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scovo要么是這個世界上最酷的男人—曾在海軍情報部門工作的擁有執照的噴氣式飛機駕駛員(包括在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上執行任務),并登頂了世界七大高峰—要么就是007電影當中的大反派,在溫和的笑容和“紳士探險家”的形象背后,隱藏著統治世界的野心。誰也不確定他是哪一種,不過不管怎樣,歐米茄都很高興看到他決定購買一款Planet Ocean海洋宇宙腕表。
Vescovo是達拉斯的一家私人投資公司的創始人,近來他又碰巧兼職了深海探險家的工作。由他自費進行的五次深海探險讓他領略了世界五大洋中四大洋最深處的風光,最后,就只剩下要在今年8月份去征服的北冰洋了。他與佛羅里達州的Triton潛水艇公司合作,采購了一臺特別設計的潛水器,名為“Limiting Factor”,憑借著它,Vescovo創造了記錄,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止一次踏足地球上最深處的人,同時也書寫了新的深度記錄,打破了1960年由美國海軍的‘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創造的記錄。
“登頂所有七大洲的最高峰之后,我開始思考下一次的征程會是哪里,然后我發現,沒有人踏足過所有海洋之中最深的地方。”Vescovo以一種相當隨意的語氣如此說道,云淡風輕的仿佛就像是在計劃度假一般。為了紀念這一回探險,Vescovo決定購買一款手表,于是他前往了達拉斯的一家歐米茄零售商處,帶走了一枚海馬海洋宇宙計時碼表。在去年12月Vescovo的第一次潛水作業之后,歐米茄這個從不錯過任何一個好的營銷機會的制表品牌,與他取得了聯系,畢竟,這又是一個可以創造歷史的機會。
制造一款能夠下潛到36000英尺、能在每平方英寸8噸壓力的環境下存活的手表,對于一個制表品牌來說,通常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才能夠實現,然而歐米茄僅用了6個多月的時間就成功了。除了追求精度和創新的復雜功能之外,防水能力似乎成為了制表商們的首選挑戰,而且,在潛水器的世界里,也沒有什么比“全海深”這個名頭兒更能證明自己的實力了。當然,有一個名字已經制霸地球最深處幾十年的時間了,它便是:勞力士。1960年,勞力士的Deep Sea Special腕表被綁在的里雅斯特號上,創造了此前的下潛記錄;2012年,它的繼任者Deep Sea Challenge腕表又伴隨著詹姆斯·卡梅隆去海底走了一遭。卡梅隆一直是Vescovo的支持者,不過由于他的潛水器存在機械故障的原因,他只去過馬里亞納海溝一次,只探索了海溝較淺的區域,因此沒有打破的里雅斯特號的記錄。
在設計這款“Ultra-Deep”海洋宇宙腕表時,歐米茄并不僅僅只是想要制造出一枚能在海底旅行中存活下來的時計,它還必須擁有鮮明的歐米茄式潛水表的外觀。其表殼由5級鈦合金(源于制造Limiting Factor深潛器耐壓殼體的合金)材質鍛造而成,外表呈亞光灰色,通過噴砂工藝進行了處理,并采用了自上世紀60年代時就能在海馬手表身上看到的bombé表耳設計。旋轉表圈甚至于表盤也都是使用鈦合金材質制成的,至于表圈的嵌片使用的是陶瓷材質,上面的刻度則為液態金屬。因而,除了55mm的直徑和28mm的厚度之外,這款表還是我們所熟悉的歐米茄海馬。
為了減少表殼上存在的孔洞,歐米茄移除了標志性的排氦閥門。考慮到海洋深處不規則的地形,以及誰也不知道巨大的壓強會對傳統的表帶連接機制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所以它也沒有生耳。品牌設計了向內卷曲的延伸表耳,但在中間留有縫隙,并未連成一體,歐米茄表示這種形狀的設計靈感源自于蝠鲼的角狀頭鰭,若論功能性的話,它肯定還是要高于藝術性的。
