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ver在回憶他復興Blancpain寶珀的時候,提過一個有意義的故事。
他和他的朋友Jacques Piguet以1600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當時已經成為空殼子的鐘表品牌“寶珀”。Piguet負責制造,Biver營銷和銷售。當其他鐘表品牌的員工晚上都關燈回家時,寶珀的工廠卻是故意開著燈,感覺業務很繁忙、需要加班的樣子。這給當時不看好機械手表的人以極大的信心。
無獨有偶,石英危機后,Swatch集團選擇培養歐米茄、降低浪琴的經營策略。那是因為經濟危機時,歐米茄的鐘表已經賣不出去了,為了掩蓋這一現象,歐米茄總部要求各地的經銷商超額訂購他們的鐘表。雖然這些超額訂購的鐘表都呆在了倉庫,但是在市場上造成卻了一種虛假繁榮,普羅大眾認為歐米茄鐘表銷售良好,沒有陷入危機,進而提高了歐米茄品牌形象。
而那個時候,Biver也剛好在歐米茄任職……
歐米茄的古董表相對不值錢的一大原因就是當年是一哥,賣得太好了,然后又有一批庫存,存世量太大,搞得沒有稀缺性……今天價值不菲的勞力士古董迪通拿,在當年被登上月球的歐米茄超霸干翻,一度屬于滯銷品種。
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