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帝舵開始了一項代號為“Commando”的大型項目:為美國海軍研發新型潛水表,以取代舊時的標準軍用配置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7928。但可惜的是,該項目最終因一些原因被擱置,美國海軍只以帝舵常規作品系列當中的ref.7016潛水表來替代了7928。不過盡管計劃未成形,但卻仍促成了一批原型腕表的誕生,只不過它們被時間的沙礫深埋在了品牌的檔案庫當中。
如今,為了2019年的巴塞爾表展,帝舵重新審視了歷史當中這一鮮為人知的片段,從當初的1號原型表款(Prototype 1)身上汲取了靈感,打造出了全新的碧灣P01腕表。42mm的精鋼表殼、4點位的上鏈表冠、200米的防水等級以及帶有COSC認證的現代自動上鏈機芯,一切都表明了這款表在以自己的方式向過去致敬。
曾幾何時,因為厭倦了被人稱為“窮人的勞力士”,帝舵熱衷于宣告自己是獨立于大哥勞力士的制表品牌,希望能夠被人正確的對待。然而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轉眼間形式便逆轉了過來,帝舵開始親昵的抱起了大哥的大腿。去年帝舵碧灣GMT百事圈和勞力士格林尼治型II百事圈的先后發布,大家都沒忘吧?
兩家制表品牌之間的歷史是如此的錯綜復雜,以至于有檔案表明,勞力士曾生產過與上世紀60年代的帝舵‘Commando’原型腕表非常相似的作品——蠔式恒動日歷腕表ref.1690。其在1982年也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委托打造,不過卻也遭遇了和自己的兄弟帝舵相同的命運,雖然生產了兩種原型作品,但卻從未投入生產。
由于最初是為美國海軍陸戰隊設計的潛水工具表,所以‘Commando’原型作品的表殼架構十分的特殊,為鉸接式頭蓋,可以將之打開用以旋轉表圈,而后關閉以固定其位置。而全新的42mm碧灣P01腕表最突出的特征便是該設計,這亦是1968年品牌在進行該計劃當中所獲得的專利。
全新碧灣P01腕表的功能略有不同,僅有12點位處的防護蓋可以打開,以釋放雙向旋轉表圈。另外兩個特別之處便是12小時刻度表圈在防護蓋下方的旋轉方式以及放置于4點位處的旋入式表冠了,這也是對‘Commando’原型作品的一種肯定與致意。其表殼完全通過緞面拉絲工藝來處理,用以營造出工具型手表實用的氣息。
標志性的雪花指針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首次亮相于1969年品牌推出的一款作品身上。亞光黑色的表盤稍呈弧度,時標和指針均覆有夜光材質,3點位處放置有日歷窗。
表背是密底設計,所以無法直觀的看到,但相信大家對MT5612也已經很熟悉了,鏤空擺陀、4Hz振頻,以及70小時的動力儲備時間。此外它還配備了可變慣性擺輪和硅質游絲,并帶有COSC天文臺認證。
品牌為這款碧灣P01腕表配備了一條以橡膠為底座的棕色皮革表帶,表扣為經拉絲工藝處理的折疊扣。其價格為3750瑞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