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文中您會發現某些帝舵和勞力士之間有驚人的相似。這也許會讓您誤以為帝舵表和勞力士表是相同的,并以此認為兩者的價值相等。這是不正確的。在同一時期中,勞力士的價值要高于帝舵。除了品牌定位外,其中一大因素是由于勞力士始終使用自產機芯,擁有更高的機芯水平,而帝舵一直使用外購機芯,直到2015年開始使用MT5621/5612自產機芯,機芯技術標準低于勞力士。這使得勞力士的定價要超過帝舵。希望大家不要忽略這一點。第一階段:誕生
時間:1954年
勞力士和帝舵的潛水表誕生于同一年,帝舵和勞力士系出同門,也讓兩者有著相同的起點。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勞力士SUBMARINER潛航者手表6204誕生于1954年。這也是SUBMARINER字樣第一次出現在勞力士潛水表的表盤上。勞力士6204分為兩種,一種表盤上帶有SUBMARINER字樣,一種表盤上沒有SUBMARINER。實際上6204在1953年已經開始生產,有猜測認為是由于專利注冊問題,導致一些6204上沒有印上SUBMARINER字樣。在6204上大量使用,另一種是現代勞力士常見的“奔馳”指針,因此有證據證明勞力士在50年代上半葉就開始使用“奔馳”針。6204直徑36毫米,比后世的潛航者小4毫米。6204采用雙向旋轉表圈,表圈上只有以5分鐘為單位的刻度和數字。而表殼里裝配的則是1030自動上弦機芯。
帝舵:
帝舵第一只潛水表同樣誕生于1954年。帝舵稱其為Oyster Prince Submariner(蠔式王子潛航者),編號7922。帝舵王子潛航者在外觀上與勞力士幾乎一致。同樣的殼形,同樣的表圈,與勞力士的區別主要在細節上。帝舵在7922上只使用“奔馳”指針,秒針上帶有夜光圓點(注意勞力士6204秒針上還沒有圓點)。7922盤面上印有帝舵早期的玫瑰標志,標志下印有Oyster Princee。表盤下方印有Submariner、潛水深度、以及代表自動上弦的ROTOR、SELF-WINDING字樣。在標示上要比勞力士豐富的多。另外重要的一點是,帝舵7922的表冠上雕刻的是勞力士皇冠標志,以示和勞力士的聯系。帝舵7922使用的390自動上弦機芯來自Fleurier機芯廠。1955年帝舵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7923
在此進一步介紹一下帝舵7923。因為7923是帝舵唯一一只裝配手動上弦機芯的潛水表,也是2015年帝舵ONLY WATCH手表的原型表。7923和勞力士6204非常相似,同樣包括棒形指針和“奔馳”指針兩種。由于使用手動上弦機芯,7923的表殼比較平、比較薄,同時在盤面上也沒有代表自動上弦的ROTOR、SELF-WINDING字樣。取而代之的是SHOCK-RESISTING(防震)字樣。和勞力士6204一樣,7923的秒針同樣沒有夜光圓點。7923使用ETA1182手動上弦機芯。第二階段:BIG CROWN(大表冠)無護橋時期
時間:1955年至1959年
從誕生1954年到1959年,這一階段勞力士和帝舵的Submariner潛航者都沒有表冠護橋,處于無護橋時期,其中又以部分表冠尺寸較大的BIG CROWN(大表冠)型號為特色。
勞力士:
勞力士BIG CROWN(大表冠)主要以6538、6200、5510為主。這些潛航者還有一個別稱“James Bond”(詹姆斯邦德,007)。得名原因是最早的前4部007電影詹姆斯邦德佩戴的都是勞力士潛航者手表而不是如今的歐米茄海馬手表。BIG CROWN手表的特色是加大號的無護橋表冠,這讓它和其他無護橋的潛航者可以直接區分。這一時期的勞力士潛航者尺寸依舊維持36毫米,但在盤面上發生了變化。使用“奔馳”指針,秒針帶有夜光圓點。在表盤上印有潛水深度字樣。表圈上0到15分鐘位置增加了分鐘刻度。同時6538被英國皇家海軍和皇家加拿大海軍采用。1957年5510潛航者使用了新型1530自動上弦機芯。
帝舵:
