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size=5]我的試驗報告:精工4R25和7S26機芯手表的日差[/size][/align]
[size=4][試驗目的][/size]
測試精工4R25和7S26機芯手表的日差
[size=4][試驗樣品][/size]
精工4R25機芯機械表兩只(分別標記為4R25a和4R25b)、7S26機芯手表一只
[align=center]

[size=4][試驗環境][/size]
中國某東部城市,24小時的氣溫從攝氏21度到28度,相對濕度從64%到98%.
[size=4][試驗原理][/size]
我們買到機械表以后,總是希望自己心儀的手表誤差越小越好。那么,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機械表日誤差到底是多少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戴在手臂上測試,但往往不同的時候,表的快慢并不完全相同。影響機械表精度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有它自身的穩定性,同時取決于發條的松緊程度和佩戴時表的方位,還有一個就是環境溫度。為了簡單起見,我們把樣品表分別盡量上滿發條,并且在同一室溫下測試。測試將在五個方位進行,這五個方位分別是:HH(面上即表盤向上)、HB(面下即表盤向下)、VB(把下即3點下)、VG(把左即12點下)和VH(把上即9點下)。據有關人士統計,多數人在一天內佩戴手表的位置按時間分配是:HH為35%左右,VG為30%,VB為25%,其他位置為10%(參見文獻1)。為了確定起見,我們把VH和HB方位分別設為5%。
[size=4][試驗方法][/size]
最好是每個方位都觀測24小時,這里為了節約時間,我們計劃在一天內完成這個測試。我們采用24小時分五次按比例改變手表方位,即HH、HB、VB、VG和VH分別用8小時24分、1小時12分、6小時、7小時12分和1小時12分,這樣得到的日誤差,可以極大地降低觀測偏差。當然了,我們在實際測量的時候,完全可以測試表處于某個確定方位的誤差,比如VB方位我們就可以記錄下6個小時在該方位產生的誤差。不過這種靠眼睛直接觀測,對于占時較短的方位用肉眼直接測試偏差較大。
[size=4][試驗結果與討論][/size]
經過24小時的連續觀測,我們把三只樣品表的起止時間分別與日本精工網站時間比較,得到了這三只表的日誤差分別是+3秒(4R25a)、+2s(4R25b)和-5秒(7S26)。前期我們也在測量了這兩只4R25機芯的精工表在不同方位的誤差,其位差分別是20秒(4R25a)和27秒(4R25b)。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只4R25機芯的樣品表在VG方位時,一只比標準時鐘走得快,另一只卻走得慢,這一點有點奇怪。
我們主要結論是:
第一,精工表走時還是很精準的,雖然我們所測試的三只樣品表均屬于精工低端產品,但它們的日誤差達到或接近天文臺手表日差水平。
第二,精工表的位差還是很大,所測試的兩只4R25機芯的表位差平均為24秒。根據網絡文章介紹,天文臺手表要求位差小于12秒(參見文獻2),這個似乎在精工高端產品也難以做到(參見文獻3)。
第三,盡管精工表位差較大,但精工表的日差還是被調試到很小,這說明精工表調試人員非常敬業。特別是兩只4R25機芯表在VG方位誤差一快一慢的情況下,也都能把日差做到超出天文臺手表水準,更是難能可貴。
[size=4][測試說明][/size]
本結果僅對所選三只樣品表和此次測試負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樣品表均為精工低端產品。
[size=4][作者致謝][/size]
感謝365愛表族論壇精工版版主yiii,本文是依據yiii版主文章的思路,結合自己能拿到的樣品表進行測試的。
[align=center][參考文獻][/align]
1。如何測機械表誤差,作者不詳(來自網絡)
2。怎樣調校天文臺手表走時精度,作者不詳(來自網絡)
3。精工GS SBGR057 9S65機芯VS歐米茄8500VS勞力士3135,yiii,365愛表族論壇
http://www.hlcs.com.cn/thread-17272596-1-1.html
40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