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一兩周前就到了,不過現在才來寫個晚交的作業,也正好戴了一陣子,就講講對這只表的感觸吧。
先說說經歷:
起因是找個平價低調的表日常工作學習戴戴。這只表是網購的,購買渠道么,其實熟悉日表的朋友都了解,無非是那么幾位。我本以為這類應該會是空白的保卡,沒想到上面好填寫了經銷商信息并蓋了章,這點倒是有那么點點意外,之前購買一些水貨“玩物”(非手表),保卡往往不蓋章。
拿到表,截表帶的經歷也是有趣的,晚上9點跑到附近的亨得利售后點,試探性地去問問,師傅本來意思是非亨得利購買的表是不提供服務的,然后我拿出了自己的百年靈說這個是亨得利買的,我之前是以為在這里消費了就都能處理的,幫個小忙吧。師傅正好也閑,想想算了,就順手幫我截了表帶,且沒有收費。(其實本來也是做好了如果拒絕就明天去遠一點的一家第三方修表店處理一下,小精工石英表可能確實有些師傅會比較“輕視”)
說說優點:
第一,這個鋼表帶本身比較薄,也相對較輕,因此舒適性不錯
第二,計時的使用感受還行,按鈕不是很難按,連續嘗試了多次計時,表現還是比較穩定的,并不擔心他會突然壞掉
第三,1000塊錢買個有迪通拿味道的表,至少他的外觀設計是看得過去的,價格也是看得過去的
說說缺點:
其實本身對于這類1000的入門中的入門表吹毛求疵似乎有點點過分,但既然他是個產品,一些小問題,也是最好讓大家了解下。
第一,成也表帶敗也表帶,雖然表帶舒適性可以,但表節的鏈接應該是做的比較差,摘下來折一折,抖一抖這個表帶,就能聽到輕微的那種難聽的金屬摩擦的尖銳聲音。表扣結構簡單,就是一個突出的鈕,對這種結構的耐用性有點質疑。
第二,坑爹的品控,之前遇到的計時秒針下彎卡針導致計時完全不能用咱就不說了,表盤時標也有偏移(而且更加魔幻的是,看了購買記錄里面很多同款表友的曬表,這似乎還是個普遍現象?)
第三,表盤的功能設計其實比較雞肋,三個小盤面,一個普通秒針,一個是24小時顯示,一個是60分鐘計時盤。24小時顯示其實真的是個有點無語的多余功能。。。
總之,這個價位的表,多說無益,如果它是5k價位的我可能未必購買,但如果是1k那還是很香的。
接下來再入seiko估計就直接grand seiko了,我自己的理念是1w元以內不買機械表hhh。其他表,卡西歐海神,名士,不久的將來都會入手。
兩只通勤表
1個回復
您好 我也購買了這款,目前表帶有點短,你截出來的可以賣給我嗎 方便加一下微信L176609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