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 我跟大部分表友的開頭都差不多,人生的第一塊表是某個不知道牌子的小液晶電子表。雖不說引我走上了不歸路,但是至少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從大學后開始的CASIO、SEIKO 5、ZEPPELIN都只能算作學習道路上的各種嘗試,也正是這種嘗試讓我漸漸開始在意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得不說論壇里的表友的各種作業與蓋樓里不經意的重要訊息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雖然我平時回帖較少但在這里小弟還是要特地感謝論壇里的各位前輩。同時我也要謝謝鍾先生,正是他的書讓我了解到手表的樂趣與一個正確的購表心態。廢話不多少,下面進入正題。為何選擇勞力士的過程我相信跟大家一樣,理由太充分而且極其難動搖。在看過表友們的購買經驗以后,除開日本并行以外韓國算是個比較不錯購表目的地,引用大佬的一句話就是“好表還要好價”。雖說不是最低,但至少我可以接受了。
雖然我開始的目標也是有歷鬼,但由于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沒貨,更換成了GMT。勞在韓國的所有授權經銷商全部打過電話,只要你開口的單詞是個submariner,保證回答你的是NO。然后你接著問watting list,那么就是one year。但是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本次的購買地——東和免稅店。她只是說不清楚到貨時間,給我留了一絲希望。
東和其實也離樂天不遠,但是跟樂天里面買東西不要錢一般的場景有著天壤之別,至少顧客沒有店員多。東和的表柜很集中,勞力士在最里頭。店員態度很好,遺憾的告訴我水鬼沒貨的消息。然后我問GMT時她就露出微妙的神情轉身進了庫房,看來是有戲。過后就是我撫摸著陶瓷圈刷卡的場景了。最后我還試戴了金DD和金迪,感覺不錯,金迪按鍵手感跟想象中差不多。我問為什么DD都是帶鉆的,她親切的跟我說中國游客只喜歡買這樣的款,看來我不是個標準的中國游客。[/size][size=4] 由于非韓國品牌只能機場取貨,截完表帶后就只能帶著迫不及待的心情繼續在韓國買買買。機場提貨后會貼個封條,告訴你免稅區域內不能拆開,但我覺得應該不會有人遵守,當然你拆了過關的時候也沒人管。我走的是北京入關,保險起見表盒分開放但其實沒人查。[/size]
[size=4] 廢話不說了,上圖。[/size]
[size=4]
[/size]
















當時的美元匯率大概是6.67吧,反正最后信用卡扣的是4.6+。最近偶然看到PP版塊里賴前輩的帖子,受益匪淺,心態最重要。希望各位表友都能愉快的購入心儀的手表。
46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