帝舵于1958年推出BIG CROWN(大表冠)型號,主要包括7924和7925。帝舵的BIG CROWN(大表冠)將表冠尺寸增加到8毫米。使用36毫米表殼(一些資料上為37毫米,我認為是由于不同的測量方式導致細微的差別。),表圈和同時期的勞力士潛航者一樣增加了0到15分鐘刻度。帝舵7924和7925也升級了防水性能,達到200米,與此同時表盤上標示也隨之改變,表殼的厚度也有所增加。機芯方面,7924和7925依舊使用來自Fleurier機芯廠的390自動上弦機芯。同樣,在表冠上使用的是勞力士皇冠標志。7924和7925的不同在于,7925在旋轉表圈上使用紅色倒三角標志,7924使用的則是帶有夜光點的白色倒三角標志。第三階段:有護橋時期
時間:1959至1969年
從1959年開始,勞力士和帝舵潛航者手表開始裝備表冠護橋。表冠護橋從此成為勞力士和帝舵潛水表的標配。目前的例外是帝舵blackbay潛水表。表冠護橋分為兩種,一種是方頭護橋,一種是尖頭護橋,在不同的型號上會有所區別。
勞力士:
1959年勞力士潛航者手表進行了第一次較大幅度的改進,推出了5512手表。首先表殼直徑從36毫米增加到40毫米,40毫米也就此成為了勞力士潛航者至今的標準尺寸。第二,表圈寬度增加,表圈坑紋加深。第三,表冠第一次增加了護橋。在盤面上,秒針的圓形夜光圓點也更加靠近表盤中央。機芯方面使用1530自動上弦機芯。在隨后1963年推出的一批5513開始,潛航者開始使用1520自動上弦機芯。相比帶有天文臺認證的5512手表,一些觀點將5513視為5512的簡配版。從拍賣紀錄看,一般情況下5512的價格要高于5513。(之后的5514演化出了勞力士sea dweller海使型專業潛水表,脫離了潛航者的序列。)
帝舵:
1959年帝舵推出了潛航者7928,并和勞力士一起進行了第一次大幅度變化。7928首先增加了表殼尺寸,從36毫米增加到40毫米(有資料為39毫米,可能是不同測量方式所致),表圈加寬,坑紋加深。同樣增加了表冠護橋。值得注意的是,帝舵的表冠尺寸從BIG CROWN(大表冠)的8毫米,縮減到了6毫米,并且在表冠護橋上分為兩種。一種是方頭護橋,一種是尖頭護橋。值得注意的是,在1967年,帝舵7928的晚期型號上,開始取消掉夜光分鐘圓點外的金屬圈,并且這一改變一直持續了近30年(勞力士的做法和帝舵恰恰相反,從沒有金屬圈開始增加金屬圈)。7928依舊使用390自動上弦機芯。表冠依舊帶有勞力士皇冠標志。
第四階段:增加日歷時期
時間:1969年至1979年
這一時期勞力士和帝舵潛水表進行了第二次重大的變化。特別是帝舵潛航者從盤面和指針上開始脫離勞力士的樣式,自成一派。
勞力士:
1969年(也有資料稱1966年)勞力士推出了潛航者1680。這是勞力士潛航者又一次重大改變。其最明顯的特征是表盤上印有紅色的Submariner字樣,這些印有紅字的潛航者也被稱為“紅水鬼”。1680紅字“紅水鬼”的版本一直生產到1973年為止。1680另一項重要升級是配備了帶有放大鏡的日歷窗口,這也成為了后世勞力士潛航者的一大特征。帶有日歷的1680使用的是新型1570自動上弦機芯。
帝舵:
帝舵于1969年推出的潛航者7016顯然脫離了勞力士的樣式,開始形成帝舵自身特色。首先,帝舵的品牌標志從7016開始由之前的玫瑰變為了盾牌。手表指針不再使用“奔馳”針,換為帝舵后世標志性的“雪花針”或稱“斧頭針”。手表時標由之前圓點加橫條變為方塊、橫條。秒針上的夜光圓點也變成了方形。同時表盤下方的印刷字樣也變為200米防水深度和Submariner字樣。除了外觀上的變化外,7016的機芯從之前的Fleurier機芯廠的390自動上弦機芯更換為ETA2483。帶有日歷的版本編號為7021,值得注意的是,帝舵潛航者的日歷數字是紅色的。隨后,在1976年,帝舵潛航者再次升級機芯,帝舵潛航者9401開始使用ETA2776機芯,ETA2776機芯讓帝舵潛航者首次具備了停秒功能。這一時期的帝舵潛水表表冠同樣帶有勞力士皇冠標志。
第五階段:升級與回歸時期
時間:1979年至21世紀
升級指的是勞力士進行了又一次升級,回歸指的是帝舵的盤面再次向勞力士樣式靠攏。
勞力士:
