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Lange跳秒腕表是朗格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非常有趣的作品。當時的它是Richard Lange系列的最新成員,這一系列的時計通常都是圍繞著Observation Watch(觀測表)的概念打造的。所謂觀測表,即是一些擁有大表殼和大表盤、具備高度的精準性、質(zhì)量堅固且清晰易讀的時計的統(tǒng)稱,它們可作為輔助科學觀測的計時儀,亦可用于軍用航海或航空的導航工具。Richard Lange系列當中有很多不同的時計,從只有時顯功能的Richard Lange,一直到萬年歷功能加背面帶有壯觀星象圖的Terraluna(顯示地球和月球相對于太陽的相對位置的天體盤),無論哪一個,都稱得上是上佳之作。
Richard Lange陀飛輪、Terraluna,以及Richard Lange跳秒腕表均采用的是相同的盤面布局,其靈感是源自于1807年由Johann Seyffert所打造的懷表作品,現(xiàn)在它被保存在位于德國德累斯頓的Mathematisch-Physiskalischer Salon(一座歷史悠久的鐘表和科學儀器博物館)當中珍藏。但是,前兩款作品最大的子表盤是用來顯示分鐘的,而Richard Lange跳秒腕表最大的子表盤則是用來顯示秒鐘的,并配備有一根跳秒指針。可能有一些表友因為覺得它們的動作與石英手表的秒針十分相似,所以對跳秒這種功能并不感冒或深感不以為然,但是,這卻是鐘表制造領(lǐng)域悠久歷史當中的特色之一,可以一直追溯至天文擺鐘的時代——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在進行天文觀測時能夠更容易的將時間間隔計算精確到最接近的秒數(shù)上。
朗格的Richard Lange跳秒腕表最先推出的是鉑金款式,隨后又推出了玫瑰金材質(zhì)款式,這兩款表都配備的是一面白色的表盤。但是在今年的日內(nèi)瓦表展上,品牌帶來了一款材質(zhì)色澤均有了變化的新作品——18k白金表殼搭配純黑表盤的Richard Lange跳秒腕表。不過除此之外,這款表在技術(shù)方面與之前的兩款作品是完全相同的。它配備有remontoire裝置,這是一種通過為擒縱機構(gòu)提供恒定的扭矩,由此提升整個動力儲備期間的速率穩(wěn)定性的機制。在這款表當中,remontoire彈簧每秒鐘完成一次能量儲放動作,一方面可以彌補發(fā)條不斷衰減的動力,另一方面則可抵消秒針跳動時可能產(chǎn)生的扭力變動,進而保證腕表運作速率的精準無誤。
這款Richard Lange黑盤跳秒腕表也擁有歸零功能,只要拉出表冠,秒針便會跳至零點位。當把表冠推回去時,它又會繼續(xù)運作了,這種設(shè)計令得佩戴者能夠更為簡便精準的進行時間的校對。不過要實現(xiàn)這項功能還是很棘手的,因為要做到秒針與remontoire裝置的機械解耦,讓跳秒成為暫時的獨立個體,以便回歸零點位。這要通過第四輪處的垂直離合機制來實現(xiàn):當佩戴者拉起表冠時,離合器會將第四輪與秒針分離開,與此同時,一個歸零錘會落在秒針樞軸處的心形凸輪上,將其彈回零點位置。
這款表周身都展現(xiàn)著純正的朗格式典雅風范,黑色的表盤與白色金屬的結(jié)合賦予了它恰到好處的工具表氣息,同它所具有的功能以及Richard Lange系列慣用的設(shè)計理念十分的相搭,畢竟觀測表的基本要素就是要精準、穩(wěn)定,以及清晰易讀。
相比遠征觀測懷表(朗格為南極探險項目生產(chǎn)了一些該類型作品)來說,黑色的表盤讓全新的朗格Richard Lange跳秒腕表更加接近觀測表最初的設(shè)計思想,當然,如果將18k白金表殼換成精鋼材質(zhì)的話,無疑會令它的工具表角色更為深入人心。該表款的價格為71000歐元(含19%德國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