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ze=4]注:更多精美圖片更新在11~15樓、22樓、227樓以及229樓。[/size][/u]

[hide][/hide]



[size=4] 以前斷斷續續的也戴過一些手表,電子,石英,機械的都有,但年代久遠,也不成系統,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用手機看時間,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適,只是近些年隨著年歲的增長,越來越覺得自己和家里LD都需要戴塊手表留住念想,留住時間,留住過去戴電子表時的懵懂歲月了。于是,專門留意了下各類手表論壇,最后還是愛表吸引住了我-----至少這里比他處更少了些許銅臭味,論壇風格更清新一些,人與人之間的談話,也相對比較單純一點……..個中好處,致使我這閑云野鶴竟然也能在這里駐扎長達3年之久,一直和時間賽跑的我,現在想想,這真是一個可以用來自嘲的笑話,三年的光陰,一直在幫論壇提升點擊率,報酬是沒有的,但卻把自己徹頭徹尾地修煉成了一個表迷,作為表迷,豈能無表?于是,前年給老婆大人買了個梅花,倒不是說梅花有多好,只是為老婆買表,還要給長輩知會,上年紀的人,梅花牌子還是會認同的,得到了認同,再給自己弄塊表也就順理成章了。[/size]


[size=4]相對來說,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爹不是李剛更不是李嘉誠,也沒有啃老的資本,身邊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打拼,所以,我不想在身外之物上作太多的投入,而出于職業本能,我更不愿意隨波逐流從良于市井街頭,于是乎,真利時以下,西鐵城以上的品牌產品,都成了我物色的目標,這期間頭緒萬千,思緒千萬,不再一一表述,直到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精工第一代ANANTA系列的產品,對其大氣雄渾的設計風格以及獨特的制造工藝頗感興趣,因此,接下來我又做了一些選擇性的了解,慢慢的,覺得這個系列的東西還是比較適合我的。首先,我并沒有什么大中華小日本的民族情結,對日系產品也沒有什么感性的惡意,如果東西合適,我當然愿意樂享其成,其次,ANANTA系列的產品位居精工產品線的中高端,產品完成度自然不需我多做解釋,但精工舍除了是一個集腕表技術之大成者外,它似乎并不是一個善于炒作品牌的主,因此,我看到的ANANTA SAEK001的價格好像還在我能承受的范圍之內,本人向來對低成本高附加值得東西深惡痛疾,這,更是我舍棄一些瑞士品牌產品而選擇日系腕表的一條理由。無奈首代武士刀早已停產,世上存貨本已經不多,等我決定入手SAEK001之時,該表型市場上早已經蹤跡難尋,TB上是有幾家商鋪掛在那里,但時是否有現貨,似乎都不能確定,所幸的是皇天不負,終于還是找到經過確認的現貨,浸淫在論壇日久,覺得只要把握得當,海外DG不失為一個高效費比的好途徑,接下來拍貨,等待…….一切水道渠成,首代武士刀計時腕表最終入手[/size]。


[size=4] 盡管早已經對該表各種特征了然於胸,但當東西放在我桌子上時,我還是懷著忐忑的心緒仔細的端詳一番----不錯!這正是我所需要的表,重量感十足且豪放大氣的表型應該配得上我這個體重超過95公斤的大胖子,而豪放外形下細致獨到的制造工藝水準也能滿足我這個二把刀表迷每一寸苛刻的目光審視。開不起雷克薩斯等級的高級日系車,但以前玩HIFI的時候,曾接觸過諸如LUXMAN,ACCUPHASE之類的日本頂級音響產品,雖說HIFI這個東西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但圈子里的朋友對這些東洋貨的制造水準還是都能認同的,畢竟是產業大國的產品?,F在把當年給那些音響器材的贊譽留給手里的這塊ANANTA,其實也是恰如其分,和前面所提及的那些高等級的日本制造產品一樣,ANANTA SAEK001的外殼制造加工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雖還沒有達到瑞士頂級藝術品那樣近乎淫巧的過分地步,但用一個可以放在日常使用的產品的標準來評斷,ANANATA的制造水準無疑應該是能得高分的:整個表殼由細致如蜀錦的拉絲面以及冷峻的鏡面優雅的結合到一起,其富于彈性和力度感的線條所形成武士刀狀表耳和表盤底座據傳乃采用扶桑傳統KATANNA鑄劍工藝。Katana(傳統日本武士刀)是古代的一種造劍藝術結晶。遠在八百年前, Katana開始不斷演變。最初它的設計是單邊和彎曲的刀身專為出鞘和揮劍而設。另外,獨特的鋼鐵,結合優秀的手工藝和鑄造技術,打造出無比鋒利的刀身。時至今日,Katana的美麗和精確更備受贊賞。Katana的精準度、藝術性、拋物線和鋒利完全展現于新的Ananta系列上。表殼上擁有Katana獨有的曲線,三個階段的「刀身」打磨過程更為表殼完成了完美非凡的鏡面,平滑如Katana的刀身。它的表底和表耳是由一塊獨立的剛才制成,這獨一無二的製作過程形成了表殼長而優美的曲線。雖然精工廠方的宣傳在我看來難免存在忽悠成分的,但不論這么說,ANANTAS AEK001的表殼從側視角度觀察,還真有幾分武士刀的風采,配合46公分的超級尺寸,霸道中卻不失一分矜持的高貴。寬度達24的三連珠金屬表帶簡約大氣,制造工藝同樣并不簡單,水平面的拉絲打磨,垂直面的鏡面處理讓表帶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物質存在感。不僅如此,對于這樣一款高定位的產品,精工在SAEK001上的許多細節處理同樣也是令人稱道的,把玩這個東西,你會發現所有的尖銳部位都做過仔細的研磨鈍化處理,即便是表背表帶內側那些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落處----比如表耳表帶結合處,表帶背面鏈珠也都做過倒角打磨;表帶兩側的細鏈結合處,也都有定位卡榫,避免了表帶反向彎折損壞的可能;回過頭再看下以前也曾經留意過的O記的海洋宇宙計時,這款精工的大型計時產品在表殼制造無疑厚道許多,可能我的眼界還不夠開闊,到目前為止,我覺得諸如此類的大型全鋼腕表,表殼制造工藝到了武士刀這個地步,基本上也算是達到極致了,粗略比較過朋友戴的價格比ANANTA高出兩三倍的萬國大型工程師,就其金屬鍛造加工水準來說,并不見得比武士刀有更高明的地方(但私下還是覺得工程師還是比海馬宇宙強多了),價格貴那么多,更大的原因還是品牌價值的表現吧[/size]。


