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0 年代晚期與1950 年代間的戰后歲月,空氣動力原理才剛開始在汽車設計領域扎根。過去數十年采用的舊式箱型車款,逐漸融入流線造型。同時,由于曲線外型能確實提升馬力與速度,因此其地位水漲船高。現代的精密電腦模型與風洞技術,在往昔猶如天方夜譚,也因此當時的設計師多半順從自身的美感直覺,而非從科學角度出發。
MB&F 從50 年代汽車與飛機的流線造型設計中汲取靈感,打造出Horological Machine 系列新品N°9「Flow」腕表,極度精密復雜的鈦金屬表殼讓人聯想到噴射機的引擎。
歷史上許多經典的作品也在此風氣下誕生,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賓士Mercedes-Benz W196賽車,以及別克的1948 Buick Streamliner車款。其他產業也相繼跟進,尤以航空業為大宗,許多知名機款應運而生,其中機身光滑、前端扁圓的戰斗轟炸機De Havilland Venom,曾叱咤瑞士領空三十載。
Mercedes-Benz W196(原為Juan Manuel Fangio用車,世界聞名的義大利裔阿根廷賽車手,五屆一級方程式賽車年度冠軍。)
MB&F 此次正是從這些50 年代汽車與飛機的流線造型設計中汲取靈感,打造出Horological Machine 系列新品N°9「Flow」腕表。極度精密復雜的鈦金屬表殼讓人聯想到噴射機的引擎,上頭交錯著拋光與緞面處理,將同等繁復的MB&F 自制手動上鏈機芯包覆在內。Horological Machine N°9 的兩側可窺見分離式的雙平衡擺輪置于橢圓狀藍寶石水晶玻璃圓頂下,以從容不迫的2.5Hz(18,000bph)振頻擺蕩。表身中央第三面藍寶石水晶玻璃片下,更蘊藏HM9 機芯的核心──「行星差動齒輪(planetary differential)」,這枚齒輪可平均兩個平衡擺輪的頻率,顯示穩定一致的時間資訊。
MB&F Horological Machine N°9「Flow」
「Air」版,五級鈦合金表殼,表徑57 x 47毫米,深黑NAC機芯與飛行員風格表盤,小時與分鐘呈垂直顯示,自制手上鏈機芯,雙獨立平衡擺輪,搭載行星差動齒輪,45小時動力儲存,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防水30米,限量33枚,棕色手工縫制小牛皮表帶,搭配客制化鈦合金折疊式表扣。
時針與分針顯示表盤與HM9 機芯垂直設置,由錐形齒輪驅動,即使經過90度平移,也能維持絕佳精準度。上鏈與時間設定專用的表冠則位于主體的后端,符合人體工學的深凹槽紋路讓配戴者易于操作,美學設計也與表身相互契合。裝有平衡擺輪的兩個經緞面處理的進氣孔設置于主體兩側,仿若高性能車款為了促進空氣連續流動而設的凸起散熱孔。
MB&F Horological Machine N°9「Flow」
「Road」版,五級鈦合金表殼,表徑57 x 47毫米,玫瑰金機芯與儀表板風格表盤,小時與分鐘呈垂直顯示,自制手上鏈機芯,雙獨立平衡擺輪,搭載行星差動齒輪,45小時動力儲存,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防水30米,限量33枚,棕色手工縫制小牛皮表帶,搭配客制化鈦合金折疊式表扣。
繼HM4 Thunderbolt與HM6 Space Pirate后,HM9 Flow沿用復雜的幾何設計變化,再度完美演繹藍寶石水晶與5 級鈦金屬兩大元素。同時,HM9不止步于此,重新定義表殼設計的可能性─完美防水性的專利3D 墊圈設計便是一例。Horological Machine系列新品N°9「Flow」推出兩款鈦金屬版本,各限量33 枚:其中「Air」版搭載深黑機芯與飛行員風格表盤;「Road」版搭載玫瑰金機芯與儀表板風格表盤。
HM9 Flow細節資訊
突破種種限制的設計
