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諾表通過在工藝技術(shù)以及美學設計等方面尋求新突破的理念,對一些經(jīng)典的復雜功能進行了重新的詮釋,將之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為自己在鐘表界當中搏出了一席之地。而這之中,尤以HM南北半球萬年月相或時間金字塔腕表等作品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最深?,F(xiàn)在,品牌又帶來了一款名為Globetrotter的全新時計,正如剛剛所說的那樣,亞諾仍以前衛(wèi)大膽、引人注目的方式,為實用的復雜功能塑造出了一個浪漫又迷人的外觀。
只是初見,我們立刻就能感覺到這款Globetrotter是一款真正的世界時功能時計,而非僅僅只是一個帶有著地球裝飾的GMT手表。其實縱觀這幾年巴塞爾表展的作品,大家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后者這種雞肋做法幾乎已經(jīng)成了一種令人深感無聊的設計趨勢。但全新的Globetrotter腕表除了兩根紅色的指針外,它那全球最大的立體半球可是可以旋轉(zhuǎn)的,通過24小時固定刻度圈將之環(huán)繞在內(nèi),令佩戴者可以同時讀取北半球上任一處的時間。
但是,回到基本的問題上來,就是這款Globetrotter是一枚有著45mm直徑的精鋼手表。雖然使用的是精鋼材質(zhì)得以讓它的重量不會太過分,但這也只是相對意義上而言,當然,即便不考慮這些,可它那碩大的身軀還是一個讓人頭大的問題。像這樣的手表真的挺容易令人糾結(jié)的,部分人希望它能夠小一些,這樣不會顯得過于笨重,并且也更適于腕圍較細的人群,但是,他們也同樣理解之所以會如此之大是因為要為盤面中心的地球留出足夠的表現(xiàn)空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個道理,誰都明白,所以只能說,這款表自己給自己設置了一個不必要的門檻。
好吧,尺寸先放在一邊,然而當小編看到它還有著17.23mm厚度的時候,真的是有種一口老血差點兒噴出來的感覺。一塊機械表整的跟卡西歐泥人似的也太夸張了,不過細想想之后,小編很快就接受了這種設定,因為,穹型的藍寶石水晶表鏡才是造成這般厚度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手時,它其實就是一款厚度在14mm左右的時計。
藍寶石表鏡的弧度如此之大也是有原因的。表盤中心的旋轉(zhuǎn)半球是懸掛在橫亙表盤上方的X狀橋架上的,橋架上經(jīng)拉絲工藝處理的表面被拋光的邊緣隔出分明的界限,而中心軸處明亮的寶石則為其增添了一定的時尚氣息。
而半球本身也展現(xiàn)出了一種原始的魅力。一切都從一個簡單的銅盤開始,通過化學蝕刻的方式于其上雕琢出大陸板塊與海洋區(qū)域,然后前者通過拋光或噴丸工藝來修飾(根據(jù)地形的不同),而后者則被覆上了一層藍色的漆,靠近大陸顏色較淺代表淺水區(qū),深水區(qū)部分則是以更暗的色調(diào)來表示。
將手表翻轉(zhuǎn)過來,我們便可看到它所搭載的Cal.A&S6022型新式自動上鏈機芯。這是一枚尺寸相當大的機芯,幾乎完全填滿了表殼內(nèi)部(直徑38mm),它的擺陀上刻滿了幾何圖案,并且顏色也使用的是與其余部分呈鮮明對比的深色系。該機芯上的一個重點之處在于,它的表冠被設計成分為三檔,使得世界時的調(diào)校更加方便。一檔用來上鏈,二擋用來以一小時為單位調(diào)節(jié)當?shù)貢r間(時針),三擋則用來調(diào)節(jié)半球和指針。
工藝方面,亞諾表從來不會讓喜歡它的人們失望。夾板上的放射日內(nèi)瓦條紋,大鋼輪上的渦紋和太陽放射紋,以及夾板邊緣處的輕度斜面精致的結(jié)合在一起,它肯定是高于這個價位的平均水準的,但是若與表盤處的工藝相比,還是要顯得稍遜一籌。
這款全新的Globetrotter腕表在汲取浪漫主義精華的同時,以符合現(xiàn)代審美趣味的標準展現(xiàn)了經(jīng)典世界時手表的姿態(tài)。它可能會比不少其它同類型的時計在外形上大了幾號,風格也前衛(wèi)了一些,但它絕對是一款優(yōu)秀的作品。另外小編還要再加上一句,就是后來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一點之前沒注意到的細節(jié):指針上的紅色漆面是半透明的,所以當其與24小時刻度重疊時并不會蓋住它們,這一點很是巧妙,也更多的增加了我們對這款表的欣賞之情。
這款亞諾儀表系列Globetrotter世界時間腕表的價格為14900瑞郎,僅有精鋼材質(zhì)款式可選。更多詳情,請點擊訪問亞諾表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