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寶璣以其Classique系列和飛行員系列表款(Type XX等)而聞名,但品牌旗下還擁有著另外一個分量很重的手表系列,它的名字叫做La Marine。該系列不僅代表了寶璣的運動精神,更與亞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相關:彼時的他曾獲得過‘Horloger de la Marine’的美譽,也即法國海軍航海天文鐘的官方供應商。如今全新一代的航海系列已經到來,今天,我們要對其中的作品之一——寶璣La Marine航海系列Alarme Musicale 5547腕表做一次回顧。
寶璣和航海天文鐘之間有著一段恢弘的故事。早在1812年,亞伯拉罕-路易?寶璣就向佛羅倫薩天文臺出售了兩個航海天文鐘。1814年,他被任命為了經度委員會委員。在拿破侖倒臺后的法國王朝復辟時期,路易十八任命寶璣為法國皇家海軍的御用表匠,也因此他成為了航海天文鐘的官方唯一供應商。想要了解這一稱號所具有的聲望以及相關責任的重要性,就必須要牢記計時工具在航海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歐洲列強在這個“發現的時代”的前進步伐。精密航海天文鐘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工具,因為它能夠測定海上的經度。
在1840年亞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去世之后,型號為4367的天文鐘伴隨著杜蒙?德維爾探險隊的遠征,成為了第一枚到達南極的計時儀器。到20世紀中葉為止,有數百枚航海天文鐘被交付給了那些乘風破浪的遠航之人。
時間快進到上世紀90年代,第一代現代風格航海系列時計問世,第二代于2005年緊隨其后到來。到了2018年,寶璣通過推出第三代航海系列來向這悠久且帶有傳奇色彩的血統致敬。新一代系列當中包含有三種款式:一款大三針,一款計時碼表,以及今天我們要回顧的這款‘Alarme Musicale’腕表。
隨著第三代航海系列的面世,一些傳統的寶璣元素被組合起來或是進行了重新的詮釋,旨在將這復古傳奇之錨下到現代的浪潮里。它的表盤是由貴金屬材質打造的,并使用了新的璣鏤紋理樣式。貼花羅馬數字時標覆有夜光材質,指針也是純金的。而中央秒針末端的配重形狀靈感則是源自于海軍信號旗。
到目前為止,所有表款都擁有三種不同材質的表殼款式:玫瑰金、白金和鈦合金。鈦合金出現在這里的原因之一便是因其具有著優秀的耐腐蝕性。表殼側方采用溝紋進行了修飾,這也是寶璣的標志性元素,它進一步的豐滿了手表的整體形象。同樣為波浪形的防護墩守衛在表冠兩側,而表冠的頂部飾有寶璣的首字母。
兩點位處的表冠有四個檔位,分別為手表上鏈(時間顯示機制和鬧鈴機制),設置日期和設置時間。第二表冠則用來設定第二時區時間以及鬧鈴時間。7點位處按鈕的功能是用來啟動/關閉鬧鐘的,當鬧鈴功能被激活時,一個小鈴鐺圖案會出現在12點位處的窗口中,如果該功能沒有被關閉的話,每12個小時它便會鳴響一次。
該表款配備的是型號為Cal.519/F1的自動上鏈機芯。該機芯是由斯沃琪集團旗下的兩個高端機芯制造廠商:Lemania(現被寶璣所吞并)和Fredéric Piguet(現被寶珀所吞并)在2004年共同開發出來的。
它的振動頻率為4Hz,擁有雙發條盒設計,第一個發條盒用來為時間顯示供能,動儲為50小時,而另一個發條盒則是用來為鬧鈴機制提供動力。這枚機芯在修飾方面相當的出眾,畢竟寶璣出品,必屬精品。擺陀的靈感源自于船舵,鏤空的設計令下方的結構能夠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來;夾板上通過日內瓦條紋來進行裝飾,不過這里的條紋線是由手工璣鏤工藝雕琢出來的。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見到珍珠紋,倒角打磨以及渦紋等修飾。
雖然很少見,但帶有響鬧功能的手表卻是非常的實用。最早的鬧鐘手表是20世紀初由Eterna打造的,然而這種復雜功能卻到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才真正開始在商業領域中嶄露頭角。
該表款的鬧鈴機制采用的是傳統的音錘敲擊音簧的機理,而非直接敲擊表殼。同大多數機械鬧鐘手表那粗糙的聲音相比,Alarme Musicale 5547那悅耳的聲音真的不要太動聽。
這款寶璣La Marine航海系列Alarme Musicale 5547腕表可選擇配備一條橡膠材質或是鱷魚皮材質的表帶,表扣為折疊扣。其價格為27900瑞郎(鈦合金款)和38900瑞郎(貴金屬款)。更多詳情請點擊訪問寶璣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