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喜歡藍色由來已久,出處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喜歡上意大利國家隊,那抹代表薩伏伊王朝的湛藍,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象征。我玩表13載錯過了一些表款,但最扼腕嘆息的是2012年去意大利淘愛彼15400的黑盤皇家橡樹,當時15400是新款,在羅馬的一家表商里店員拿出一塊藍面的15400,由于不是黑盤加之折扣沒到心里價位,所以最終放棄。第二天在另一家零售商購入IWC的葡萄牙航海精英黑面。在當時終端價差2-3萬,但放到現在,兩者的價值真是一天一地了。到了2018年偶然看到寶珀藍面陶瓷50噚,逐漸開始關注藍面表盤,但當年還是機緣巧合入了黑陶五十噚。兜兜轉轉時間來到2021年,心里又癢癢尋思總要一圓藍色盤面的夢想。三大鋼王是逃不過避不開的,15500和5711則是遇不到買不起。實話實說,4500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年初也適逢藍面縱橫四海日趨走熱,論壇上各種訂貨等待各種行情起飛的論調。好吧,VC現如今地位不如PP、AP,但也好歹瘦死駱駝比馬大。乘著16.9萬的工價還能預定,一月中上旬果斷到“敗家一條街”的江詩丹頓南京西路旗艦店首付三成定下了藍面鋼款4500V。6月上旬經歷了一次煮熟的鴨子我故意放飛,再等兩個月,終于在8月中上旬在南西旗艦店提到各方面完美的藍面4500V,生產日期是2021年5月。 我愛的各種藍色“亂”入。。。
實事求是說,實物的美感是鏡頭難以拍出來的。大家習慣喜歡說啥啥是最美大三針,這塊藍面4500其實也配得上這個稱號。藍盤就像大海,可以映襯出天空的顏色。陽光明媚時的表盤表現的是富有層次感的亮藍;天空陰沉背光時的表盤呈現的則是暗藍甚至特定角度下的黑色。不同光線和角度下,表盤給你演繹的就是各種百變藍色。每每凝視表盤,看著箭頭長秒針掃過天鵝絨那般光滑表盤邊緣,那種感覺借用巧克力廣告詞就是絲般順滑。秒針精致細膩的動態運行節奏所帶來的視覺感受是市面上大多數大三針腕表給不了的。 近距離上手照,無法拍出絢麗多彩的藍色。
微距表盤細節,銀針和立體的馬耳他十字。
微距日歷盤和表盤局部,盤面做工干凈細膩。
再看腕表背面,22K的黃金風向玫瑰羅盤的大擺舵首先引入眼簾,氣質十足像是致敬上一代密底縱橫四海的帆船圖案。恪守日內瓦印記12法則制作的機芯雖然談不上最美,但該有打磨要求和水準基本都有了。哪怕是詬病最多的有卡度游絲擺輪也沒有違和感。不停秒雖略有遺憾但走時的不停頓恰好能體現縱橫四海永無止境的精神。有卡度走時不及無卡度準等等,這些精度上的槽點有點矯枉過正了。當時當下,要追求時間的精度可以直接看手機或者戴石英手表。機械手表更多代表了個人愛好品味或者體現一定社交屬性,機械腕表一天幾秒甚至十幾秒的誤差完全可以忍。
黃金大自動舵,風向玫瑰羅盤同樣演繹出縱橫四海精神。
微距機芯局部,5100/1機芯驗明正身。
接著談一下表鏈感受,鋼帶毫無疑問氣場最足,這個拉絲和拋光的打磨無懈可擊,特別是鋼帶佩戴感覺非常好,舒適度我覺得不亞于膠帶。得益于鋼帶具有微調功能,所以很容易調整到自己最舒服的長度。膠帶很柔軟,但畢竟孔洞是固定死且無法調整,因此自我感覺除了輕,貼合度反而不及鋼帶。鱷魚皮表帶內層有橡膠貼附,因此可以無懼汗水侵襲。
藍盤藍帶 藍天白云 相得益彰~~~
最后附上一些購買提表的建議:用目鏡看,瑞士毛出現的概率還是有的;鋼帶也要仔細檢查,因為鋼帶的打磨難度還是有的,會有打磨不均的情況,影響觀感;日歷盤快調和慢調都要試一下,不要問我為什么,花費點時間確保不會卡日歷還是值得的。稱贊一下南西旗艦店的銷售Mika,她的服務非常用心和耐心,讓我一波三折的提貨體驗最終有了完美的收官。
0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