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018年巴塞爾鐘表展將于瑞士巴塞爾拉開帷幕。繼2014~2017年連續四年亮相巴塞爾展后,中國頂級腕表品牌孔氏琺瑯腕表,發布2018年參展最大亮點,攜手中國著名的獨立制表大師譚澤華先生,與孔氏琺瑯大師王瑞瑜合作,開發出純正“中國芯”的琺瑯腕表藝術。
中國鐘表協會常務理事長張宏光先生及監事會主席汪孟晉先生親臨孔氏琺瑯旗艦店,眾多媒體也蒞臨現場,見證兩位大師的合作,助力中國民族鐘表品牌發展,并預祝2018巴展成功。
兩位大師(左:譚澤華 右:王瑞瑜)聯手合作的藝術品
鐘表協會領導蒞臨孔氏琺瑯旗艦店見證兩位大師的合作
(左起:張宏光先生,譚澤華先生,王瑞瑜先生,汪孟晉先生)
鐘表協會領導及媒體蒞臨孔氏琺瑯旗艦店參觀指導并預祝巴展成功
譚澤華先生出生在中國的一個鐘表世家,父親是當地很有名的鐘表修理匠。譚澤華先生研究的主要是擒縱器和長動力,所以他的手表外觀看上去可能很普通,但動力儲備卻很驚人。作為一個獨立制表師,他在制表上的成就令人驚嘆。包括研發制造了四款數據和結構完全不同的機芯,還發明了一種新型分軸擒縱器。在2017年第三屆藍光杯鐘表設計大賽上,他制作的大擺輪手表斬獲金獎。
2017年譚澤華先生獲得瑞士獨立制表師協會AHCI(AHCI是世界頂級的獨立制表師機構,目前有34個正式會員、5個候選人、5個榮譽會員。)認證,即將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獨立制表師之一。此款腕表將不僅將在巴展展出,還將送交瑞士獨立制表師協會AHCI,作為獨立制表師年度作品進行評審。
譚澤華先生
孔氏琺瑯總工藝師王瑞瑜老師, 從事琺瑯工藝60載,是我國目前惟一全面掌握景泰藍全部工藝的專家,國家一級技藝大師,國家高級工藝大師,景泰藍制作點藍泰斗,景泰藍制作工藝國寶級大師,新中國唯一掌握"七寶燒"全部制作工藝的制作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工藝"代表性傳承人之一。2007年被孔氏琺瑯聘任為總工藝師,帶領國內頂尖琺瑯團隊,歷經7年研發,攻破重重難關,研制出微縮琺瑯技藝,用于腕表之上,填補了中國微縮琺瑯技藝的空白。
王瑞瑜先生
為2018年巴塞爾出展再現輝煌,兩位不同領域的大師準備了一年之久,反復磨合,終成力作。2018年前,孔氏琺瑯推出的腕表機芯全部為瑞士進口,國產品牌,外國芯,總有些許遺憾。而此次合作的腕表,因為有了中國頂級機芯大師的加盟,為腕表換上了純正的中國芯,達到100%中國制造。
這款機芯的名稱是“雙條盒三日機芯”,機芯直徑33.5毫米,用兩個發條盒串聯輸出動力,手上鏈,動力儲存80小時,在原古典懷表優美的橋式夾板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四金指夾板板路,這款機芯是獨創的完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式機械手表機芯,填補了我國手上鏈長動力高檔手表機芯的空白。夾板均做了圓潤的倒角和日內瓦紋打磨,大鋼輪回旋紋打磨,機芯內部是魚鱗紋打磨,可謂用心十足。 通過此次合作,孔氏計劃在5年內,將所有琺瑯腕表機芯國產化,不再依靠從瑞士進口,使孔氏琺瑯這個中國腕表品牌達到100%國產化。
合作款掐絲琺瑯腕表:永恒的愛(表背可見透底機芯)
為了配合這顆高貴的“中國芯”王瑞瑜大師在掐絲琺瑯盤面技術上進行了改進,使盤面更薄而精巧,圖案也一改過去傳統花卉鳳蝶等工筆畫技,采用現代攝影作品“洋桔梗”為設計元素,制作出與國際時尚接軌的琺瑯表盤圖案。“洋桔梗”花形別致,花色清新嬌媚,頗具現代感,她的花語是”永恒的愛”。黑色琺瑯背景襯托著典雅明快的桔梗花,配合周圈滿鑲180顆南非鉆石,令腕表熠熠生輝,一見驚艷,二見傾心,三見鐘情。兩位大師精心合作,使這款腕表越來越融合了腕表的極致工藝之美。
合作款掐絲琺瑯腕表:永恒的愛
孔氏琺瑯自2007年成立以來,7年研發,厚積而薄發,2014年孔氏琺瑯首次參展巴塞爾,就獲得瑞士獨立制表大師的贊譽,并被瑞士國籍鐘表博物館收藏。連續四年參展,孔氏琺瑯獲得無數贊譽,從開始的默默無聞到被大量媒體報道,得到了國內外腕表界同行關注與了解,向世界傳播和展示著傳統的中國文化,讓世界感受到“中國品牌”的力量。 2018巴塞爾鐘表展開幕在即,在曾經的國際鐘表的舞臺上,琺瑯大師阿妮塔與百達翡麗的合作,成就了的獨一無二的頂級品牌,今天兩位大師聯手合作的藝術,即將再次亮相巴展,期待中國琺瑯大師與獨立制表大師的合作,能創造另一個奇跡,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