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來了。帶篇島國的文章過來。大家湊活看吧。
精工
—————————————————————————————————————————————————————————————
※精工的機芯型號基本為4位數。前兩位代表系統,后兩位代表機能。(機能越多,數字越大?)
現在精工的低,中價格產線的主力為7S系(亞洲制),6R系(日本制),4R系(亞洲制)。除了7S系以外,基本都有停秒功能。
7S系(7S26)
△耐久性強。
△7S系為1960年代后半登場的7009的進化版。一部分的齒輪零件可以互換使用,另一部分完全是新開發的零件。
△7S26是1996年之后推出的產品。
△從某種角度來講,有一種出口專用廉價版的感覺。便宜的產品一只表7000日圓就能買到。因此在7S發燒友之間很有人氣。
△21600震動。
△精工魔術桿。
△7S→4R,6R(4R15,6R15,6R20,6R27等等)
△7S26為21石,7S36為23石。
△7S26B。加裝急緩針。2006年開發。
△7S26C:2011年之后登場。
※精工5號盾介紹:
△所謂的5.即是
①高耐久的發條。
②耐沖擊性。
③自動卷。
④雙歷。
⑤日常防水功能。
這些大家耳熟能詳。就不一一講解了。
△7S26。機械式手表的入門款。
△以5號的價格,還能做到完全自產。世界上只有精工一家,沒有之一。
△以買玩具的價格買一個真正的自動機械表,這個對于瑞士手表來說,完全不可能。
△從某種角度來講,性價比可以說是世界第一。
△耐久性強。擁有短則5年,長則10年的壽命。既沒有很多故障,也沒有多余的功能,對于一般生活使用來說,完全足夠了。可以說,是日本高度成長期的一個代表性的產品。
△用汽車來比喻的話,豐田中的科羅拉。
△雙歷,很方便。
△玻璃是礦物玻璃的。雖有擦傷的可能性,但是可以用酸化鈰去打磨掉。
△超多的造型,有更多的選擇。
△用鐵片卷成的金屬表帶也是一大特征。
△5號中的上極品5號5sports也有實心表帶。
△沒有必要送精工原廠去修理,在一般市面上的修表行即可修理。但是往往要花費1萬塊日圓。這樣的價格,不如去買個新的來的好。另外要提的是,機械表每五年則需要OH一下,在日本勞力士則8萬日圓起,GS則是3萬日圓。這是題外話。
△日差﹢10~30秒。以一般人的觀念來看,其實和勞力士也差不多。不過5號的品控較差,所以建議以使用2~3個月之后的表去測定精度比較好。
△看上去就很便宜,毫無高級感。不過話說回來了,表本身就很便宜。而且,可以改裝來玩。
△由于目前的5號大多是外國產,往往日歷有英語+阿拉伯語,英語+西班牙語,英語+漢字等等。


※point:
一般的,7S系機芯,總體來說要比ETA2824低一級。理由很簡單,2824用在低價格到高價格所有的手表上。反之,7S只用在精工的5號等低級表款。
另一方面,精工在市場分配管理上,劃分的很明確。7S和4L,6S,9S等機芯有著根本的差別。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7S機芯的基礎上培養出的精工魔術杠桿則是一個完全形態,而且7S的先祖70系機芯也是當年支撐精工的主打機芯。另外,7S對于9S的成長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上鏈效率世界第一的魔術杠桿也用在9S機芯的上面。因此,70系→7S的進化,可以說是進化論中的“徹底的合理化和機械化”的哲學產物。7S大多用沖壓件生產,用NC機械進行組裝。徹底的將手工生產這一成本打壓至最低,實現了精工流的costdown。而瑞士表商,則著重于手工生產,通過工人的技術,設計,細節來增加手表的附加價值。使得手表從試用品轉化為奢侈品。然而,從一般庶民的觀點來看,機械表本身的精度并沒有飛躍性的提高。反正,7S在耐用這一點來說,似乎還有些優勢。
6R系
△由7S系派生產品。
△將來配合精工的多重化開發。
6R15
△2006年登場。
△價格便宜,滿足度較高。
△急緩針。
△21600震動。
△使用(SPRON 510)超高彈性彈簧,實現了50小時儲能。
△6R15機芯手表便宜的在3萬到4萬日圓左右。精度表現良好。一度讓人質疑瑞士手表定價的標準。
6R的派生機芯:
6R20,21
△28800震動。動力顯示,雙歷,手卷,停秒。
△日差正25秒~負15秒。
△45小時儲能。
6R27
△28800震動。

