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一級方程式大獎賽上,RICHARD MILLE攜手品牌摯友基米·萊科寧(Kimi R?ikk?nen)閃亮登場,呈獻新款同名RM 50-04 Kimi R?ikk?nen雙秒追針陀飛輪計時碼表。同時向這名偉大車手和他所效力的阿爾法·羅密歐車隊(Alfa Romeo Racing)——這支賽車史上的傳奇制造商致敬。
2018年以來,RICHARD MILLE就一直陪伴著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基米·萊科寧碰巧也在同年加入該車隊,便順理成章與RICHARD MILLE品牌結緣。繼2003和2005年榮獲世界亞軍后,基米·萊科寧終于在2007年加冕世界冠軍;時間來到2019年,39歲的他可謂久經沙場。在新加坡大獎賽上,素有“冰人”之稱的萊科寧展開了他職業生涯的第307次較量。他足足跨越18年的職業生涯令人稱奇,103次登上領獎臺,21次榮獲冠軍。現在的他更專注于駕駛帶來的樂趣,也讓他重新思考了對于F1比賽的態度:“從現在起,我會把F1當成一種愛好。”他吐露了心聲:“我已經不像以前那樣計較結果,我會盡情享受駕駛的樂趣。我仍然會在比賽時拼盡全力,不想愧對這么好的座駕,但我會更享受整個過程。”基米·萊科寧一向淡定從容、處變不驚,這種特質也為他博得了“冰人”這個外號,他也一如既往地展示著驚人的反應能力和駕駛技巧。無論是在摩托車、冰球還是自行車比賽,運動和高水平競技精神都深深地根植于這位車手的生活和個性中。在這種狂熱驅使下,他打破常規,大膽挑戰世界拉力錦標賽(WRC)和美國納斯卡車賽(NASCAR)。2017年,他出任芬蘭體育大使,目前他已成為芬蘭國內獲獎最多的F1賽車手,甚至超過了米卡·哈基寧(Mika H?kkinen)。
現在他可以自豪地戴上這款專為他設計的RM 50-04 Kimi R?ikk?nen雙秒追針陀飛輪計時碼表。這款高科技機芯配有雙秒追針計時陀飛輪,5級鈦合金和Carbon TPT?碳纖維材質打造的底板和橋板,機芯重量僅為7克。為了完美融合這些精密部件,出色的動力傳輸必不可缺,以確保運轉順暢。為了減小摩擦,研發團隊力求優化發條盒齒輪和中心輪的齒形。后者可以良好分布扭矩,優化動力輸出。陀飛輪的擒縱裝置與計時碼表的組合,加上獨特的鏤空設計,讓這款創新的腕表達到完美計時。
阿爾法·羅密歐車隊2019賽季新車C38的顏色被展現在RM 50-04白色Quartz TPT?表圈和底蓋上。這種特殊材質是由600層二氧化硅堆疊而成,單層厚度僅為45微米,先被浸入白色樹脂中,再高壓加熱至120℃。這一工藝技術大幅提升了材料的抗力/重量比、抗過敏性及卓越的抗UV性。此項技術是North Thin Ply Technology(NTPT?)的研發成果,也用于以Carbon TPT?制成的中層表殼,只是材質變成了碳纖維。機芯中同樣可見紅色元素,尤其是在Carbon TPT?內圈、計時面盤和動力儲存、扭矩和功能顯示器上。5級鈦合金表盤上也復刻了數字7,也是基米·萊科寧參賽的車號。這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確保此款復雜機芯具有極其卓越的重量/抗力比率,并在品牌的制表工坊通過高達5000g的沖擊測試。
“我們芬蘭人向來以‘膽識’和毅力著稱,甚至在芬蘭語里有一個專有詞——sisu。但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光有sisu是不夠的,還必須依賴高科技和團隊配合。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激情!RICHARD MILLE之所以走到今天,正是因為擁有這三大特質——首先是膽識,其次是技術實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趣。正因如此,賽場上的我非常愿意嘗試RM 50-04這種突破性的腕表。”
9月18日,在基米·萊科寧和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共同參與的晚宴上揭開了這款全新RM 50-04Kimi R?ikk?nen雙秒追針陀飛輪計時碼表的面紗,而這款限量僅30枚的腕表也將陪伴基米·萊科寧征戰所有的重要大獎賽。
RM 50-04 KIMI R?IKK?NEN雙秒追針陀飛輪計時碼表技術特征
限量30枚。
RM 50-04機芯:手動上鏈陀飛輪機芯,搭載小時、分鐘、雙秒追針計時碼表、30分鐘積算盤及動力儲存、扭矩和功能指示器。
尺寸:44,50 x 49,65 x 16,10毫米
主要特征
動力儲存約70小時(±10%),顯示在11點鐘位置的數字刻度盤上。
鈦金屬及CARBON TPT?材質超輕陀飛輪機芯
RM 50-04機芯的重量僅為7克。此一創紀錄的超輕重量乃是使用高技術材料結合極盡鏤空機芯部件的成果。
機芯的底板和橋板采用5級鈦合金打造,具有極高的抗腐蝕性與絕佳的堅韌度,齒輪傳動系從而具備優異的運作功能。該材質由90%的鈦、6%的鋁,與4%的釩組成,這一組合強化了其機械性能。
