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開始之前我先來介紹一下自己吧。我叫羅賓,是個法國人。我從很小就對中國手表充滿了興趣。現在也創立了自己的國產手表品牌:埃菲列文!請大家多多支持哦!
首先我想先聲明一下,雖然我來自法國人,但是我從小就在中國和英國學習。從14歲起我就開始收集國產手表。在最初的幾年里,我對手表領域的認知不斷增長,并且對它的熱情度急劇上升。但是直到2014年我才真正的融入了這個社區。那年夏天,我在北京人大讀書的時候,在王府井里的表廠遇到了Ron Good (中國手表收藏界的白求恩)。我們一見如故,一路上走走停停,一直在分享我們共同的愛好:中國手表。在接下來的幾天里,Ron 非常友好的教了我許多關于國產表的知識,并把我介紹給了業界人士。我在此結識了李偉,他是中國鐘表協會的高級會員之一。很快,他就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幫助我在業界邁出了第一步。
回英國以后,我想利用我在國內所獲得的所有知識和經驗,來創造一個以中國工藝文化為中心的,高質量中國手表品牌。品牌的核心理念是想打破常規,主打新中國風,希望高品質的中國產品可以成為世界主流。把以前世界對“中國制造”的強烈反對概念,徹底重新定義。創業的想法其實一直在我的腦海中,但真正去認真考慮是在和我的好朋友阮奕信交談以后。
阮奕信是我的大學同學,現在也是我的合伙人。在我本科的最后一年,我把我自己的創業想法告訴了他。阮奕信也是個法國人。他是個真真正正的企業家。不但出生在香港,他還講了一口流利的中文。聽聞我的想法以后,他立刻感到興奮。就在那時,我們就決定去冒險下海。
快進一年,我在倫敦商學院即將畢業,阮奕信也同時完成了他的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我們的小小企業也逐漸變大,團隊中增添了兩位中國的設計師。這才得以實現我們的第一個項目。
埃菲列文是中國和法國設計師聯合成立的中國生活方式品牌,我們重新探索新中國風,專門設計及制造承載中國文化哲學的時尚產品。 我們埃菲列文的首秀是以陶瓷為表盤的“瓷之旅”系列。瓷之旅系列共有兩款腕表——霽和皓。它們植根于中國傳統,在設計和細節方面頗為考究。阮奕信認為,傳統雖然來自“過去”,但并不等同于過去,不同的時代將賦予傳統全新的意義。所以,瓷之旅并不照搬傳統,而是在傳統中進行了全新的現代演繹。
“霽“ 這個名字來自表盤的顏色霽藍。這種特別的藍色始于元代陶藝大師,它是一種深邃、優雅的藍色,酷似暴風雨后的天空。優雅的表盤,自然得搭配優雅的指針。霽采用了柳葉針和鍍銠立體金屬時標的組合。6時位置是一個小秒盤,它的設計靈感來自八卦。八卦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 它用來表示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可以看做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
“皓“本來指太陽出來時天地光明的樣子。由于它最為明亮,而在各種顏色中,白色也是最亮的,所以后來皓就引申為白色。皓使用的是烤藍表針。烤藍表針所折射出來的靚麗藍色光芒是其它表針所無法媲美的,但是很少有制造商具備制造它們的專業知識。皓的小表盤也非常奇特,它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干地支。
兩款手表都擁有全球頂級標準機芯。我們機芯使用的是丹東孔雀手表廠PCK SL-3006 雙向上條自動機械機芯 。它屬于目前中國制造最好的機芯,擁有41 個小時走時延續性。我們的機芯是經過不斷的考察,專門為我們品牌定制的。
我們的底蓋制作也十分精致。雕塑著中國傳奇動物——鯤鵬。鯤鵬是一種生物的兩種不同形態。它象征著善與惡,生與死,大與小,人與自然這些二分法的觀念實際上只是人類感知的結果,而非事物本質的差異。同樣,我們埃菲列文也想打破這種二分法的觀念,并希望將東西方的設計概念結合為一體。
在快進一點,到現在,我們埃菲列文也是有一點點小名氣了。我們的產品曾在許多著名媒體和論壇里發表過,比如說:紐約時報,腕表時代,和中國日報等等。我們目前在國外的銷售額是11萬美元。請注意!這只是國外的銷售額哦!我們的產品目前還未在國內開始銷售。但是我們的產品發布會會在今年的4月底實行。很多國內的手表企業都曾有往國外發展的想法,但是銷售都不大理想。所以11萬的國外銷售額已經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起點了。
其實雖然我們很有信心,但是讓兩個法國人在中國創立自己的企業,并非易事。我們其中的經歷,和路途中所遇的波折,就不一一和你們敘述啦! 如果有任何疑惑或是想知道的事,我們非常歡迎大家提問,也很樂意跟大家講述我們的故事。謝謝!
- 羅賓 中國鐘表協會外籍顧問
10個回復
大家好!
