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印記的十二條法則
所謂的日內瓦印記 (Geneva Seal 或 Poin?on de Genève),以今日的營銷術語來說,可以說是類似“正字標記”或是“臺灣精品”這類的質量保證標記。

當年,日內瓦地區的制表業界為了保障真正在日內瓦地區所生產的鐘表,避免其他地方或國家所制作的手表魚目混珠,以低劣的產品刻上“日內瓦制造”的名號來銷售,于是在 1886 年由日內瓦的鐘表同業公會訂立了《日內瓦法則》,只有符合法則所制作出來的手表,經過驗證,才可以在機芯的夾板上鏤刻上有鷹與鑰匙盾牌圖樣的日內瓦徽章標志。目前共有十二條的《日內瓦法則》訂立至今曾歷經多次修改,以配合時代的轉變。
雖然未獲得日內瓦印記的不見得就不是好表,但只要符合日內瓦印記的標準,卻幾乎可以代表制表工藝的最高級別的精良程度。《日內瓦印記法則》詳細規定了機芯的每一部分高標制作的規范,雖然有些部分純粹基于裝飾性的考慮,比如所有尖銳角必須切成斜面,再經打磨光;活動齒輪須經人工修飾,及以黃楊木打磨光亮等。而且,雖然則這十二條法則不見得每一個制表大師或專家都完全認同,再加上它只頒給日內瓦地區的制表廠所產制的手表,具有強烈的地域排他性,所以也頗受非議。當然,近年來,如百達翡麗這樣的高端品牌,已經逐漸已經舍棄日內瓦印記,而采用自己品牌的專有印記。
獲得日內瓦印記三大必備條件
第一,是只接受機械表,并且在日內瓦市領土范圍內組裝并調校。
第二,必須遵守12條嚴格的守則。
第三,必須通過檢測機構8位委員同時認可。
日內瓦印記的十二法則:
1A. 機芯內所有零件,包括添加的機械裝置,即所有金屬材料所制作的零件以及附加的機裝置,其表面必須整平,邊緣必須削角拋光,所有零件的內面和側面都必須打磨。

1B. 所有鋼制零件的邊緣必須削角、打磨、拋光使其如鏡面般光亮。所有螺絲帽的邊緣及凹口都要削角拋光,螺絲尾則須做平面或球面拋光。

雖然未獲得日內瓦印記的不見得就不是好表,但只要符合日內瓦印記的標準,卻幾乎可以代表制表工藝的最高級別的精良程度。多多少少都是受到愛表人士的追捧。其中很多法則,都是高標準制造的規范,對機芯的穩定性及美觀都有正面影響。下面我們繼續介紹法則的其余部分。 2. 除發條盒、發條軸心以及底板中心輪的軸孔可以不必裝配紅寶石外,其他所有機芯輪系、擒縱器、馬仔和擺輪都必須裝配紅寶石軸承 (如下圖
),其孔內必須高度拋光,和齒輪接觸的平面必須做弧形拋光,至少也要做到平面拋光,藉以減少摩擦面積。紅寶石中心孔必須留有喇叭口的蓄油槽,并高度拋光以免油質擴散流失,而紅寶石的外圍必須做凹環并拋光美化處理
。擒縱輪和馬仔最好也像擺輪一樣有托石,使磨擦力減到最小,至少擒縱輪要有上下托石。

3. 游絲必須采用寶璣式雙層藍鋼游絲,超薄機芯使用單層的藍鋼游絲也可被接受。擺輪上的游絲頭必須用單頭有圓頸,可自由滑動式的活動金屬壓板鎖緊固定,或以可調校式的支撐螺旋栓也可接受。

4. 游絲調整器,也就是快慢指示針必須有固定裝置并可以微調 (如鵝頸式微調器) (如下圖一),超薄機芯則不需要有微調快慢針的裝置。若無快慢針的設計,擺輪上必須有可微調快慢的補償螺絲,而最少兩顆或四顆新式的鈹鎳合金琺碼補償擺輪(如下圖二),或者最少4顆或8顆可微調快慢,沒有補償螺絲的環狀光擺,在近代則是可被接受的。


5. 帶動擺輪旋轉的擺碟、調校等時節拍的結構和快慢針等機制及其零件,都必須達到法則1A 和1B 的要求。

6. 所有輪系的齒輪傳動環邊及其支撐梁都必須削角,和小齒瓣結合處,必須打磨修飾。厚度相當或小于0.15 mm 的齒輪,則

7. 所有輪系的鋼質齒瓣及其橫切面、所有輪軸末端以及其桿柱都要做鏡面拋光。也就是說所有的傳動輪系的齒輪都必須打磨削角,鋼質的齒瓣包括所有部位都必須做鏡面打磨,使其光彩奪目,而且不會因毛細現象而讓油擴散流失。當紅寶石和軸心都做鏡面光打磨時,摩擦阻力會減少,潤滑油也會因內聚力的物理效應而凝聚成球型,不致因為粗糙的表面,讓油因毛細孔現象而導致擴散流失。

8. 在擒縱系統的結構里,擒縱輪必須輕巧,馬仔本身最好要有平衡裝置。機芯大于18 mm 者,其擒縱輪的厚度最好不超過0.16 mm,而機芯小于18 mm 者,其擒縱輪的厚度不可超過0.13 mm。擒縱輪鎖住馬仔紅寶石的部位必須打磨拋光,推動馬仔紅寶石的齒尖必須做鏡面拋光打磨,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的減少摩擦阻力,油不致因為毛細孔物理現象而擴散流失。擺輪和馬仔紅寶石的摩擦面應該在0.07 mm 和0.03 mm 之間最理想,摩擦面積越小,動能的損耗越少,釋放能量的效果最佳,當然只有最上等的鋼材,才能達到效率高長的最好狀況。

9. 在杠桿式擒縱系統的結構里,馬仔左右擺動釋放出能量,驅動擺輪運轉同時,制止馬仔的定位機制必須由固定型夾板限制,不管在主機板或馬仔板都可以接受,但是不容可可以隨意移動或可變動位置的部件。其中有一種鑲有二顆紅寶石做為馬仔的定位限制結構中最為高級,而且禁止使用栓釘式可微調的偏心螺栓。

10. 所有的機芯都必須安裝有防震裝置。約1900 年的懷表以及1940 年到1970 年間的很多機芯烙印有日內瓦印記,像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手表在當時并未安裝有避震裝置,所以這一條守則可能是1970 年后才加上去的規定。

11. 在上煉系統結構的棘輪與冠輪,必須遵照注冊型號的特別規定制作。亦即鼓車、吉車和小鋼輪與大鋼輪的咬合,必須打磨拋光,使其上煉省力順暢。為了達到堅固耐用的目的,小鋼輪須為垂直雙層式,大小鋼輪最好是狼牙狀的齒型,這一點在古董高級鐘表中可遇見,近代表大都僅是有倒角拋光的齒型。

12. 不可使用鋼絲彎曲成型的彈簧。機芯里具有彈簧性能的擋仔,如發條擋仔,或鼓吉車、離合的彈簧、日歷和自動輪系、三問、報時、計時碼表以及萬年歷等性能,其零件所使用的彈簧必須以整塊鋼板切削雕琢,打磨拋光制成具彈性與優美線條的零件。不管任何零組件在操控動作時,都必須藉助彈簧回位,彈簧的形狀哪怕是薄如紙,或長、或短,而且都必須由定位釘來固定,不可以用現狀或扁平彈簧加工彎曲成型,或以無螺絲固定的彈簧來代用。

83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