輪并不是在最佳的運轉速度的,所以這就造成了誤差。這塊表,在拔出表冠的時候陀飛輪還是繼續旋轉的,目的就是為了保持正常的慣性,同時它在兩點位還有一個快速秒針歸零的案件,只需在電臺準點報時時迅速的按下歸零鍵,精準再次開始。



我的腕圍是17.5cm
第二塊是三問,這塊表沒來得及傳到我手上所以無法拍照。具體的特點就是發聲的部位不是在底蓋上,而是在表殼的四周,結果就是非常響亮,音色也很好。
第三塊是超薄表,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塊表是當今最薄的帶有表鏡、表殼、表底蓋的機械表。至于P家的最薄,改天我要去問一下。不過我倒是真沒想到,這塊表居然是出自最頂級的復雜工作間,太低調了。還有一點,就是這塊表的原料是白金,把鉑金950之外50的銅換成了其他的金屬材料而成。更可以保持長期的色澤。




第四塊是reverso的鏤空二代陀飛輪。話說那這塊表的時候差點兒給摔地上,因為實在是太重了,用手捏皮帶的時候差點兒滑到地上。。。幸虧我趕緊加力,針扣框架成為了我最后的救命稻草?;叵氘敃r,表沒掉,我的心都掉地上碎了。話說這么重,這么貴的表不配折疊扣都是耍流氓。


之后我們移動到了美術車間(我自己取的名字)這里是給表做裝飾的,主要是分為琺瑯和雕刻兩種。全世界所有的reverso背面,都是來自于這4個工位。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需要一人一天的工作量,一個復雜的要一個多星期,價格當然也有不同?,m瑯更是慢工出細活了,畫完之后放在中間那個烤爐里烘焙一下即可。看完這個車間之后,原本想買翻轉兩地時的我都有想買單面的沖動。不過實在想不出背面應該刻什么,所以還是先買兩面的把?;仡^有錢了,定個單面的萬年歷給后面刻上,土豪世家。



這種屬于簡單的刻字

技師正在根據左側的圖片畫圖,貌似中國風嘛,不知道是不是中國的客戶

細看還是個陀飛輪哦

展示作品和烤箱





就這樣,短短3個小時的時間,我們草草的看過了積家的工廠。3個小時的學習對于一個180年的手表品牌而言,簡直就可以用膚淺來形容,所以我還會繼續深入學習這個品牌。離開的時候,JLC送給了我一份獨特的禮物,積家自廠的蜂蜜。我沒舍得吃,我決定將這份甜蜜轉送給你們。送給100樓的讀者吧

回到日內瓦,利用短暫的兩個小時去看我心儀的Q3788570 reverso白黑兩面復古款,遺憾出門沒做這款表的功課,所以95折+8個點的退稅沒敢下手。
下面就是一些路過的景色,隨手拍下來和大家分享,希望你們喜歡。
這就是積家工廠參觀的感受,說實在的,出門就有買東西的沖動。所以各位下次去參觀工廠之前先把信用卡給剪了,如果補發的卡到手里還想買,那么就可以下手了。時間原因,這篇文章就要草草收尾了,心里有小小不甘。不過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感受到我內心深處的愛。

127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