上一次我給大伙兒簡單描述了一下我們的創業史,和手表的一些小介紹。今天呢,我主要要給大家講一講我們的手表設計。這有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手表的每一個設計細節都是經過我們一遍又一遍的探討才決定下來的。
我們在開始起草圖之前,就已經用了一個月了。這一個月我們可不只是閑呆著哦!我們一直在仔細構想想呈現的效果。希望產品既要有連貫性,也要有相關性,和我們的品牌概念要一致。連貫性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看來,就是要實現我們品牌的精神。我們在考慮品牌理念時,花的時間非常多。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的產品一定要體現出我們品牌的理念。說到相關性,我們是希望自己的產品可以恰好填入市場的需求。對我來說,填入市場需求是通過三點來實現的:完美,高質量的制造;一個共同的獨家特點 ;還有最后的點睛之筆 (最后的兩設計,稱為整體的一個亮點)。我現在把兩個性能分開來講,是為了更好的解釋。其實真正實施的時候,兩者是同時進行的。
因此,我現在會先從我們的品牌理念,和品牌立場根各位講述。我們的任務是“重新定義中國風”,我們的目標是“改變全世界對國產物品的看法”。所以,我們產品背后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什么是中國現代設計?”。 我們的設想是自己的手表可以成為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答案。有一點好處就是關于“中國現代設計”這的問題,還是比較開放的。目前為止還沒一個確切答案。所以它給了我們非常開闊的創作自由。
所以,在制作我們的第一個手表系列中,我們問自己:“如何在體現國產表傳統的同時,做一些較時尚的改變呢?”這里的大部分人應該知道,中國最早的手表是在1955,天津制造的。它是一個瑞士15珠寶辛卡的仿制品。中國早期制造的手表,被歐洲的手表設計影響非常大。比如說:Guilloché 表盤,應用的指數和標記,表盤上的鐵路軌跡,印刷上的同心圓等.. 都會出現在那里。
因此,我們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在自己手表的表盤上也要運用20世紀50年代瑞士和法國表的元素。其中兩個比較突出的元素 (主要是個人品味)是:表盤外部應用的數字標記,和鐵路軌跡。我是一個應用標記的癡迷者,尤其是在“小時“標記上面。在當年,應用標記是十分常見的,但現在如果你想買到就非常難了。在我的“手表收藏”生涯中,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買到北京的第一代珠峰系列。它的數十個小時點的應用標志,令我著迷。至于第二個元素-鐵路軌跡,我們不想直接把這種設計照搬到我們的手表中。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品牌理念來重塑它,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所以我們把軌跡替換成了回紋。既象征了財富和好運,現在也有著裝飾性的效果。這個想法是當時我的合伙人阮奕信,在漢城博物館里中國藝術區的珍珠母盒上發現的。
之后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在表中放入中國文化,但同時和西方設計形成一種平衡。我們最早草圖的第一個反饋就是太偏中式了。中國文化的設計內容太多,直接撲面而來。我們當時的設計,還在大表盤中放入中文字。得到反饋以后,我們才做的進一步的改進。把中文字跡放入小表盤中。
霽”的副表盤副表盤的設計來源于中國道家的概念——伏羲八卦。八卦圖中“—”代表陽,“- -”代表陰。這兩種符號按照自然的陰陽變化組成八種不同的形式,因此稱作為“八卦“。八卦表示了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其中涵蓋了豐富的信息,包括時間。八卦圖上不同方位代表太陽一天當中不同位置,即不同的時間。 中部字符意義 (從底部開始,順時針方向):
? 坤:地 和 北
? 離:火 和 東
? 乾:天 和 南
? 坎:水 和 西
因此,副表盤還代表了以太陽來確定時間,最傳統的方式。太陽在東方升起,在天空中達到頂峰,然后最終向西方逐漸消失于地面。您還會注意到這四個基本點倒過來了。這是因為老一代的八卦“伏羲”就是這樣展示的。
“皓”的副表盤皓的副表盤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干地支。 卯(右下)和酉(左上)分別表示著從早上五點到七點以及晚上五點到七點,也就是日出和日落的時間。經過我們的精心設計,地支將中國文化完美地融入進“皓“中,體現了現代手表風格。
現在你也大致了解了一些我們的相關性,和連貫性。那讓我們回到之前解釋過的框架吧。
完美,高質量的制造:通過尋找各個手表制作領域的專家,我們成功設計出了自己獨有的供應鏈——跳過了中間人和一般品牌用的流水線。這樣既降低了價錢,又可保證消費者獲取最高質量的產品。希望我們的努力可以博得您對它喜愛。
共同的獨家特點:這就是我們的陶瓷表盤!
最后的點睛之筆: 對于皓來說,就是我們使用的烤藍表針。烤藍表針所折射出來的靚麗藍色光芒是其它表針所無法媲美的,但是很少有制造商具備制造它們的專業知識。并且,其成本約為普通表針的15倍。
對于霽來說,是它的手工制作的應用標記和小時點。它們每一個都是鍍銀,加以拋光。
這就是我們創業的第一步,不知道叫有何感想?非常期待你們的評論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