MB&F 創辦人Maximilian Büsser 是個忠實車迷,最初在2014 年的HM6 Space Pirate 表款中即注入充滿50 年代風情的視覺設計,其中靈感來源為美國飛狗巴士的「Streamliner」SV 版本格外引人印象深刻。2018 年,MB&F再度突破自我,推出迄今最具野心的設計。
Horological Machine 系列新品N°9「Flow」的設計之所以大膽,不只是因為突破傳統,對于極限的追求更是功不可沒。在MB&F Horological Machine 系列中,突破框架、超越傳統的表殼外型并不罕見,但HM9 更對所有限制視若無睹。極致曲線與銳利邊角設計必需采用全新制作標準與技術,才能為表殼進行完整的拋磨處理。
Horological Machine N°9「Flow」搭載的自制手上鏈機芯,備有雙獨立平衡擺輪,單發條盒,提供45 小時動力儲存,零件數301 ,珠寶數44 顆
在設計Horological Machine系列新品N°9「Flow」的過程中,并沒有因為既有制表技術而畫地自限。它的曲線超脫想像,對于拋光處理的需求也極為嚴格。當MB&F團隊首次向制表合作伙伴展示HM9的設計時,隨即獲得斬釘截鐵的回覆:這些設計恐怕無法實踐。雖然已發表的其他表款也具備復雜的幾何架構,像是HM6 Space Pirate仿生物形態的波浪狀表殼,但其最大高度差(兩相鄰點之間的垂直距離)都能維持在5毫米以內。然而為了讓HM9的表殼觸感更加突出,則必需將其高度差加倍以打造出彎曲幅度更大的線條。
這些大弧度設計的HM9表殼必需經過鏡面拋光與緞面處理,但通常打磨工具多用在直徑固定的腕表(約10 毫米以上),若將其運用在HM9 的表面處理上可能會困難重重,此時勢必得另尋解決方案。但為了不影響HM9 的整體視覺沖擊與美學設計,屈就于傳統打磨工具,而調整不同表面處理的配置,并不在考量范圍內。
Horological Machine系列新品N°9「Flow」腕表,更需要強烈對比的表面處理,才能襯托出其大膽顛覆傳統的幾何造型表殼設計,因此制程勢必也得進化,借此滿足HM9的需求。HM9表殼曲線的比例,使得整體尺寸的控制變得至關重要。Horological Machine系列新品N°9「Flow」最寬處為57 毫米,也因此需要格外小巧而堅韌的機芯。HM9機芯在諸多限制下所展現的空間效能,竟能催生出如此富含表現力的活潑設計,也是HM9最令人贊嘆的特色之一。
HM9表殼由寬窄交錯的三大部分組成,加上橫向對稱的空間有限,因此無法運用傳統技術安裝機芯。首先必須沿著兩條軸線分割表殼并研發出全新的3D墊圈以加強防水功能。這項專利創新技術在制表產業中,可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關于HM9 機芯
憑借截至2018年所累積的13年設計經驗與14款機芯,加上長達三年心血的研發,MB&F終于推出這款全自制的HM9機芯。忠實的MB&F 藏家與粉絲們可在HM9的機芯上發現其沿用了MB&F另一系列機芯的特色。其中搭載差動齒輪的雙擺輪裝置,源自于類似Legacy Machine N°2 的系統,但兩者的美學呈現方式可說是截然不同-LM2 強調簡約純粹以及懸浮擺輪的幻覺效果,而HM9則盡情展現奔放的設計風格。
HM9機芯的雙平衡擺輪將兩組計時資料統一傳送到中央差動齒輪,達成更理想的等時性。兩個平衡擺輪在不同位置分開進行擺動,以確保它們各自都能以2.5Hz (18,000bph) 的頻率運作。這種作法有助于取得有實質意義的均化時間,類似從發散資訊中汲取平均值的統計學原理。
在同一機芯內擺蕩的兩組平衡擺輪將無可避免地會衍伸出共振效應的問題-共振效應是一種力學現象,存在于處于相互協調刺激下的相連擺輪之間。HM9與LM2的機芯設計原理同樣是為了避免引起共振效應。納入雙平衡擺輪的目的,旨在取得分散的精密計時資料,進而透過差動齒輪轉譯,產出穩定的平均時間值。若兩個平衡擺輪完全同步、提供相同的計時資料,便失去雙平衡擺輪的意義。
平衡擺輪的彎曲軸臂、與機芯表橋成鮮明對比的拋光精鋼表面處理等細節,再次呼應MB&F Legacy Machine系列的特色。HM9 機芯有兩款版本:深黑NAC 款與霧面玫瑰金款。
更多信息請訪問:www.mban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