[size=4] ANANTA是梵文,有「無限」的意思。當精工的產品發展小組著手於此計劃時,被賦予無限的領域去建立腕表,以體現精工「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的理念。他們被獲準選用舊有的機芯或建立新的機芯,亦可自由探索新的設計方向和四處尋找新的啟發。SAEK001所搭載的8R28機芯就是成果,為了能充分表達精工致力追求無限的完美訴求,同時也為了能對應ANANTA追尋傳統制造工藝的理念,8R2擺舵的外型設計模擬了武士刀的護手。我查閱了 一些關于8R28的資料,知道該機芯使用了精工獨特的SPRON510合金作發條,具有優秀的防震性能、極低的金屬疲勞效應,以及在正常的溫度變化下不太會變型等特性,并提供了約45小時的續航能力。8R28采用了魔術杠桿上鏈系統,相對于傳統的系統,該上鏈機制大幅度地提升了擺陀上鏈的效率和發條的轉速。對于這點,我倒是很感同身受,在沒有手動上弦的狀況下,稍微擺動手里的這塊表,3點位的小秒針能運行很長的一段時間,平常戴1個小時,機芯大致上可以走一晚上。當然,該上鏈系統并不是8R28的核心技術,精工現在的計時機芯當中,三針同步歸零技術似乎是8R28所獨有的,這正是8R28的亮點所在,以往的計時腕表設計中,會視計時長度為時、分、秒或是分、秒將歸零擊錘分成三支或是兩支,而8R28將它設計為單支,試想,一支擊錘的動作同步性當然比三支更好。但若如此簡單,為什么其他廠商不用?理由很簡單,在設計機芯及制作零件沒有電腦輔助的年代,三支比二支容易處理,二支比一支制造方便。三針同步歸零錘能提升精準度、延長維修間隔之外,還能減低機芯厚度,這個three-pointed hamme才是8R28的蝎子尾巴----獨一份。8R28同時也采用了精工高級別機芯配備的垂直離合結構,垂直離合讓計時碼表在啟動或停止狀態下,不易發生指針偏位或跳針的情形以及具備更佳的耐沖擊性。搭配SEIKO計時機芯幾乎全面采用的導柱輪,更是如虎添翼,精準程度及手感再上層樓。評估碼表的精確于否,可利用按下碼表中,啟動、停止、歸零按鈕時,感覺齒輪之間互動的靈敏度以及精確感,成功展現自制表廠創新及研發的堅持與實力。在復雜的計時結構之外,8R28還升級到瞬間換日日期顯示功能,調整日期就不用費力的轉動時針了。8R28的種種優點,除了最后一條卻是方便之外,其他的好處我其實無從體會,但我深信,科技的進步,大都能帶來正面的反饋,精工在8R28機芯上所實施的種種優秀技術和理念,總應該是以計時的更加精準為目標,因此,平時不怎么拘泥小節的我,刻意觀察了這塊表的精確度,剛到手的時候誤差在+5左右,現在逐漸穩定,最近一個星期每天快兩秒-----滿意了[/size]。

