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從不寂寞煩惱 于 2016-3-15 16:57 編輯 [/i]
[font=宋體][size=4]
說到名表,人們心目中出現的第一選項永遠是勞力士,勞力士在表界永遠是個話題。這次小編將帶你走入勞力士的制表世界,讓你從品牌歷史、擒縱裝置、GLIDELOCK帶扣、蠔式保險扣以及上鏈表扣等工藝體會“ROLEX”五個字母的非凡創見。
“ROLEX”──五個字母盡展非凡創見
1908年7月2日,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在瑞士正式登記及注冊“ROLEX”為品牌名稱,為公司未來的路向奠下重要基石。
漢斯•威爾斯多夫富有無比遠見,他更是知識產權方面的先驅。“ROLEX”由具三個重輔音和兩個元音字母拼寫而成,至今依然符合成功品牌名稱的準則。
現代思維
漢斯•威爾斯多夫挑選“Rolex”一名的準則非常貼近現代思維。他認為此名稱應:
精簡,不多于五個字母;
在各種語言中均容易發音;
發音悅耳;
易記;
在機芯和表盤上都美觀悅目。
靈感泉源
漢斯•威爾斯多夫曾考慮多個選擇,直到一天他在機緣巧合下作出了決定。1958年7月2日,在品牌50周年志慶的演講中,他憶述:“我嘗遍所有字母組合,得出數百個名字,但沒有一個令我稱心滿意。一天早上,我坐在公共馬車的上層,途經倫敦市齊普賽街(Cheapside)時,我彷佛聽到一把小精靈的聲音在耳邊低聲說道:‘Rol ex’。”數天后,“ROLEX”商標在瑞士正式登記并注冊。1913年,“ROLEX”品牌于不同國家注冊。今天,商標已在全球注冊。
知名度上升
漢斯•威爾斯多夫保護了品牌名稱后,便要面對另一項挑戰,就是說服零售商在腕表只用“ROLEX”,而不用零售商本身的名字。當時,珠寶商或鐘表匠都希望在表面印上自己的名字,并且不展示供應商或制造商的名稱。為此,漢斯•威爾斯多夫循序漸進,他在回憶錄中透露:“起初,我小心翼翼地于每六只腕表的其中一只加上‘Rolex’字樣,期望這只腕表可成功上架并出售。漸漸地,我敢于在每六只腕表的其中兩只上留名,后來是其中三只。”勞力士蠔式防水腕表在1926年問世,漢斯•威爾斯多夫鄭重決定從那天起,每只腕表的表盤、表殼及機芯均會刻上品牌“ROLEX”字樣,無一例外。
擒縱裝置——時間之鑰
你曾否想過為何機械腕表總是“滴答”作響?事實上,這些聲音來自擒縱裝置,而此裝置對機芯的精準計時起了關鍵作用。擒縱裝置堪為制表工藝的典范,更是微技術的成果,組件之間運行的誤差僅僅數微米。其復雜及嚴格的生產過程,是品牌豐富知識與精湛技術的結晶。
勞力士質量的秘密
勞力士在比爾制造所自行研發工具及機器,并制造、檢測和組裝擒縱裝置。要制作最精確的部件,并確保其完美運作,已是一大挑戰。一般而言,擒縱裝置均須進行精細微調或“完工修飾”,方能確保擒縱裝置達致最佳的運作性能,但比爾制造所的制品質量非凡,大大減低微調的必要。影響擒縱系統運作方式的因素之多,令人難以置信。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擒縱叉與擒縱輪齒之間的精確互動,其誤差范圍僅限于微米之內,長了或短了0.01毫米都會令裝置停止運行。制表廠能取得佳績絕非偶然,這都是尖端制表知識、精湛技術及嚴格檢測誤差的成果,使甚為精準的零件得以大量生產,這是勞力士機芯質量的訣竅之一。例如,我們會檢查各個機芯的擒縱輪齒,并于兩點上量度,以確保誤差不超于數微米,符合極為嚴格的要求。
擒縱輪、擒縱叉、夾板及擺輪軸圓盤
擒縱裝置由四個部件組成,包括擒縱輪、擒縱叉、擒縱叉夾板(用作固定擒縱叉的位置,以定位柱限制其活動),還有固定在平衡擺輪軸上的擺輪軸圓盤及其紅寶石沖擊銷。擒縱輪、擒縱叉及擺輪軸圓盤一起運作,并承受主要的機械壓力:擒縱輪和擒縱叉每天互相扣鎖70萬次,亦即每年逾2億5千萬次。為減少與金屬的摩擦,表匠采用合成紅寶石部件(擒縱叉寶石、在輥道的沖擊銷和軸承)。各接觸面,特別是擒縱輪齒部分,必須光滑無瑕并經磨光。再者,因擒縱裝置運作的一大挑戰是須防止能量流失,故減少摩擦也是重要的一環。一般只有約百分之四十的發條能量可傳送至平衡擺輪。
全新獨特的潤滑劑
此外,潤滑劑亦能起關鍵的作用,有助擒縱裝置的各個組件提升至最佳效能。每個擒縱輪齒及擒縱輪樞軸都必須徹底潤滑。所使用的潤滑油即使承受溫度變化,依然可長年潤滑組件。因此,勞力士研制全新獨特的潤滑劑,功效不僅更持久,而且更穩定。除了可延長腕表的檢修間距,長遠而言更可提升腕表的可靠及運作。
舒適潛水 勞力士GLIDELOCK帶扣
