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日內瓦]——2019年1月14日至3月26日期間,江詩丹頓在品牌日內瓦專賣店舉辦名為“雙聯畫(DIPTYQUES)”的歷史合作回顧展,隨后該展還將在全球巡回展出。江詩丹頓從品牌私人珍藏系列中精選了17枚時計,以此向品牌歷史上那些留下濃墨重彩的合作致敬。品牌回溯了那些杰出合作所取得的技術與藝術工藝上的突破,以及由此誕生的時計臻品和儀器工具,正是這些成就書寫了高級制表歷史的華美篇章。
江詩丹頓私人珍藏系列時計作品
“雙聯畫(DIPTYQUES)”合作歷史回顧展,著重展現了品牌一脈相承的個性風格、逐漸成熟的獨特視野以及不斷精進的現代工藝。1819年,天賦過人的制表大師兼品牌創始人之孫Jacques-Barthélémy Vacheron與頭腦精明且熱愛旅行的商人Fran?ois Constantin達成合作共識。2019年恰逢兩人合作200周年,他們共同構建了江詩丹頓的標志性特色,展現了精湛制表技藝與非凡藝術風格之間的精妙平衡,還確立了“悉力以赴,精益求精(Do better if possible, and that is always possible)”的品牌座右銘。“雙聯畫(DIPTYQUES)”合作歷史回顧展中,充分展現了這些合作如何為品牌取得的重大成就奠定基石。
在挑戰精神和敬業熱情的驅動下,從瑞士天文學家埃米爾·普蘭塔莫(Emile Plantamour)到制表師阿爾伯特·比勒頓(Albert Pellaton),從法國藝術家雷蒙德·莫列(Raymond Moretti)到作家米歇爾·布托爾(Michel Butor),專業知識和手工技藝一直貫穿于品牌卓越制表歷史的核心。對于那些大型的制表項目而言,人既是建筑師,也是藝術家,他們擁有奇思妙想和遠見,更展現了由此延伸而出的非凡技藝。1893年,天才機械師喬治·奧古斯特·萊斯蘇(Georges-Auguste Leschot)成為江詩丹頓的機械與結構設計專家,隨后他研發出了革命性的比例繪圖儀,實現了時計機芯的標準化生產以及零件的工業化制造。1932年,鐘表奇才路易斯·柯蒂耶(Louis Cottier)研制出可通過旋轉刻度盤顯示不同世界時區時間的裝置。而1880年,知名珠寶商費迪南德·韋爾熱(Ferdinand Verger)則運用自己掌握的制表技藝,為沙皇制作了一枚搭載江詩丹頓機芯的法貝熱彩蛋(Fabergé egg)。他的兒子們也紛紛展現出過人的制表才華,于20世紀30年代,創制出多枚擁有高級復雜功能的時計及多款裝飾精美的座鐘。2010年,琺瑯微繪大師安妮塔·波爾謝(Anita Porchet)受品牌邀請制作了一枚曠世杰作,在腕表表盤上重現了由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繪制的巴黎歌劇院穹頂圖案。
江詩丹頓通過這次展覽呈現了眾多的合作成果。在制表大師和工藝大師的努力下,每一枚時計的創制,都是一次挑戰、一個壯舉和一場成真的夢想,每一枚時計都是品牌為高級制表這一偉大事業貢獻的一份力量。江詩丹頓也因此不僅成為了行業中出類拔萃的領航先驅,也是不斷精益求精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