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受掣肘。用別人的東西總不如用自己的方便,所以TAG HEUER(豪雅)居然被逼去用SEIKO(精工)機芯,當然,我相信那是暫時的以及是很小一部分的;但SWATCH集團的繩索就勒在那個時間段,您再說人家涉嫌壟斷可就有點兒不近情理。這些年,很多品牌在巴塞爾或者日內瓦表展之后,新貨遲遲無法到店,其中一個主因就是機芯供應不上,表做不出來。
2.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管制度和游戲規則。市井流行的品管制度(或曰行業標準),例如日內瓦印記或者是天文臺認證,就像是四川省國際**的海選一樣,那幾乎是一個相當低(我不好意思說最低)的品質檢測標準,給很少一點點錢就可以,只要您不是芙蓉姐姐哪怕稍微好那么一點點,您就有機會“晉級了”。自產機芯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起碼改起來比較方便),品管比較容易做得好。所以當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認識到這一點,遂即將曾經一度還有光環的日內瓦印記踹出門外,不跟你們這群沆瀣一氣了鬧。
3.自產機芯的最終價值,體現在使得自產機芯具有某種標志性的品牌內核,也即品牌價值——不看logo、光看機芯夾板那么一個版路就知道這是誰——個性鮮明,并且在個性鮮明的同時能還體現該牌的品牌價值、制表工藝審美價值取向。我想這第三點,是最難達到的。很多自產機芯的也能看出來誰誰,但或格調不高美觀有限,或打磨平凡,或與別牌區別不大。那么,如果在這第三點上撐不起來,在我看來,自產機芯的意義也不大(因為這第三點才是使得制表行業曾百花齊放的根本原因)。這也是那些獨立制表人存活的最大意義之所在:很多獨立制表人品牌的產品因為制作量有限,表比較容易壞,也是事實,但那完全獨創的機芯個性極為鮮明,比方說你看KARI VOUTILAINEN或者F.P.JOURNE的機芯一眼就可識別,那絕非年產數萬只手表的品牌可以堅持得下去的做法。為什么那么多人崇拜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我告訴你,他們年產那么多但你只要看擺輪就知道這就是它的產品,那是一個最簡單卻又最難復制的標簽。就這么簡單。
4.還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也擺在諸品牌面前,那就是自產機芯的成本非常之高(確切地說當產量無法達到某種程度的時候其成本非常高昂),已經遠遠高于買機芯外賣。這么簡單地比喻吧,做牛排的餐廳比牛毛多,但有牛場自產牛肉的餐廳卻罕如牛角。做制造業的朋友不難理解這個問題,所以其實很多品牌就算有那么一點點自產機芯的能力也有限,也不得不將自產機芯表款價格提升得相對很高,并將這么一點暫存的尊嚴,作為炫耀的唯一資本。

鋪墊這么多,才開始說ULYSSE NARDIN(雅典)Cal.UN-118自產機芯。在當年巴塞爾表展上我們就拍攝了它的真身,但是很抱歉,沒人注意它的。ULYSSE NARDIN(雅典)是很早就在機芯上實驗的品牌,硅制材質的擒縱的運用,就算不是真正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之一了。這個品牌很有沖勁,敢于運用一些新鮮創意,我想這和很懂表和愛表的話事人不無關系;但是到今天,從簡單表跨越到最復雜的表,可惜都不是自產的基礎機芯。之前我非常看好的Cal.UN160根本沒做多少,遑論普及到旗下諸多款式當中去了。這些年來對于自產機芯推廣最狠的,其實是OMEGA(歐米茄),他們算夠有米了吧?同軸擒縱結構也推廣了普及了好些年。直到最近,才逐漸脫離了ETA的影子。“機芯UN-118的擒縱裝置是由雅典表廠和瑞士Sigatec公司合作研發成果”,高科技在哪里呢?“DIAMonSIL是硅和人造鉆石的革命聯盟,它是一種非常輕巧但堅硬的材料,既可以減低摩擦力,而且更無需為擒縱裝置添加潤滑油——這絕對是鐘表師的圣杯”,也就是說瑞士Sigatec公司就是給ULYSSE NARDIN(雅典)制造合成材料的擒縱零件的,而這個高科技玩意兒是硅和人造鉆石合成的。正如剛才講過的,ULYSSE NARDIN(雅典)一直致力于擒縱創新,而“怪物史萊克”就是擒縱材質的“試金石”,幾乎每一代擒縱結構和材質的創新,都塞到這兄弟嘴巴里去。