這個安裝在新款潛航者型上的表帶鏈節伸展系統,由勞力士設計、研發并取得專利,不僅容易操作,而且即使穿著厚3毫米的潛水衣仍可佩戴腕表。細看勞力士Glidelock帶扣。
這款于2008年面世的帶扣設計,裝配于潛航者型和潛航者日歷型腕表上,讓潛水員可調校表帶長度,以佩戴于3毫米厚的潛水衣上。表帶可以每小節2毫米逐步伸延,可延長至約20毫米,且毋須使用任何工具。
流暢調校
借由帶扣下的齒狀板,松開12點鐘位置的鏈節即可迅速調校表帶,然后滑動帶扣框至所需長度。完成此利落的動作后,鏈節的齒狀板會再次扣緊,繼而發出一下清晰的“咔嗒聲”。勞力士Glidelock帶扣不單堅固精準,且佩戴舒適。新款蠔式保險扣的開合裝置非常穩固,在潛水時可防止意外開啟,讓佩戴者無后顧之憂。
盡管勞力士Glidelock帶扣的操作原理非常簡單,但此設計已取得兩項專利。其制作過程運用了相當復雜的技術,以確保裝置在可靠、舒適及美學方面,均符合勞力士的標準。例如,齒狀板沿滑軌在蓋上滑行,當中帶扣框架內的滑輪滑動,便需用上特制工具方能完成。
所有潛航者型和潛航者日歷型的18ct金、金鋼及904L鋼表款,均配備勞力士Glidelock帶扣。此裝置是勞力士其中一項出眾設計,更可見品牌一直重視佩戴者的舒適。
蠔式保險扣——極致穩固,感官享受
此表扣連系著腕表與佩戴者,并較其他勞力士組件更常操作。此設計較其他型號更著重腕表的安全和舒適。蠔式保險扣符合專業腕表的要求,并且巧妙融合堅固精密的工程技術,操作簡單,線條流暢,而最重要的是安全可靠。
新一代的蠔式保險扣在2005年推出的格林尼治型II中首度應用,這項由勞力士研發并取得專利的裝置,代表著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即使身處巍峨山峰或是海洋最深處等險峻環境,都能讓旅行人士和探險家穩固佩戴腕表,方便易用。此摺扣及保險扣備有904L鋼、永恒玫瑰金鋼或18ct金款式與表帶巧妙搭配,并為腕上專業腕表的堅固表殼營造調和的視覺效果。這項獨特設計堪為勞力士工程技術的典范,其雙重安全系統即使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依然能防止表扣意外松脫。
蠔式保險扣的設計相當簡單。弧度適中的外蓋緊貼手腕內側,裝配后帶扣片、勞力士Glidelock帶扣和蠔式摺扣伸展系統均隱藏起來,而其斜邊設計令堅固簡約的外型更見突出。要運用其構造及功能,只需兩個簡單動作即可。首先,以手指或拇指輕輕提起保險扣,便可見帶扣的核心,即專利快速安裝桿。接著,以指尖于邊緣按壓便可拉開彈簧桿,精巧高雅的帶扣片便會松開。藉精準計算的適度力量,令表帶可暢順開合,并且無需施以任何機械壓力。
上鏈表冠——取得圓滿成功的防水表冠
表冠以螺絲固定在圓管上,成為表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這正是勞力士在制表史上首次打造的防水腕表。
旋入式上鏈表冠與表殼的旋入式底蓋,是蠔式腕表的核心所在。此非凡的防水設計于1926年取得專利,更令勞力士腕表蜚聲國際,標志著勞力士成功故事的開端。
連系兩個世界
表冠不僅把表殼全面密封,更能操作腕表的主要功能。根據不同機芯型號,表冠可拉出至兩個或三個位置,以調校時間、日期、星期或第二時區顯示。第一個位置可按照需求為腕表手動上鏈。
雙扣鎖與三扣鎖表冠
于1953年面世的雙扣鎖裝置可確保旋入式表冠完全防水,這可歸功于設置在圓管和表冠內的兩個密封區。所有配備這項裝置的蠔式表款,均防水深達100米(330英尺)。在上鏈表冠的勞力士標志下的兩顆圓點或一條橫線,就表示腕表裝配此雙扣鎖裝置。
于1970年面世的三扣鎖裝置,在表冠圓管內設有第三個密封區,專為提升潛航者型、海使型和Rolex Deepsea潛水腕表的防水深度而設,確保這三款腕表的防水深度分別達300米(1,000英尺)、1,220米(4,000英尺)及3,900米(12,800英尺)。如今,其他專業型號亦設有這項裝置。在上鏈表冠的勞力士標志下方設有三顆圓點,表示腕表裝配此三扣鎖裝置。
精確嚴謹的制作
由近十個部件組成的上鏈表冠,是一項小型的技術杰作。一如表殼和表帶,此表冠同樣運用了腕表外部的制造知識和專門技術,并具有相同的精確及質量。上鏈表冠只選用最上乘的材質,膠圈以聚合物制成,而機械和美學組件則用上最優質的不銹鋼和貴金屬。原材料通過擠壓或壓印方式成型,在組裝不同部件前,會再經過多重機械加工和磨光。
[/size][/font]
32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