4R系(7S→6R的派生品)
△以香港為中心進行販賣,購買力強的日本為6R,購買力稍弱的亞洲其他地區為4R?
△出廠時以6R的要求進行品質管控。由于價格低于6R,在發燒友中,4R的價值遠高于6R。
△造型新穎。
4R15(2008~)
△2008年后半,基本使用6R15構造,使用同樣的高彈性彈簧,日歷。但是沒有停秒及手卷功能則沒有加入進去。
4R16
△同4R15基本一樣,加了雙歷。22石。
4R35
△從4R3X開始,都加入了停秒,手卷功能。單歷。
4R36(NH36)
△2011年后半登場。在4R35的基礎上加了雙歷。
△主要代表做。新型monster。(鬼)
4R37
△單歷,GMT機能。
4R38
△無歷。有開窗。為了突出高級感?
4R39
△4R38基礎上增加了GMT機能。
8R系
8R28
△7S→6R→8R28。7S系進化的最高峰。28800震動計時款。
△代表作為精工ananta系列。
△榨取7S系最后的剩余價值。在7S系發燒友中有很大人氣。
△垂直離合。導輪柱。
△橫列配置多功能表盤。
△簡單的來講,8R是在6R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計時機能,改為雙層結構。

4S系(52系)
※薄型準高級機芯。機芯素質高。產量少。
△使用在精工的貴朵等機型上。
△51系→52系(KS)→4S系
△手卷型:4S24,28,29,79
△自動卷型:4S12,15,25,35,71,77
△OH價格4S12為13750日圓。而9S65的GS則為31500日圓。
4S15
△基本來自于52系。(5246機芯)
△28800震動
△4S15=52系(52系的KS)<9S(GS)
6S系
△最初使用在精工的貴朵計時款系列。
△授權豪雅集團使用,并成功開發出CAL.1887機芯。其中50%的零件由瑞士生產,50%為精工生產。
6S28
△三點鐘位置有動顯。
△水平離合。導輪柱。
△于90年代機械手表復活后開始研制。
△ETA7750同樣,直列擺放多功能表盤。
△豪雅的CAL.1887。
4L系
△4L系為精工自動卷機芯中最薄的高級機芯。
△有謠傳是ETA2892的仿造品,理由是組裝時的螺絲孔位置基本一樣。使用精工魔術干。
4L25
△28800震動。手卷,停秒。
△魔術干。

8L35
△在最嚴格的落下試驗中合格的高性能機芯。
△9S55的基本款。
△50小時儲能,自動卷,停秒,三針。
△日差正15秒~負10秒。

9S系(GS)
△從9S65開始,放棄魔術干,使用普通的切替車?(中文不會翻譯,自己去琢磨吧)。
△現行所有的9S系都采用切替車?。。。。。。
△至于為什么使用切替車。。。。,主要的原因應該是造價比魔術干貴。以體現機械手表的價值。終歸,機械手表的定價擺在那里。。。。
9R系
彈簧動能。本篇主要針對低,中端手表。9R就不在這里談了。
9F系(世界最高峰年差石英機芯)
同上。
曾經的名機:
45系(CAL.4500A)
△發條容易斷。
△公認的天文臺精度。
△36000震動高頻。但是磨耗很快。
△有秒針規制。
△無歷。
△目前市面上零件流通很少。加上KS產量本身就小。所以維修困難。
△重點要提的是,45系機芯的開發,和今后的GS的開發有很大的關系。
△超高精度的高頻機芯,也是第二精工舍(龜戶工廠)的全力之作。

52系
△曾經的KS一部分表款使用。

56系
△諏訪工廠優秀代表作。
△尺寸,精度來說,都非常優秀。
△GS10震動>KS8震動>LM6震動。
△缺點是,雙歷容易壞。
△56系GS的表殼(7010,7011)在市面上經常見到,2~5萬即可買到。

25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