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que Complications經典復雜系列3797表款可以說是一種對亞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所創造的那些精妙的發明和獨到的風格的簡單概括,這是一款非常華麗的萬年歷陀飛輪時計,周身滿載著對于18世紀這位鐘表宗師的懷念之情。該表款于2014年發布,它以最為純粹的形式勾勒出了創建者‘最鮮明的符號’,同時還擁有著幾處這位大師也一定會頜首贊許的現代微調。盡管幾乎所有重量級的高級制表都會將萬年歷與陀飛輪功能結合在一起,例如像是朗格的Lange 1、萬國的葡萄牙、百達翡麗或蕭邦等,但在這個領域當中,他們所擁有的歷史影響力和血統卻沒有一個能及得上寶璣。41mm的尺寸、玫瑰金或鉑金的外衣,3797就像一個時光機器,眨眼之間就可將佩戴者帶回到那個傳奇的過去。
從璣鏤飾紋表盤到overcoil挑框游絲,從陀飛輪擒縱到逆跳日期機制,以及,寶璣所特有的秘密簽名,3797腕表上的每一處細節都是那么令人心動,而所有這一切都能夠追溯到那位理所當然的被看作是時代最杰出人物之一的人身上。在這種情況下,‘鐘表匠師’這個詞就似乎顯得太有局限性了,因為亞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完全可以說,是將發明家、工程師、物理學家、數學家、冶金家、藝術家、工藝家和一位特立獨行的企業家等角色集于一身的天才。
很多人都想知道,一位像寶璣先生這樣擁有著高超造詣的表匠,如果放到現代的話,他會做些什么呢?兩年前,亞諾表機芯開發設計部門的負責人Sébastien Chaulmontet在接受The Jewellery Editor采訪時表示,他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18世紀的制表商與現今的制表商有著很大的區別,前者從某種方面來說更像是科學家。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比方說像是數學、物理、冶金、化學等。很多人都想知道像寶璣先生這樣的巨匠在如今這個時代會做些什么。很有可能,他不會再對制造手表感興趣了,因為對于像他這種擁有著高度好奇心和膽識的人來說,現今的制表業已經算得上是一個非常有局限性的領域了。當時的他打造手表是因為在那個時候,制表代表了最高的技術水準。而放到今天來的話,這位天才有很大可能是在NASA工作?!?/p>
盡管寶璣并沒有發明萬年歷,但他卻被這種機械機制所具有的復雜性所吸引,并由此開發出了一種奇特的混合版本:既采用了格里高利歷,也采用了共和歷,而這款表的名字叫做No.45。
幾年之后,共和歷九年Messidor穡月7日,或1801年6月26日,寶璣獲得了他所創造的新型調速機構的10年專利權,他將其命名為“陀飛輪”。這是寶璣先生最具突破性意義的發明,通過將整個擒縱機制安裝在活動的框架內,以此來抵消掉重力作用于機芯時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了懷表的運作精度。
正如我們在圖中所看到的一樣,3797上巨大的一分鐘速率陀飛輪占據了表盤的重要地理位置,而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角度,它被鏤空的橋板所固定。目光從陀飛輪處向上移動,馬上便會被萬年歷功能所接管,盡管有著巴洛克式的設計美學以及相當多的信息匯集于此,但其可讀性仍然十分出眾。最大的子表盤用來顯示小時和分鐘,與星期和月份/閏年顯示盤相交截斷而成的拱形區域處被巧妙的放置了逆跳日期刻度(1794年由寶璣先生所開發)。
盡管這個小小的空間里同時有著大量的信息顯示,但寶璣采用了一種十分精妙的設計方案有效的減輕了可能的繁冗感。小時和分鐘的刻度環由藍寶石水晶玻璃制成,并被設計成懸浮在表盤之上。羅馬數字-圓點-菱形時標出現在這半透明的環上,搭配標志性的藍鋼寶璣指針來指示,而早在1783年,亞伯拉罕-路易?寶璣就在其所打造的時計的表盤上讓該元素首次登場了。
然而更吸引人的, 則是其它功能指針在漂浮著的藍寶石環下方轉動的效果。為了可讀性考慮,閏年指示被謹慎的塞進了月份顯示盤當中,畢竟它并不是經常要參考的信息,所以此般做法稱得上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如果沒有手工璣鏤飾紋表盤,寶璣便是一個不完整的寶璣。盡管寶璣先生并不是發明璣鏤藝術的人,但他卻是第一位將璣鏤技藝帶入制表行業的人。由于璣鏤紋理能夠有效抑制光線在金屬表盤上的反射,并能清晰的劃定不同功能之間的邊界,所以自1786年開始,寶璣便將璣鏤工藝用在了裝飾用途等方面。在3797的盤面上,鍍銀的18k金質表盤上運用了四種不同風格的璣鏤紋理進行了裝點:小時盤處的釘紋,月份盤處的旭日紋,星期盤處的V型紋以及盤面外緣處的波浪紋。
在將41mm尺寸的表殼翻轉過來的途中,我們可以看到寶璣那標志性的溝紋側方以及焊接表耳,而完全翻過來之后,映入眼簾的便是極其華麗的夾板。其完全被手工雕刻的精致圖案所充斥,而下方拱形缺口處的設計則是為了不至于遮擋住射入陀飛輪舞臺上的光線。該表款搭載的是型號為Cal.558QP12的手動上鏈機芯,它的振動頻率為2.5Hz(18000 vph),可提供50小時的動力儲備。此外,該機芯還體現了寶璣另一項帶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發明:1795年的寶璣overcoil擺輪游絲。
就像樂隊的指揮可以控制整首曲子的速度和節奏一樣,擺輪亦是手表性能表現的關鍵。同樣的,寶璣先生并沒有發明游絲,但他卻對其做出了絕妙的改進。通過將游絲的末端提升并減少游絲曲率的方式,保證了擺輪游絲能夠呈現同心形態發展。這就意味著手表精度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可減緩擺軸的磨損程度,此外,寶璣還將雙金屬補償桿加入了進來,以此來抵消溫度變化對于擺輪游絲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這款18k玫瑰金材質版本的寶璣Classique Complications經典復雜系列3797萬年歷陀飛輪腕表配備的是一條棕色的鱷魚皮表帶,表扣為三重折疊扣。它的價格為160000歐元(含增值稅),而搭配黑色鱷魚皮表帶的鉑金材質款式價格則為175000歐元(含增值稅)。更多詳情請點擊訪問寶璣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