這一時期勞力士有兩個重要型號,16800和16610。1979年開始的16800是勞力士邁向現代潛航者的重要一步,它和現代的潛航者已經非常相似了。16800首先升級了防水深度,從200米提升到300米,達到現代潛航者的300米標準。將亞克力樹脂玻璃升級為藍寶石水晶玻璃。表盤時標加上了金屬外圈(帝舵是先有金屬外圈后來又取消了,和勞力士的過程相反)。1981年16800開始使用單向旋轉表圈(由于之前寶珀50尋在1952年申請了單向旋轉表圈專利,導致其他所有潛水表在一段時期內都不能使用這項技術,所以勞力士在1981年才開始使用)。機芯升級為3035自動上弦機芯。到了1988年勞力士推出了16610潛航者,16610使用新型3135自動上弦機芯。目前市面上大量流通的潛航者手表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16610,16610已經是現代化的潛航者之一(無日歷版本為14060)。
帝舵:
1987年帝舵推出了潛航者76000。很顯然這一時期的帝舵表再次恢復了部分勞力士特征。重新使用“奔馳”指針,圓點夜光時標,圓點秒針夜光。僅有的不同是,3點位和6點位使用了倒三角夜光時標,和勞力士有所不同。同時手表機芯發生了變化。新的ETA2824機芯代替了ETA2483機芯,從此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期內2824將成為帝舵潛水表的標配。1995年推出的帝舵潛航者79190進行了一些升級。首先,亞克力樹脂玻璃被藍寶石水晶玻璃替換,表圈替換為單向旋轉表圈,夜光時標的圓點和倒三角再次加上了金屬外圈,表冠標志同樣是勞力士皇冠帝舵這一次技術升級相較從前,要比勞力士慢了一拍。這一時期的帝舵潛水表目前也有不少可以在市面上找到,是現代帝舵潛水表的代表之一。
第六階段:定型和獨立時期
2010年至今
時間來到當下,勞力士和帝舵都完成了一次決定性的變革。勞力士經過60年的積累,對潛航者進行了目前最后一次定型。而帝舵獨立了。
勞力士:
2010年,勞力士對潛航者進行了目前為止最后一次定型,116610。潛航者116610也就是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潛航者日歷手表,相比之前的16610,它又再次進行了升級。首先,116610增大了時標圓點的尺寸,使用了新的Chromalight夜光涂層。表圈不再使用不銹鋼,而采用陶瓷表圈。表冠護橋也更加粗壯。我們可以看到,勞力士潛航者60多年來總體外觀從未發生大的變化,始終在進行微調,將最新的技術加入到固定的殼形外觀當中,步步完善,最終造就了聞名世界的經典款式。
帝舵:
2012年帝舵推出了新款潛水表,HERITAGE BLACK BAY 79220和PELAGOS 25500,這兩只潛水表的問世,標志著帝舵徹底走上了一條獨立之路。帝舵潛水表和勞力士再無交叉之處。這兩只新款潛水表使用了帝舵標志性的“雪花針”(斧頭針),和秒針方形夜光點,融合了帝舵歷史款式的特征和新時代元素,并確立了新的尺寸標準,不再跟隨勞力士。HERITAGE BLACK BAY 79220直徑41毫米,防水深度200米,使用ETA2824機芯,盤面帶有早期帝舵7922/7923的風格;PELAGOS 25500直徑42毫米,防水深度500米,使用ETA2824機芯,外觀傾向于帝舵70年代帝舵7016/9401的樣式。這兩只潛水表如今也被冠以“斧頭針”和“鈦斧鬼王”的稱號。還有一點重要的是,帝舵潛水表的表冠上再也沒有勞力士的皇冠標志了,取而代之的是帝舵玫瑰和帝舵盾牌的標志。
在文章的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紹帝舵潛水表的最新進程。在2015年巴塞爾表展上,帝舵為新型的PELAGOS領潛型潛水表裝備了帝舵首枚自產機芯MT5621/5612,這枚機芯不但是帝舵首枚量產化的自產機芯,也是帝舵首枚天文臺認證機芯。采用了包括硅游絲、滾珠軸承自動陀、無卡度螺絲微調擺輪等主流技術,動力存儲達到70小時,走時精度每日+6/-4秒之間,實現了超越勞力士3135機芯,接近勞力士新型3255機芯的技術水平。結束了長達60年使用外購機芯的時代。(文章轉自時間前線)








46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