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精工(又音譯為冠藍獅)幾乎是日本手表工業的中高端代言人,雖然也有西鐵城的“The Citizen"和貴朵系列,大精工是在日本外知名度最高的系列了。除了貴朵之外,其代表了日本的工藝和機芯技術最高水平。
海鷗則是中國表業中的龍頭老大,其機芯技術到產品跨度都是國產手表中最完整的,不但有一千多的親民腕表,更有幾十萬的高端腕表。海鷗的陀飛輪系列則是其比較高端的產品。
去年底我從這兩個品牌入了兩款性價比比較高的腕表,大精工的SBGR253(簡稱253)和海鷗陀飛輪818.17.8810(簡稱8810, 今天在此做一比較,以下對比存粹是從一個表友對技術上的興趣而自發的,如有不同意見,請包含.
253是大精工自動機械表的入門作品,其表盤簡單,機芯則是最基礎的9S65,公價26000. 8810是海鷗陀飛輪系列的入門代表,機芯是海鷗第二代同軸無卡度陀飛輪機芯,公價為13000.
大精工的最大的賣點就是其表盤和表殼加工工藝,那我們就先看表盤。253作為入門機械款,表盤相對簡單,黑的表盤表面光澤油亮且平如鏡,其刻度為條丁型,四周面為拋光,上面則是拉絲,條丁這樣的加工可以使其在任何角度都能輕易看見。指針也是大精工的一個得意之處,其菱型的鋪面,尖銳的針頭好如一把鋒利的劍,和刻度一樣,其表面為拉絲,側面為拋光。表盤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GS的標志,標志立體感十足,從側面看就好像騰空一樣。
海鷗8810的表盤同樣為黑色,但為暗黑色,表面有細膩的機鏤紋,使暗黑的表盤有了強烈的立體感。刻度為三角條丁和12點的阿拉伯數字,指針為alpha針,刻度和指針為均勻的全拋光。8810 表盤的最大亮點為6點的陀飛輪窗口,完美展示了同軸無卡度陀飛輪。
這兩款表鏡都為藍寶石弧面表鏡,都有防眩圖層,但感覺海鷗的圖層效果更明顯一些。
對比這兩塊表的表盤,大精工簡單,但不缺乏細節,海鷗則表盤看點更多,但細節處理上略有不足,比如全拋光的指針和刻度導致有的角度上一些刻度會不容易看見。一眼望去的話海鷗的表盤更讓人驚艷,但仔細觀察細節的話大精工的表盤則更耐看。
把這兩款腕表翻過來,他們的機芯即映入眼簾,這兩款機芯雖然沒有瑞士和德國高端品牌的手工打磨,但還是比入門瑞表(浪琴等)的機芯打磨耐看很多。大精工9S機芯的打磨一直被一些表媒贊賞的(同價位內),但拿到實物后還是有不小的失望,其打磨單一(所有地方都用同樣的紋路),條紋較粗,機械感太重。雖然比浪琴之類的魚麟紋要好看許多,但還是感覺呆板。
海鷗8810的打磨整體感覺比9S機芯打磨細膩許多,其發條盒上用了散射紋,夾版遠看恰似散射紋,但近看則是細膩和規整的交叉紋路。
機芯技術來說,9S65機芯儲能為72小時 (28800bph),使用了略防磁的SPRON610游絲,佩戴時精度保證為-0/+10秒一天。海鷗二代同軸無卡度陀飛輪機芯為手動機芯,儲能60小時 (21600bph)。在真實使用情況下,我的這枚9S機芯略有失望,方位誤差較大,平均在+6到+11秒一天 (看晚上放置方位)。而海鷗的陀飛輪則非常穩定,一直保持著-2秒一天。
最后比較一下表殼的打磨工藝,兩款表的表殼和都有拋光和拉絲工藝,大精工的表殼打磨一直時表友們贊揚之處,也是精工公司大力宣傳的,其拉絲細膩,拋光(則是著名的超鏡面拋光)均勻,菱角線也非常分明,的確有其過人之處,但3萬左右的瑞表與其相比也并不比其差,同價位的帝舵碧灣的表殼工藝就不比它差。說回海鷗8810的表殼工藝,其拋光和拉絲部分也不比大精工的差,應該說鼓旗相當,真要挑刺的話唯一不足之處是菱角線不如大精工的那么分明,過渡稍為圓滑。
還有一點要提醒一下的是253的9S65機芯較厚,導致表殼厚度有13.3毫米,253又是一個37毫米表徑的小表,導致比例失調,佩戴時略有不適,視覺上也略又不悅。8810的厚度則為12毫米,表徑41毫米,比例非常好,對我這種手腕較粗的表友來說比較適合。
總體來說大精工253的細節處理非常優秀,機芯技術也較為先進,但就像日本其他工業一樣,其優秀的細節和現進的技術并沒給產品總體的使用性能和總體視覺上帶來太多的優勢,在253上這則以其精度不穩定性和表殼厚度得以體現。而海鷗的8810則是在性能和總體視覺上比253優秀,其機芯精度穩定,視覺上比例均衡,而且在視覺上重要的部分比如機芯打磨方面做的更好, 但其在部分細節上處理還有待進步(相對來說)。
以上是個人的無偏見比較(盡量做到無偏見),如有錯誤觀點,請多包涵及修正。
0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