這枚新款自產機芯命名118,實在很吉利的說。采用看起來更加扎實的橫跨橋板,配合四螺絲調校擺輪,硅材質1.1.1游絲,拔出表把時有停秒功能,可前后可調節日歷,60小時動力儲存,硅制游絲具有十分別致的“回針形”尾端,盡管是平游絲、卻貌似具有上饒游絲的妙處,而擒縱輪和擒縱叉的造型更是十分幾何構造,輪齒互相之間嚙合更為精準、有效、節省能量。它的優異,測試數據已經說話:大家可以看到它的精度早已趕超天文臺認證,同時,擺輪的擺幅更是大得驚人。節奏快、動力充足、擺臂優雅動作夠大。機芯的總直徑,如果四舍五入一下的話,已達到32mm,在今天,絕對算大只佬。網上有明眼人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枚Cal.UN118和OMEGA(歐米茄)的Cal.9300很像。

現在的品牌定價是完全不顧市場,做一輪生意就算,下一屆誰知道是不是奧巴馬?所以新表定價和市場(二手市場、拍賣行情)完全脫軌,不顧及市場表現的定價策略,這新表好賣得了?在拍賣場拍得好的我始終認為無非以下幾個品牌,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PANERAI(沛納海),ROLEX(勞力士),F.P.JOURNE,所謂拍得好,諸品牌款式不同折扣均有不同,大約是無折扣、九五折、九折、八五折,(這幾位能做到八折的已很少),但這些新款手表多數都能在拍賣行拍到七折前后(成交價;以香港定價為坐標),也即就算戴一段時間,損失也算很小,所以啊,哥,您以為他們為什么新表好賣呢?因為好賣,所以都買!因為都買,所以好賣。

ULYSSE NARDIN(雅典)這個Marine ChronometerManufacture,紅金款琺瑯款定價要三十多萬人民幣。我問顧sir,這玩意兒這么貴?他也在搖頭,說“可能他們搞錯了,我再問問”;結果證實,它真就這么貴。GLASHÜTTE ORIGINAL(格拉蘇蒂)梅森瓷器面素顏版,無非十幾萬吧?(格拉蘇蒂和梅森的合作已經到期,很猛很爆料的是,梅森不再和格拉蘇蒂合作,而要自己做手表了!)
Cal.UN118機芯擺陀做得挺好看,雕花相當精致,紅金表殼和鈦金屬/不銹鋼的鍍層還不同(這個區分也有點歐米茄的風范),紅金的采用黑黑的一層,不管是鍍釕還是傳說中的以platinoïde金屬合金作電鍍都不值什么太多錢;還是鈦金屬/不銹鋼的款式實惠一些,九萬人民幣、還能找你八百,搭配橡膠表帶,折疊扣做得很窄小,所以戴在手腕上還是相當地舒服。何況45mm的直徑,18K紅金表殼的也是有些重量;盡管鈦金屬/不銹鋼款的設計沒有紅金款那么優雅(不光是差個琺瑯盤,指針等等也sporty了很多),但更像是一只日常佩戴的好表。

*自產機芯概念被推到無以復加,所以很多品牌都開始著手“自產機芯”,但我前邊提到過,這絕非易事。因此在今天,其實很多品牌在大肆宣傳的所謂“自產機芯”都有基礎機芯的來源,只是來源不是ETA、而是某些小廠,同時將基礎機芯拿回來后做大幅度的改進、而非當初的“易拉得”,所以大家并不容易看出來出處,然后就大言不慚說是自己原創,這就是我們的自產機芯!大有一提自產機芯就高人一等的感覺。這年月連處女膜都能修復,人類還有什么事兒干不出來呢?所以我其實想借此文表達的觀點是,自產機芯當然很好,但很多入門表迷,無需過分神經質地在乎這個事兒。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之前的計時表也是Lemania的基礎,有誰在乎過?(甚至這是個極端的案例:很多頂級藏家認為,百達翡麗現有的自產計時機芯就是不如用L改的那款好看!) [/size]
52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