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主要講述:特殊表盤美學設計是從德國表興起的
一類設計中,古典氣質和偏心設計也能相輔相成,多數此類設計都帶有傳承性。換個說法就是現代表帶有原型設計元素,如果只是中規中矩的表盤設計,似乎沒人愿意購買,但是又要忠于古董表那份古典氣質。動動腦子,設計師力求尋找到一種平衡設計,從最初的寶璣(Breguet)7027到萬寶龍(Montblanc)尼古拉斯·凱世,再到芝柏(Girard-Perregaux) Vintage 1945非中心式表款,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偏心設計表盤,都有古典氣質。根據寶璣先生使用的懷表而重新設計的Tradition 7027腕表非常忠于原作,于是這一傳統款式一直具有深遠的意義。隨著不同的設計演變,近年的款式更突出科技含量,讓腕表更加適合現代人佩戴。安裝于主夾板兩側的著名機芯507DR 在腕表的正面盡顯無遺,通透的感覺異常搶眼,能看到懷表原貌。經過革命性的修改,煙灰色機芯與白金表殼的視覺對比,為腕表增添了清新的現代感,特別是位于偏心12 時的黑色表盤顯示時間。再例如Classique 7337腕表,簡潔設計直接來源于寶璣的早期腕表款式。
如今,人們仍可在座落于巴黎凡登廣場內的寶璣博物館看到其原型。作為寶璣永恒的Classique系列的象征,這款雅致的腕表擁有星期、月相盈虧及日期顯示功能。寶璣風格的偏心時圈內為時、分顯示,而5時位置則為獨立秒針顯示。兩者為這款腕表賦予了一種不對稱的魅力。受到博物館編號3833古董表的啟發,日期和星期顯示分別位于月相盈虧顯示的兩側,而其位置正位處偏心時圈的上方。盤面運用4種不同雕刻方法,完全手工操作。這一值得紀念的設計采用39毫米直徑表殼,備有白金及黃金兩個款式。寶璣的設計本來就帶有古典氣質,現在慢慢有了一些變化,偏心設計表盤只是從懷表演變的元素,看起來并不唐突,相反對照老式懷表卻顯出新的活力。
2008年,萬寶龍向發明計時技術的著名制表師尼古拉斯·凱世致敬,推出了Star Nicolas Rieussec Monopusher Chronograph腕表。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慨:“第一眼看到計時表,仿佛都千篇一律,無論怎么改變表盤布局,都無法跳出既定的框架。”品牌里諾表廠的工程師們在設計腕表時采納了尼古拉斯·凱世的計時器,并將儀器上的布局移植至腕表上,從外觀上做到創新。但是原來帶有墨水的針尖配合琺瑯表面的記錄方式并不能被使用,于是設計中兩個計時圓盤轉動并以指針作為提示。這種盤轉針不轉的方式可以很好解決難題,并采用單按鈕操作計時。首款明星尼古拉斯·凱世單按鈕計時系列表款的兩個計時轉盤分布表盤下方,左邊為小秒針、右邊為30分計時。兩個轉盤以一條搭橋夾板相連,被烤藍螺絲規定在表盤上,形如悅目的笑臉。為了突出計時的重要,兩個計時轉盤占據了盤面下方,甚至蓋住了上方部分主盤面。主表盤兩枚柳葉指針為時分指示,還有一枚是日歷指針。同樣的設計元素,同樣的古典氣質,共同融進偏心設計表盤上。為了這個出色的設計,表廠甚至重新設計了機芯,一枚帶有導柱輪的計時機芯,也是萬寶龍首款自制機芯——MB R100手動上鏈機芯。隨著該系列演變成不同的款式,偏心設計表盤更加吸引人,這在近年來說是個非常獨特的設計,甚至引起了一股搶購表款的現象,原型是裝在盒子中的計時工具,現在換上新裝后居然再度煥發青春。
Vintage 1945非中心式時分指示自動腕表純白的優雅展現了它的全新面貌。這一次,芝柏的制表師在大明火種燒至了白色的琺瑯盤。盤面上采用非中心式,所有盤面顯示都要為小秒針盤、動力儲存盤以及日期盤讓路。這種全新的個性化時間顯示源自傳統的設計元素“Chemin de Fer”。偏心設計表盤不足為奇,奇就奇在它用非常規的功能顯示于表盤上,右下方的三個刻度互相緊挨在一起,甚至侵占了上面大表盤的位置,而且四個顯示區域大小不一,帶有相當大膽的突破性。由于是長方形表盤,而又是琺瑯材質,偏心顯得很有特點,這種特色的款式此前很罕見。當然,在這些全新的元素面前,原創元素還是保留了下來。通過透明表背,我們可以繼續欣賞芝柏廠自產的自動上鏈機芯。Tradition、Classique、Vintage,三種不同的復古情調,三種不同的古典氣質,我們綜上所述原來古典可以如此演繹,偏心設計表盤此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