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而立之年,犬子降生,升職加薪,香港自由行,看似毫無關聯的幾件事情在短短的數月內接踵而至,沒錯,各位看官會條件反射般想到下一步該是某樣紀念品出場了。主角登場前還是一如既往的套用作業模板,談一談我和手表的故事吧。
記得第一塊表應該是電子表,90年左右吧,那會兒時興掛在脖子上有著五顏六色塑料外殼的電子表。當時還是個孩童,對時間,對表毫無概念,更別提興趣了,就當做玩具一般把玩,厭倦,丟棄……第二塊應該是8歲時,當時的KFC也會像今天這樣為了吸引孩子,在套餐中附贈各種玩具,比如卡通人物,帽子,手表……有一次KFC推出了一款手表套餐(暫且這么形容吧),記得那塊KFC的手表做得很夸張——寬大且凸起的塑料表面,印有奇奇卡通形象的表盤。這樣一塊卡通表無疑吸引了絕大部分孩子,當然也包括我。套餐里有哪些吃的,喝的我已經記不清了,但手表戴在手上的興奮感卻記憶猶新。
再后來,第三只表是上初一之前,媽媽為了給我在新的環境中的一些鼓勵,買了塊外圈鍍金的石英表給我,記得當時的價格是120RMB,好像也不是品牌的。帶著父母的祝福,還有那只表,我渡過了初中三年,高中又三年。
第四只表是在上大學之后,那時的女友(現在的LD)在我20歲生日時送了我一塊SWATCH——綠色底間隔彩色條紋的帆布表帶,40的表盤上點綴著彩色的圖案,背面塑料鏤空的石英機芯和電池,550RMB。當時對表也沒啥興趣和研究,大體上那些花花綠綠的,有個牌子的就行。SWATCH遍地開花,花樣繁多,那時的我認為,一塊SWATCH已經滿足了我對表所有的要求。而表是用來帶的,SWATCH的質量告訴了我,這只是一塊玩具!這塊表好像只換過一次電池,之后就出現秒針每兩秒跳一次,再原地歇一次……以30次的跳動記錄它本該用60次才能完成的一分鐘。拿去SWATCH,店員的態度貌似在說,SWATCH的質量本就不是用作長久時計的,它只是一塊時裝表,問了下維修費用,幾乎快趕上表的價錢了,果斷放棄,永久的。
后來,隨著手機的普及,就一直對表沒有了興趣。直到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手腕空空,是不是該給自己添塊表了呢?心動不如行動,由于專業的影響,對精密機械一直抱有極大的興趣,因此選手表也當然是機械的了。記得是從MIDO 一款以羅馬斗獸場為靈感的表盤開始的,到豪雅的卡萊拉和競潛,再到浪琴的玫瑰間金表帶的康鉑(也是郭天王的海報款),但始終沒有入手的沖動,直到在OMEGA,我遇見了它——海馬300,上手,心動,付款,截表帶,走人,一切順理成章,卻暗藏“玄機”?;氐郊?,上網查找海馬的各種信息,一雙無形的手把我帶到了愛表。在這里,我了解到了ETA,了解到了2500,了解到了國行的價值,從此,心中長了草,哈哈。
從OMEGA論壇出發,我遍歷了第一梯隊的所有論壇,當然勞力士卻是來的最多的,不僅有更高的人氣,還有慢慢對勞的認識而產生的愛慕。勞具有一種日久生情的魅力。接下來就回到本文開頭了。由于已有海馬在手,因此對各種鬼具有一些免疫,從機芯和上手的效果來說,目標基本鎖定在了116333,本市的幾家勞店換著試戴,幾乎每家都去過了,總結下來我偏向灰面綠羅馬,LD喜歡黑面金羅馬,這種選擇我們留到了香港。定酒店,機票,辦港澳通行證一切按部就班,飛機到港后來到酒店,辦完CHECK IN,立刻沖到表行——灰面特別,時尚;黑面永恒,大氣,糾結中我對了一下表卡上的亂碼,灰面的后三位中有兩個4,而黑面則是兩個8,也許這就是天意吧,果斷入手黑面金羅馬。這幾天下來,被黑金的絕佳配合深深的吸引,表盤的搭配干凈,利落又不失穩重,勞有種日久生情的魅力。
廢話這么多,最后上phone5渣圖,歡迎猜車[/size][size=3]
[/size]


149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