[size=4]滿意歸滿意,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是有,作為用戶,我 覺得還是有必要在這里吐槽一下,首先,制造要求如此嚴苛的腕表,在外觀工藝上在我看來已經是幾近完美了,偏偏那個折疊型表扣看上去實在有些寒磣,我基本上可以肯定這個貨就是用在精工SARB21/23上的東西,LOGO的雕刻也是敷衍了事,遠配不上武士刀表頭精致而霸道的風格,對此,我很難接受:雖然也知道ANANTA定位于GS的下游,但畢竟還是高等級的制品,弄這么個表扣上去,實在是有些唬弄。其次,表背做了背透,但日系機芯基本上少有修飾性的外觀打磨,8R28也不例外,除了那個擺舵有些意思意外,總體來看其實并不美觀,而選擇開了這個窗戶,除了能讓人了解這個腕表采用了機械機芯以外,觀賞意義基本是沒有的,與其如此,還不如不透,這點,球表有自知之明----毛胚機芯底上摁個帶花紋漂亮蓋子,照樣可以騙錢。說日本人精,從武士刀表扣上看確實很精,說日本人傻,為這個表底蓋開個露餡窗戶,我覺得有點傻。還有一點小遺憾不得不說,刀鋒過于鋒利的,就容易折損蹦口,ANANTA的外表太精致細膩,可以肯定它在使用中很容易就被磨花,因此,從到手那一天,就 有為它配以副皮帶的打算,但原廠表帶難以尋覓,即便找到,估計也是天價,而副廠表帶也難找到和ANANTA兩表耳之間弧度完全匹配貼合的產品,對此,我也希望此中同好能給我一些建議。
SAEK001以及第一代的ANANTA系列腕表,現在基本上賣掉一塊就少一塊了,估計過不了多久,它就會成為武士刀腕表的絕唱,雖說第2代的ANANTA市場上并不少見,但2代產品早已經沒有了首代武士刀威武霸氣的造型,2代產品也沒有運用古代鑄劍法來作為賣點宣傳,我之所以把手里的這塊表比擬成最后的武士,這是一個緣由。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阿湯哥的那部著名的同名電影所帶來的影響,記得電影中的武士大統領勝元對阿湯哥的評語-----你,就是結合了現代思維和傳統技藝的獨一無二的武士!這,不正是首代ANANTA系列產品的寫照嗎?充分運用了最新腕表技術的機芯與傳統鑄劍冶金工藝表殼的組合----這,就是首代ANANTA,獨一無二的作品,最后的武士。[/size]
[size=4] ANANTA并不廉價,同樣的費用,完全可以上一塊能上得臺面的瑞士中檔表,我排除主流,選擇了不入流甚至是逆流,即便是有前面說過的個人理由,可還是頂著很大的壓力的,在某些狹隘民族主義和腦殘者眼中,這樣的行為是否可以定性為 “通敵”?至少我有很大的嫌疑。然而,有些話我還是不吐不快:中華泱泱大國,折騰了這么些年,卻拿不出一個像樣的表,放眼看去,漫天克隆,遍地山寨,低質廉價的東西充斥其中,實在難以找出一款制作精良而價格相對合理的如ANANTA一般能對我胃口的產品,為什么?原因很多,總結歸納一句套話就是中國國情。怎么樣的國情呢?在我看來,大多數國民積習太深,奴性太重,奴才做的太久,思維上也變得唯唯諾諾亦步亦趨,不去克隆不去山寨還能去做什么?長此以往,我們可能毫無希望,永遠都只能做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才被迫發出最后吼聲的奴才;相對的,再來看ANANTA的出產國,和我們相反,他們最不缺乏的就是玉碎的精神------為追求心中的理想。,從不吝惜肉體上的成仁,這是一個完美的武士的最高追求目標,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東西。做人,總不能光惦記仇恨而不自我反省,懂得學習別人的優點,并藉此來完善自己,總好過舊仇沒報徒添新恨。都說腕表現在很大的功能就是寓意精神,那么,以上這些肺腑言就是我寓意于自己手中這塊ANANTA的一些念想,并不期許會得到多少認同,但求以此自勉自勵。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size]
(更多詳細內容,等待權限)
[size=4] 感謝大家的鼓勵,今天再上傳10張照片,貼圖權有限,只能慢慢發了,還請諸位見諒![/size]










[size=4]感謝大家的支持,本人毛遂自薦,參加了論壇的原創月活動,并幸運獲獎.今天再發一些照片上來,增加了背透圖片,我沒有微距鏡頭,因此背透的一些細節還是沒有辦法展現,但有總好過沒有,先發上來,明天再努力了.[/size]










[size=4]今天再上幾張照片,有夜光效果供感興趣的同好參考.順便回答一下幾位朋友所關心的該手表厚度問題,看產品說明書數據,SAEK001表徑為46MM(不包含表冠),厚度是16MM,重量達到了超級恐怖的254G,從規格上來說,完全是一個大級別選手,拿在手中就能明白份量不輕,但我戴在手上感覺還好,首先,厚度雖然達到了16MM,但由于表背是平坦的,且略帶凹狀弧形,因此,因此戴上去之后和手腕還是比較貼合的,感覺也舒適---不疙手腕,有了這個作為前提,254G的重量基本上就被表背和表帶均勻的分擔下來,因此,戴在手上也不覺得有多少不方便.可以說,SAEK001是一款端在手里重,戴在腕子上卻不怎么"重"的手表.此外,由于造型線條的設定,16MM的厚度在視覺上并不顯得厚,前面有我的上手效果圖,本人手腕也不是很粗,大約18CM的樣子,整體看上去馬馬虎虎,也不是顯得特別大.[/size]










503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