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心里話,其實我這個超級菜鳥,對表是一無所知,閑來偶然上名表論壇轉悠,一不小心被同學們的帖子吸引毒發身亡而漸行漸遠。從開始關注蒲計、格拉蘇蒂66到蒲七、寶珀6651,最后迷上寶珀6654和寶璣Classique系列5177BR。
然后我在這里遇到了大家的熱情幫助!!其中一個網友強烈的推薦了倆次5177,按他的原話“我看了你發的表的圖片,覺得你就會喜歡5177這個風格的表。”他說的一點沒錯!我看到5177后,也是一見鐘情,覺得我該忘記PP了!我毅然決然的決定投入寶璣的懷抱!入手前還是通過論壇和app對5177BR做了詳細的了解。
寶璣的特色毫無疑問是復古復古再復古。5177直徑對我來說合理,修長大秒針優雅滑動,日歷功能實用,藍寶石底蓋便于觀察機芯精細打磨,雖然并不復古,但卻優雅、迷人。 5177最具爭議的是日歷,有說實用,有說破壞美感,個人喜好。在高難度的日歷開窗處理上十分得體,不露破綻。
小三針輪系排布簡單,故懷表多見小三針,但也是有大三針的,大三針在懷表年代意味著無比精準。我熱衷三針表,在鐘表數百年的發展軌跡中,至少有8成的時間,機械鐘表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航海家依靠精確的船鐘計算大海的規律抵達彼岸,鐵路工人依靠精確的鐵路懷表調度火車,戰士們依靠精確的軍表執行戰術沖鋒陷陣,飛行員依靠精確的手表登錄月球,為了更精確的計時,人類做出了無數的努力,寶璣、哈里森、馬氏擒縱、直推擒縱、天文臺擒縱、同軸擒縱等等名詞,串成了古董鐘表的明珠,而三針表正是這段歲月的主角,隨著材料學、計算機、自動化設備等的發展,鐘表的制作可以脫離雙手,復雜功能腕表的比重才逐漸增加。對于三針表的熱愛,是對人類長期以來追求精確計時而做出所有努力的致敬。
777Q為寶璣自產機芯,配備硅制擒縱叉及擒縱輪,最主要的功能在于防磁,腕表輪系之間均緊密結合,擒縱輪和擒縱叉是自由運動里程最長的兩個部件,一旦受磁,極易影響走時精準度,其次也有自潤滑作用。5177采用雙層寶璣游絲,雖然5177不是硅游絲,但寶璣也有,硅制游絲為一體壓制成型,很少見寶璣雙層硅制游絲,目前我只見過寶璣本廠做過這個配置。
寶璣暗字,我對這類細節研究不深,聽說還有一處暗記,我不知道在哪里。特色寶璣針,寶璣的寶璣針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無與倫比的細節工藝和設計,小眼睛粗看是圓,實際為月牙形,寶璣針為了達到最美的效果,不是一體成型,由兩段粘合而成,似乎兩段的厚度還有所不同。
日歷開窗工藝很棒,阿拉伯數字及時標為后期印刷,并非燒制而成,效果差不多的情況下簡化工藝,無可厚非。
兩顆螺絲的表耳,優雅、好看,但極大增加了表友自己換皮帶的難度,容易留下痕跡。
當天到表行一問,黃金,白金5177各一塊,自己選要哪款!哈哈哈~~老天,緣分那,一切都是緣分那!看來天注定我該加入寶璣黨!倆款都愛不釋手,不知道該選擇哪個了!白金,黃金~~~~黃金,白金~~~~本來本人就有選擇綜合癥!這下又犯病了!最終還是選了玫瑰金的!糾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