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表商們通常都不會詳細說明手表生產的流程,尤其是對那些被視作專利的工序,更是守口如瓶”。一般來說,這都是毫無根據的妄想,因為制造手表的方法就那么多,哪來那么些個秘密可言。
但格拉蘇蒂原創帶來的最新消息仍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充滿創意。品牌一步一步地詳細介紹了旗下六零年代系列手表所具有的那非同尋常、引人注目的表盤的生產過程。雖然表盤制造本身并無太多稀奇,但六零年代腕表表盤上的壓印圖案可并不常見。該系列最初擁有多種飾面的限量版作品可選,不過這些暫且不提,因為我們要說的是品牌所帶來的一款擁有著精美的綠色表盤,并且其上采用細膩的徑向水珠紋理來修飾的表款。本篇文章將會向大家介紹這一表盤的制作過程。
2006年,格拉蘇蒂原創的的母公司斯沃琪集團收購了位于德國普福爾茨海姆的表盤制造廠Th.Müller,于是,GO開始擁有了表盤制造的能力。普福爾茨海姆是德國珠寶和鐘表制造業的歷史中心,像是現在蕭邦的擁有者Scheufele家族,當初就是來自于黑森林北部的珠寶商。
于1922年創立的Th.Müller曾經是VEB Glashütter Uhrenbetriebe(GUB,原東德的國有制表廠,格拉蘇蒂原創的前身)最大的表盤供應商。在更名為Deutsche Zifferblatt Manufaktur之后,Th.Müller由斯沃琪集團重新安置、擴建并升級,現在為多個奢侈制表品牌提供表盤,其中便包括了格拉蘇蒂原創旗下的大部分產品。
本次制造流程的起點是一條德國銀帶板,這是一種主要由銅和少量鎳及鋅組成的合金,其擁有著強度高、耐腐蝕和易于加工的特性。當然,德國銀最廣為人知的用途是用于制造高檔手表內部機芯的夾板和基板,比如像GO的鄰居——朗格。
首先,便是于德國銀帶板上沖壓出光滑的圓盤,作為表盤的坯件,然后通過可以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的60噸沖床在表盤上壓印出圖案。實際上,這里圖案的沖壓與柏林墻倒塌之前Th.Müller提供給GUB的表盤上的修飾都是由相同的機床來完成的,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六零年代腕表會擁有著如此濃郁的復古氛圍。
接下來,坯件邊緣的不規整部分會被整修掉,然后在中間鉆出一個孔,用于放置驅動指針的空心軸齒輪。完事兒之后,會進行二次沖壓,以使表盤呈現出穹頂的樣貌,就像上世紀60年代的原始表盤一樣。
這一僅有0.5mm厚的表盤會被電鍍上鋅層,以防止腐蝕和氧化。然后于其表面涂覆幾層綠色的漆質,再輔以黑漆來點綴,從而營造出從中心的亮綠到邊緣黑色的漸變效果。之后便是送入爐中燒制用以將漆固定,使漆面永久化。
除刻鐘外的8個小時時標會使用銑床在表面進行切割,使之形成獨特的凹槽,而下方所露出的德國銀金屬則成為了天然的修飾。
刻鐘位的阿拉伯數字、分鐘軌道刻度、品牌logo以及其它銘文會采用移印工藝印在表盤上。移印是一種采用鋼制凹版,通過利用硅橡膠材料制成的曲面移印頭,將凹版上的油墨蘸到移印頭的表面,然后在表盤表面壓下從而印出文字和圖案的工藝。
最后一步便是賦予表盤夜光能力。匠師會通過特殊的注射器為每小時的圓點注入Super-LumiNova材質。時針和分針處也會以相同的方式來添覆。
大功告成,一枚格拉蘇蒂原創六零年代腕表的表盤就這樣出爐了,你說神奇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