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00,0]http://www.hlcs.com.cn/forum.php?mod=image&aid=3159946&size=300x300&key=cdaa52d131722e980ad78c6d11b8d7e5&nocache=yes&type=fixnone[/img]
在Longines的官方宣傳中,創立年份是1832年,比PP還要早,事實上這個年份創立的并不是Longines,而是Agassiz,當然Agassiz和Longines這兩個牌子并存過,且有血緣關系,但是畢竟Longinse高端產品還是因為有Agassiz才上了檔次,縱觀現代的Longines,且不說被大家詬病的工藝能力,就連表盤的設計和制造工藝都縮水的不如從前十分之一,所以經常聽很多人說,新浪不如老浪,這個老浪就是指在被Swatch收購之前的,當然,作為一個機芯黨在我看來,三十年代后的腕表在機芯制造加工工藝上都遠遠比不上懷表時代的工藝精湛,例如馬耳它十字、金套筒、平衡叉、狼牙齒、專利微調,這些在現代腕表中很少出現,所以選擇一塊懷表發展巔峰時期的懷表機芯改成腕表便是我最初的想法。
另外在上個世紀腕表開始流行的二、三十年代,專門為腕表設計的機芯特點都是小巧輕便,便于攜帶,然而IWC在三十年代給納粹生產飛行表,為了方便,直接使用了大尺寸的懷表機芯,開創了腕表大盤化的先鋒,當然這一仿古行為僅僅是方便制造生產,而現代機械表在90年代被瑞士銀行家復活,低端品牌大量使用ETA統芯,無自產芯能力的公司也無法制造大盤徑的機芯,而很多高端品牌自持擁有的懷表時期輝煌,復制傳承了當年懷表時期設計的機芯結構,例如lange、Breguet、IWC、Glashutte、Nomos,還有很多德國風格,都是出品了盤徑超過42mm,表鏡邊緣很薄的大盤腕表,像IWC波濤菲諾系列、葡萄牙系列,Glashutte的參議員系列,當復古風、包豪斯風格、簡約風格腕表再次被重新審美流行起來時,那些沒有自產機芯的公司,除了用厚重的貴金屬擴大外徑尺寸,表鏡邊緣顯得重無比,讓人心生壓抑,用一枚小小ETA或改造的統芯裝在中間,厚重的邊緣成了死重,表徑大尺寸不是因為芯大而設計大,讓人覺得累贅無意義,反觀國產表,擁有技術不突出山寨大尺寸懷表機芯,反而照貓畫虎做了市場銷售一時不錯的包豪斯風格腕表,這說明這一風格的審美取向群體并不少有,當然,本人也是其中之一
去年有幸得到一枚17.89獵殼機芯,什么是獵殼機芯,獵殼機芯就是獵殼懷表所用的機芯,特點是小三針布局的把頭在表盤的三點鐘位置,小秒盤在六點鐘位置,和現代腕表的小三針一致,另外尺寸適中,便于改成腕表,通過編號資料查詢,該機生產于1903年,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是Longines出口到美國克里夫蘭的私牌,指針是我最喜歡的款式,原指針烤藍已經磨損,到手后我自己打磨重新烤藍,機芯品相尚可,表盤品相卻完美無瑕,歷經百年毫無發絲紋,簡單清潔后,白凈如初,該機芯上寫著SAFETY PINION,就是保險齒輪的意思,這是浪琴特有的保險機構,當發條斷裂時,中心時輪的小齒部分因通過逆旋方式緊固,發條反方向的力釋放,以保護機芯不受致命損傷,當然這個一結構現如今已不會再有腕表上需要了。該機芯是17鉆,級別雖談不上高,但是擁有少見的4個由螺絲固定的高杯套筒,使整個機芯添色不少,白色的S夾板、倒角、日內瓦紋,打磨倒角的鵝頸微調、鋼藍寶璣游絲,雙金屬截斷釘擺輪,擺釘是實K金質,歷經百年金色未減,具備了一個懷表時期所具備的基本元素,改造之前并未想到難度竟然如此之大,因為早期懷表的調時上弦把頭是通過懷表殼上的四瓣簧來固定,脫離懷表殼的把桿常態是調時狀態,并不是上弦狀態,改造難度相當于重新設計調時機構,不過有幸得到廈門高斌師傅的精湛技藝,完美的將這個問題解決,今日才有幸日常佩戴,經過測試,滿弦到停擺35個小時整,最后一小時慢了15分鐘,也讓人感覺神奇,百年后發條狀態也如此不錯,讓人很滿足了,走時精度經過高斌師傅調校,可以做到日差30秒內,走時有力,聲音清脆,讓人愛不釋手。改造的表殼外徑是44mm,使用的是藍寶石鏡面,這回再也不怕劃傷了。
春節期間有時間拍攝幾張,供大家欣賞2016.2.10







62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