藍寶石水晶鏡片被壓入對應的位置,但并未使用聚合物進行密封。對于一款如此專業的潛水表來說,再用便宜的橡膠O型圈來密封的話,那也太跌份兒了。歐米茄顯然也同意這點,所以這款表的密封圈采用液態金屬制成。表殼、藍寶石水晶和液態金屬被加熱到280攝氏度,熔化的墊圈材料被灌注進加工槽中。然后將晶體放置到位并用五噸壓力對其進行壓縮,直到液態金屬冷卻完成密封。這個過程是歐米茄擁有的三項專利之一,另外兩個則是表冠和底蓋。這款表內部搭載著的是Cal.8912型自動上鏈機芯,這枚同軸機芯帶有METAS認證標準,有著出色的精度和防磁性能。
歐米茄打造了三款Ultra-Deep腕表,分別命名為FOD-X 1,2和3。所有測試的模擬深度均設定為15000米,比FOD(挑戰者深淵的深度略低于11000米)深度要高出25%。所有這三款表都隨Vescovo來到了海洋深處,其中兩個放在機械臂上,一個放在遙控的獨立著陸器上。所有這三款表也都存活了下來,但它們已入駐進了倫敦大英博物館當中滴答作響,僅供欣賞。不過說實話,其中一款表的經歷相比另外兩款可要驚險的多。
被綁在著陸器上的手表綽號為“Scaph”,當時它被困在了海底的泥漿中,因而無法被Vescovo回收。所以Vescovo和他的副駕駛無奈之下只能把它留在此處,先行回到水面。“未來應該有其他人會找到它,不過需要的時間估計有點兒久”Vescovo開玩笑說,而后他們最終決定進行一次史上最深的打撈作業——尋找Scaph。54小時后,他們發現了它,并通過Limiting Factor助其脫離困境,然后進行了回收。當Vescovo把著陸器帶至水面時,他看到綁在上面的Ultra-Deep腕表盡管在地球上最深的地方呆了兩天,但仍在滴答作響,并且還保持著接近完美的時間,這著實令他驚嘆不已。
考慮到歐米茄參與了五次深海探險,有兩個問題浮現在了我們的腦海當中:歐米茄是否會打造商業版的Ultra-Deep腕表?還有這種能力的開發為何很重要?
首先,歐米茄首席執行官Raynald Aeschlimann表示,暫時不要期望一款尺寸更小的Ultra-Deep腕表會出現在零售商手里,因為,“今年是‘超霸’年”,他眨了眨眼睛,足夠明確的承認了登月50周年的重要意義。但大家也發現了,這里用的詞是暫時,并不是永遠,如果歐米茄不為這一重大成就制作衍生作品的話,那他們才真的是瘋了。有許多表友都表達過對Ultra-Deep表款的喜愛,他們青睞于它那無日期的表盤、無排氦閥門的純粹表殼、亞光磨砂的出眾質感以及湛藍的著重色使用,更別提其中的技術了。可以想象,這樣一款經過了瘦身、利用了液態金屬水晶墊圈的潛水時計,會在市場上掀起怎樣的風浪。
其次,為什么歐米茄執意要將手表帶到海底呢?長期以來,極限深度等級一直都被眾多制表品牌所追逐和擁護。瑞士制表品牌Jenny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打造了第一塊1000米防水腕表,而歐米茄緊隨其后,于1972年的時候推出了名為“The Grand”的海馬1000腕表。我們也已經看到柏萊士的充油石英表達到了11000米的深度,且現如今的一些機械潛水表動不動就能達到2000~3000米的深度。不過對于海洋宇宙Ultra Deep腕表來說,它所保持的是一個至少在相當長的歲月里無法被打敗的記錄,僅憑這一點就意義重大,因為上一屆記錄是自1960年以來保持的。
當然,沒有人會戴上這些手表,靠肉身去測驗一下它們的防水能力是真是假。水肺潛水員通常會待在不超過30米的水下,而且甚至現在戴表潛水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制表不僅僅是為了實用性,它是人類創造力、匠師之心、鑄補之能的集中展現。這便是為何我們會欣賞陀飛輪、萬年歷、時間等式的原因。對于Ultra Deep來說也是一樣的,我一輩子肯定不會去到那么深的地方,但這并不妨礙我時不時展開想象,想象我手腕上的它出現在萬籟俱寂的深海,平靜的滴答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