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版始終以為,以城市命名的腕表品牌一定要將這座城市的靈魂格調文化底蘊注入小小方寸之間,方顯品牌之靈氣。況且以城市命名的腕表品牌本來就屈指可數,更顯彌足珍貴:比如格拉蘇蒂,比如北京,比如上海。前者經歷戰爭摧殘后涅槃重生,成為了國際上響當當的品牌。后兩者自成立以來起起伏伏至今也算歷經滄桑,從計劃經濟時代吃香喝辣到被瑞士表擠兌得吃老本,兩廠走到離倒閉僅一步之遙的地步的原因也是孩子沒娘說起來話長。其中一個硬傷就是缺少底蘊,沒啥品牌故事好講,最多就是扯一些得到國家領導人關懷之類的。畢竟在夷人們茹毛飲血的時代我們已經在看日晷了,可夷人們把機械鐘表玩得百花齊放時我們還在看日晷。可見贏在起跑線并不能保證成為人生贏家。可悲的是某某廠有一段時間給地攤表做代工,更可悲的是還有幾個以城市命名的品牌手表已經在舊貨市場成為了懷舊的代名詞,令表迷唏噓不已。
自從國家把制表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來,北京廠上海廠與天津廠飛亞達廠一道開足馬力,研制高精尖,畢竟停在原地思考人生總不是個事兒。機芯你可以買質量好的走時穩定的,這都沒問題,ETA機芯供應了那么多廠商大家也都相安無事,買點西鐵城機芯裝進表殼更不是丟人的事,畢竟這年頭懂表的多,不懂的更多,把基本事實講清楚了對大家都有好處。更何況研發自產機芯難度很大,懂的人都理解,NOMOS和ORIS費了半天勁搞出來的自產機芯價格同樣令很多人膽寒。機芯暫且不表,而盤面的設計感就真的很重要了,濃濃的淘bao商務風是本人極度抵觸的。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最近幾年的國表們研發的一些表款倒是俘獲了不少表迷的心,當李版第一次看到北海系列時,就對此款驚嘆不已,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款很低調很悶騷的表款(盤面金圈的那只除外),盤面還有憂郁之藍(已買不到),在高貴白和玄鐵黑中,李版選擇了后者。翻過來看表背,甚是討喜,手動機芯+鵝頸微調+黃金套筒的組合,很專業很文藝很裝,有點像現在的自主品牌車,打開車門就能看到你的需求:多檔位手自一體+真皮座椅+全景天窗,只要LOGO看起來不要太LOW,設計走走心,銷量還是很可觀的。
最后祝愿北京廠在制表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讓粉絲們多多買單!





















14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