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Joe 于 2013-10-8 14:32 編輯 [/i]
我人生的第一塊表是在讀書時,二姐夫送我的,感謝...!一塊CASIO的G-SHOCK電子表,當時那個高興啊,后來發現班里特別是朋友圈里戴表的很少,就不好意思了,放宿舍充當了鬧鐘的功能,只是偶爾戴下,幾年后表壞了,現在是渣也沒有了,后悔沒有保留下來,畢竟是個紀念。
畢業后,工作剛穩定就想著是不是該買塊表了...?因為當時對表不怎么了解,除了CASIO,根本也沒考慮其它品牌,換成現在肯定不會買了,這一兩年新聞看多了,感覺都成“憤青”了!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堅持不買日貨,大的調調我就不說了,記得小時候,外婆外公經常給我說起,他們看到日本兵怎么躲啊什么的,不是滋味。讀小學的時候外公就走了,現在就外婆一個人,祝福老人家身體健康...加上現在對國事的耳聞目染,感覺日本真的是...哎,無力吐槽了...拋開個人情緒,言歸正轉,當你自己有某件東西的時候,你就會刻意去關注這類東西,后來但凡看到手腕上有個表的,都得想方設法,裝做各種不經意去看看那表是啥牌子,貌似現在也是這樣啊,哎!改不了了...于是就發現這牌子戴的人太多了,其中居然不乏同款的!相當尷尬,戴了沒多久,就沒戴了,又是回到了第一塊表時的狀態---“只是偶爾戴下”,第一塊是因為看到戴的人少,不好意思;第二塊是因為戴的人多不好意思。
去年因為工作閑,成天瀏覽網站,自然就關注表了,又想著是不是該買塊表了...?再加上本人長得太跟不上節奏,尋思著是不是戴塊表顯得成熟點啊,所以說啊,各有各煩惱。首先心里對表有幾點要求:機械表、鋼帶、背透、最少100防水、第一塊機械表不打算買太貴的。要求定好了,那就得做功課選品牌了,一開始想到的只有天梭、浪琴,所以說商家廣告的錢的確不是白花的啊!轉頭一想,現在滿大街都在戴它們的表,到時不又得撞表撞得火花四濺啊!果斷放棄了。
俗話說的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網上溜達多了,就進入這“毒”壇了!那叫一個“海大任我游、天高任我飛”啊,什么百年靈、名士、歐米茄、艾美、蕾蒙威、雷達、NOMOS等品牌撲面而來,看得我心都醉了!然后就關注渠道了,這不得不說下TB的全球購,是它讓我走上HT這條路的。12年年底,因為自己沒有雙幣信用卡,所以只能DG了,在全球購上精心挑了個M家,在W網訂了款名士的表,所有DG費用加起來近800RMB,然后就問自己了,那款表是皮帶款的,是不是偏離了自己要鋼帶的計劃呢?DG費也不低,是不是可以等自己申請雙幣卡后再去買呢?而且同款表,美國賣仿品的網站也有的買,只要不到200美圓(說到這我不得不贊下美國網站的實在,但凡是仿品,基本會在表款說明里注明“copy”,不像中國,市價幾W的,有的網站、店家只以一折左右的價格賣,還標榜什么正品,特殊渠道啊什么的,太能忽悠了...),買回來是不是還得驗下真假呢?TB水深,還是不嘗試了,綜合考慮還是決定放棄了,在M家在美國那收到貨后,我還是叫他們退貨了,并表達了我的歉意,收取了我60多RMB的快遞費。這次事后,就去換了張雙幣的卡,注冊轉運網站,備戰明年。
過完年后,回深圳上班,2月底發現J網RW的表折扣不錯,果斷下單,支付的時候發現招行的卡在國外網站上只要輸入卡號、卡日期、卡后3位數字就支付成功了!完全沒有其它任何的確認支付步驟,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漏洞!也就是說,只要你ZH的卡被人拍照或復印了,只要知道你卡面的信息,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去消費你的卡了,為了這事,我還特意給持有它家卡的朋友打了電話,叫他注意這事,在此也提醒其他網友,切記!然后就是漫長的等待了,從下單到收貨用時40天,轉運用的是X翼,客服是各種不靠譜,別的也不吐槽了,用他家的你只能希望別有任何問題,出了問題你會發現壓根就找不到辦事的人!這單后,果斷將余額提現,用時又是40多天!話說這速度真快啊!
收到表后,就得說點正事了,RW家的歷史我就不墨跡了,網上說定位不低于浪、歐洲那出名賣得好,這我也不知道是RW表友散布的謠言還是確有其事,畢竟沒有官方排名,也沒去過歐洲。單從做工方面來說,我認為高于T(T迷勿拍,個人見解),和浪有得一比。精度一天+6s,相對于這樣的價位來說機芯打磨得也還可以,自由騎士系列表殼做工比大師系列遜色點(騎士迷勿拍,我也是騎士系列的),從代言來看,姜文---我知道RW之前就很喜歡的明星。
最后說下價格,很多人都說RW表水分多,國內機械表最少1W起,國外卻有那么多折扣!針對這個問題我想發表下自己的看法。首先國內定價就很坑爹(相信很多品牌都難逃“魔掌”),入手的這款國內公價19000,而美國只需1950美金!撇開國內的各種“苛捐雜稅”,有時也在想,一塊小小的表,憑啥賣1W、幾W、幾十W的?個人覺得所謂的瑞士表其實就像時尚界的LV、PRADA等品牌一樣,價格都是浮云!早先也看了不少關于瑞士表的報道:差不多的瑞士表利潤是80%,即售價是成本價的5倍,高端表甚至更多!
有的品牌折扣的確是少,打個比方吧,O、浪、天梭大家都知道是屬于同一家集團,分別代表3個檔次,就像有的表友說的,你有錢就上高檔的,沒錢就上低檔的,愛買不買,所以折扣基本也定死了,要是O賣得比浪便宜,浪賣得比天梭還便宜那不是砸自家招牌嗎?實際上大部分知名瑞士表品牌都控制在那么一兩個大集團手里,人家產品檔次覆蓋全面,銷售又好,沒事還自己降價,傻啊?!而RW是獨立家族企業,價格上很自由。
再往高端的說,壇子里看到買積家曬經歷的,說的一款積家表國內折扣完價格6W左右,日本4W多,新加坡只要3W多!這價格上已經差不多就是個5折了啊!相信這樣的例子大家看的也不少,國外...5.5折、6折...什么入手的。從這你能想象下表的利潤空間有多大嗎?!所以大家為什么都在交流著渠道呢?!看完這帖,我才知道新加坡的折扣這么給力啊!晚上還特意跟一位在新加坡的同學交流了下,想著以后要不要叫他REN肉塊回來!再說專柜吧,稍微好點的品牌那基本都是在某區域的中心地段吧,高昂的專柜場地費、人工費...,如果賣一塊表,只掙你個幾百上千的,那一個月得賣多少表才能保本啊?!綜合考慮,我覺得瑞士表貴自有貴的道理,但不要盲目崇拜,買自己力所能及的、或自己喜歡覺得值的表就行了。
寫完這貼子,首先贊自己一個,以前讀書寫作文,跟擠牙膏似的,現在洋洋灑灑不覺就有N千字了!最后贊下愛表族,感覺壇子氛圍很好、表友都很和善,雖然是“毒”壇卻相當具有正能量!造就了多少個“毒物”在鞭策著你啊!
39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