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Perpetual Ludwig是在1996年推出的,用以紀念雅典創(chuàng)立的第150周年。它那構(gòu)思獨特的萬年歷機制將每一項信息清晰地顯示在了窗口當中,同時允許佩戴者通過表冠對其進行前后調(diào)校,即使是在午夜也沒關(guān)系,可謂是相當?shù)膶嵱谩?
而隨后到來的迭代款式卻變得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丑。不過所幸的是,雅典兩年前推出了Classico Perpetual Ludwig萬年歷腕表,這款表回歸了最初的風(fēng)格,盡管它有著一副碩大的臉盤。
這款Classico Perpetual Ludwig腕表搭載著的依然是與1996版元祖作品相同的機芯。盡管它已經(jīng)有20多年的歷史了,但如今看來其仍具備著一種十分獨特的創(chuàng)新意味,且這款全新的重制作品也是同樣的物有所值。
該表款的名字源自于Ludwig Oeschlin,一位自學(xué)成才、才華橫溢、擁有古代史和考古學(xué)專業(yè)資格的制表匠師。在雅典表公司工作期間,Oeschlin先生負責(zé)了該品牌的大部分發(fā)明,包括像是Freak奇想以及天文時計三部曲等。
Oeschlin最根本的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在Perpetual Ludwig機制身上(專利號為EP1351104B1和CH696861A5),其采用堆疊的齒輪系的設(shè)計方式來運作,取代了傳統(tǒng)萬年歷所使用的杠桿和彈簧等元素,如此使得它能夠進行雙向調(diào)節(jié),但代價是失去了顯示過程中的瞬時更迭效果。
后來的許多萬年歷時計作品都是建立在Oeschlin先生的成果基礎(chǔ)之上的,比方像是由Carole Forestier設(shè)計的卡地亞Astrocalendar等,而Oeschlin本人也創(chuàng)辦了一家以創(chuàng)新和極簡主義風(fēng)格為導(dǎo)向的制表品牌——ochs und junior,雅典表持有著該公司少數(shù)的股權(quán)。
元祖作品十分經(jīng)典不假,盡管波浪式璣鏤紋表盤賦予了它一抹兒亮色,但其看起來仍顯的有些乏味。后來的迭代款式也大多沒有什么吸引力,而且設(shè)計的過于冗繁,有些甚至顯得很極端。
這么一來,Classico Perpetual Ludwig就相當?shù)挠懴擦耍鼪]有試圖成為任何新的東西,正相反,它回歸了本源,找回了初心。
因為這款全新的Perpetual Ludwig腕表比元祖款式要大,所以品牌對其表盤進行了一定的調(diào)整,確保了依舊和諧勻稱的布局。它的指針自然的進行了加寬加長,精致的棒狀時標也被拉長了些許但依舊苗條,整體搭配在一起令得表盤看起來既干凈又整潔。
其表盤的表面采用磨砂粒紋工藝進行了修飾,營造出略顯粗糙的質(zhì)感,不過整體看來很是細膩,只是少了幾分原先的璣鏤紋盤面的精致。由于子表盤和logo標志處的表面分別采用了不同的工藝來修飾—Azurage同心環(huán)形雕紋和拉絲工藝—令得它們在表盤其余元素的包圍中脫穎而出。然而這好像沒什么必要,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小秒盤的存在感高過了其它主要功能,不過這也都是小問題,表盤整潔美觀,設(shè)計精良,這才是最重要的。
盡管尺寸增加后的表盤布局依然和諧,但整款表看起來還是比它所需的尺寸要大了不少。另外它還比較薄,與直徑結(jié)合起來那么一看,頗有那么點兒餐盤兒的感覺。
其內(nèi)所搭載的UN-33機芯僅為31mm寬,而最初的Ludwig腕表則只有38.5mm。若是增加到39mm或40mm就很不錯,但目前的情況是41mm。
Cal.UN-33機芯通過透底表背可見,這是一枚結(jié)合了專利萬年歷模塊的雅典專屬自動上鏈機芯,它與1996年元祖款式所使用的機芯是相同的。其擺頻為4Hz,可提供48小時的動力儲備。
有關(guān)其底座機芯還有一段小歷史:它是1995年由Lemania機芯廠為雅典表和Ebel所開發(fā)的,當時正值其鼎盛時期的最后幾年。該機芯基于Lemania Cal.1340打磨而成,被普遍認為是一枚多面手機芯,能夠很好的兼容多種復(fù)雜功能模塊。
結(jié)果就是Ebel拿它做出了Cal.137,一枚計時機芯,品牌用之取代了真力時的El Primero;另一個便是Perpetual Ludwig上的Cal.UN-33了。它還有一款衍生作品是Lemania Cal.1377,即如今我們在寶璣Type XX計時碼表身上所看到的Cal.582,和后來的Cal.583Q及584Q。
2012年,雅典從Ebel手中收購了Cal.137,并將之重命名為了UN-150。
Perpetual Ludwig內(nèi)部的UN-33機芯被裝飾的很漂亮,有著不少藍鋼螺絲,以及環(huán)形紋理做點綴,只不過這些都使用的是工業(yè)打磨,但在它所處的價格區(qū)間當中,這枚機芯的做工已經(jīng)是相當出色的了。
Cal.UN-33機芯上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細節(jié)是“魔術(shù)杠桿”雙向上鏈機制,它依賴于一個Y型棘爪。
雖然該機制是由精工在1969年發(fā)明的,但因其具有著輕薄且堅固耐用的特質(zhì),目前在一眾瑞士制表品牌當中相當受歡迎,包括像是江詩丹頓、萬國和卡地亞等。
撇開尺寸不談,這款Classico Perpetual Ludwig腕表是市面上價格最親民的萬年歷時計之一。當然還有一些品牌推出過比它更便宜的萬年歷時計作品(比如像萬寶龍),但它們幾乎都是由ETA 2892和Dubois-Depraz模塊組合而成的,縱然它們的質(zhì)量性能都很可靠,但卻并不是很有趣。
雅典為這款Classico Perpetual Ludwig萬年歷腕表搭配的是一條鱷魚皮表帶。它僅有精鋼材質(zhì)可選,其價格為198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