部分專用于追針計時碼表的橋板采用Carbon TPT?碳纖維制造,這種材料也用于設計支撐整個機芯結構及發條盒與陀飛輪橋板的橫向保持架。橫向保持架固定在表殼中層,從而免除表殼襯圈的需求,使機芯與表殼得以完美結合。
這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確保此款復雜機芯具有極其卓越的重量/抗力比率,并在品牌的制表坊通過高達5000g的沖擊測試。
追針系統
RM 50-04機芯搭載了由Richard Mille的工程師所研發的最新一代追針機械裝置。
全新的導柱輪啟動追針功能的不同杠桿操作,并優化計時碼表的運作機制。6齒導柱輪取代了品牌之前的計時碼表傳統采用的8齒導柱輪。全新的導柱輪裝置主控著追針系統不同的瞬間切換機制,改善了計時碼表的性能:優化各種共時運動、鎖定功能及調校的高穩定性。對夾具功能的深入研究最終促使了全新工效的追針夾鉗誕生。設于RM 50-04追針輪上的薄片裝置也替代了螺旋彈簧,這項技術決策可在啟用追針功能時減少扭矩變化。
這各種研發成果的集成顯著地改善了本款陀飛輪機芯的計時性能,同時并通過降低芯軸的摩擦力將計時動力消耗減半。
使用:8點鐘位置的按鈕可啟動或停止計時碼表秒針。4點鐘位置的按鈕可暫停追針,并在不中斷計時的情況下讀取中間時間。再按一次按鈕即可讓追針與計時秒針聚合重疊,并繼續下一段計時。設于10點鐘位置的按鈕可使指針歸零復位。
扭力指示
器這項功能顯示主發條的張力,以達最佳上鏈狀態。在53 dNmm以下,則發條過于松弛。然而,超過65dNmm,則發條過緊,可能影響機械運作甚至損壞。
功能顯示
拔出表冠,指針標明上鏈、對時或空檔,如同汽車的換擋功能一般。4點處指針標明所選模式:W(上鏈) – N(空檔) –H(對時)。
可變慣性無游絲擺輪
這類擺輪可確保機芯在經受碰撞時或在拆裝過程中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提高了更長時間的計時精度。取消快慢針微調系統。通過4個可調式小砝碼,能重復并更為精細地調整慣性。
快速旋轉發條盒(轉動一周需6小時而非7.5小時)
此類發條盒具有以下優勢:- 大大減少了內部主發條周期粘附現象,從而提高其性能;- 提供理想的動力儲存、性能及穩定性比率,構成完美的主發條德耳塔曲線。
漸進反彈功能發條盒棘爪
這項裝置可在上鏈時,尤其是開始上鏈時節省相當可觀的能量(直至20%)。還可促進發條盒內部張力的平均分配。發條盒齒輪及中央輪采漸開線齒形
中央漸開線齒輪能提供最佳的20度角壓力,有助于提升齒輪傳動效率,并可抵銷齒輪的嚙合偏差。從而確保良好的扭力傳輸,并明顯改善其性能。
安裝于底蓋側的模塊化時間設定裝置
就使用壽命與維護方便性來說,有著以下優勢:- 裝在機芯之外的模塊設計,在進行修理或維護作業時,不需碰觸到底板即可進行更換。- 從腕表底部進行拆卸,無須拆下指針與表盤。
橋板及表殼的五級鈦合金花鍵螺絲
這類螺絲的設計可在組裝時較佳地控制擰緊扭矩。螺絲不受拆裝工序中物理操作的影響,因而經久耐用。
其他特點
- 機芯尺寸:31.10 x 32.15毫米- 厚度:9.92毫米
- 陀飛輪尺寸:12.40毫米
- 擺輪尺寸:10毫米- 寶石數:43
- 擺輪:二臂Glucydur鈹青銅合金平衡擺輪,4根調整螺絲
- 慣性力矩:10 mg.cm2,升力角53°
- 振頻:21,600次∕小時(3赫茲)
- 擺輪游絲:Nivarox ?的愛林瓦(Elinvar)合金材質
- 抗震保護:KIF ELASTOR KE 160 B28
- 無鎳Chronifer ?發條軸(DIN x 46 Cr 13 + S),具有以下性能:不銹– 抗磁– 經淬火
QUARTZ TPT?及CARBON TPT?表殼
這些材料由分離二氧化硅和碳絲所得的平行微絲層疊組成,具有出色亮眼的金銀絲外觀。
石英纖維因為具有耐高溫、堅固性以及對電磁波透明的性能,而被應用在高端應用上。這些厚度不超過45微米的薄層先被浸在一種為品牌特意開發的樹脂中,再經過自動分配系統織成,使得層與層之間有45°角的交錯。在6巴的高壓鍋壓強下加熱到120°后,合成材料便可以被送到Richard Mille的工廠以數控機床進行加工。Carbone TPT?碳纖維的制成使用了相同的工藝,只是所用的材料為碳纖維。
RM 50-04的表殼憑借2個丁晴膠O型密封圈,可保證50米防水性能。由至少20顆5級鈦合金花鍵螺絲和316L不銹鋼墊圈組裝而成。
測力表冠
這項安全裝置可以防制過度上鏈,導致損壞柄軸或使發條過緊。
上層內圈與下層內圈
以Carbon TPT?碳纖維打造,充滿認證夜光涂層。
表盤
5級鈦合金,經黑色電鍍處理。
表圈和底蓋
表圈:藍寶石水晶(維氏硬度1,800)鏡面,雙面防眩光處理厚度:1.10毫米底蓋:雙面防眩光處理藍寶石水晶厚度:1.00毫米
精加工
機芯
- 倒角經手工拋光
- 制動裝置經手工打磨
- 銑面經藍寶石微噴砂處理
- 接觸點鍍銠及拋光
- 軸頭經磨光處理精鋼組件
- 表面經拉絲及微細噴砂處理
- 倒角經手工拋光齒輪
- 鉆石打磨凹槽
- 雙面圓形打磨裝飾
- 經銠鍍處理(在齒輪銑齒之前進行)
- 進行最少的齒輪修正,以維持其幾何結構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