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品牌朗格創立于1845年,在漫長的歷史里面其實早就生產過鋼殼手表。但對于1990年得以重生的現代朗格,我們卻幾乎只看見其貴金屬表殼版本的手表。坊間常說“朗格只做貴金屬表”,可實際上現代朗格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鋼表。而在今天,也就是現代朗格復興25周年的紀念日。品牌宣布推出名為“Datomatic”的表款系列。
其采用藍色表盤,小三針顯示,左右對稱窗口分別為星期 和 日期。
搭載全新的自產自動機械機芯,擺輪夾板雙邊固定。配備金屬鏈帶,最為重要的是其外殼、表帶乃不銹鋼材質制成,而非朗格常用的貴金屬。
同時防水深度達120米,乃朗格首款偏運動的作品。與百達翡麗的鸚鵡螺、愛彼的皇家橡樹、江詩丹頓的縱橫四海,成為同等的競爭對手。
目前這款表官方售價未知,預計在人民幣22萬左右。
除了今天朗格推出了量產鋼殼運動表“Datomatic”,其品牌歷史上還有其他幾種鋼殼作品。
Walter Lange紀念款
鐘表品牌A. LANGE & S?HNE朗格創立于1845年,是德國鐘表歷史上最為閃耀的一個品牌。可惜在1948年,朗格被強制征收,家族失去了全部的控制權,品牌瞬間黯淡。消亡42年以后,在朗格創始人的曾孫Walter Lange等人的努力下,品牌得以重生。Walter Lange@ Revolution
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面,朗格就已經重新建立了高端形象。而在2017年1月17日,Walter Lange先生離世,享年92歲。朗格古董跳秒懷表和現代跳秒手表@revolution
為了紀念歷經戰火卻依舊心系鐘表的Walter Lange,朗格品牌按照他去世前的遺愿,將品牌歷史上存于懷表機芯的跳秒結構在手表上成功實現。不銹鋼版本的1815跳秒@Hodinkee
同時,朗格還特意換用了品牌絕少選取的不銹鋼材質生產了僅此一塊的跳秒計時手表,且還為黑色琺瑯盤面。而這塊罕見的孤品朗格鋼表由富藝斯公開拍賣,最后成交價格約合人民幣540萬。
售后、內部代用鋼表不銹鋼版本的1815@Timezone
這種內部鋼表乃“服務表”,或者稱“代用表”。當有表主拿來自己的朗格表維修保養時,就可以將“服務表”帶回家,在維修期間使用。維修完畢后,需要交還給售后服務中心以換回自己的金表。這種特殊的服務表僅限于最基礎的手動1815款式,只有100枚被制作。
除了給客人臨時使用以外,這一類鋼表還曾給過朗格內部的員工佩戴。因為在早期,東德格拉蘇蒂的朗格員工收入并不高,負擔不起自家品牌的手表,所以為了體面,朗格品牌會免費給員工佩戴使用。為了節約成本,品牌自然是配發成本相對便宜的不銹鋼表殼款。
值得注意的是,這100枚鋼款的售后、內部代用表并不銷售,表殼在制作的時候就已經被打上了標記,注明這些手表非商品、乃朗格公司的財產。
經銷商定制款鋼表不銹鋼版本的白盤Lange 1@quillandpad
LANGE 1,朗格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塊手表。之所以會給到這塊手表如此高的評價,那是因為這塊手表不僅在1994年幫助朗格品牌的復興打響了第一炮,而且是朗格最為成功產品系列的開山表款,其受歡迎程度歷經近30年依然絲毫不減。
據Elizabeth Doerr記載,在現代朗格復興的早期,也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初,位于意大利米蘭的鐘表經銷商PISA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幫助品牌在這個全世界最為重要的鐘表運營、輿論市場重塑形象,兩者建立了很好的合作關系。當時PISA的商業總監Bertini向朗格品牌復興的靈魂人物之一的Günter Blümlein提議,想訂購一批采用不銹鋼表殼制作的Lange 1。一開始,Günter Blümlein還以為Bertini想要不銹鋼款的手表是為了圖便宜、降低售價,于是回復到“鋼款和貴金屬款的成本相差并不大,不會因為做了鋼款,給PISA的價格就會變很便宜”。
而PISA的商業總監Bertini期初想要鋼款Lange 1卻并不是為了便宜,而是為了“獨特”。在Bertini看來,朗格最為重要的部分在于內部精美的機芯,外面的表殼材質是貴金屬 還是 不銹鋼并不重要。當時朗格售賣的手表都是貴金屬款,改用不銹鋼,反而更有意義。不銹鋼版本的黑盤Lange 1@quillandpad
最終,Günter Blümlein接納了PISA的提議,生產了一批鋼款的Lange 1。共計20枚到25枚,其中大部分都是白盤+藍鋼針的搭配,僅有3枚是黑盤+白金針。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獲得大部分配額的意大利經銷商PISA以外,目前還有資料顯示德國經銷商Rüschenbeck也賣過。
查詢最近拍賣記錄,2014年5月12日佳士得售出的白盤版10萬瑞朗,約合人民幣63萬;2016年6月7日佳士得售出的黑盤版23.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7萬。不銹鋼版本的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quillandpad
而在意大利經銷商PISA的提議下,除了生產過鋼款的Lange 1以外,朗格還為其制造過獨一無二的鋼殼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是1994年朗格推出的第一批共計4款手表中最為復雜和高端的,具有芝麻鏈、陀飛輪、動力顯示功能。當時限量200枚發售,其中鉑金50枚、玫瑰金15枚、黃金115枚、白金19枚,而剩下的一枚就是給PISA做的鋼款。經銷商PISA僅用3天就把這枚"廉價材質"制成的朗格陀飛輪給賣掉了.....
原型表
我們常見的計時碼表可以操作可以記錄一段時間,比如記錄一個人跑100米花了多久。而當我們需要記錄兩段時間的時候,比如記錄兩個人在100米的賽程上競賽,就需要使用兩塊碼表分別單獨計時。但是這樣的做法明顯很麻煩呀!
于是在十九世紀,一種名叫“Rattrapante”的功能被發明了。這種功能的特點就是可以記錄兩段相隔不超過60秒的時候,比如100米賽跑,一個人跑了15秒,另一個人跑了75秒。注意,這里一定是相隔不超過60秒的。百達翡麗Ref.5370 VS 朗格 Double Split @SJX
“Rattrapante”也一直是屬于復雜功能,沒有多少品牌敢做、能做。即使做出來了,也是按照傳統的思路,并沒有多少改變。直到2004年的SIHH表展上,朗格的一款新表改變了一切。初看百達翡麗Ref.5370和這塊朗格Double Split,除了朗格尺寸大了一點、按鈕位置不同、多了一個動力儲存顯示以外,看不出兩者在“Rattrapante”功能上的任何區別。朗格 Double Split 雙計時分針@SJX
但如果看得再仔細一點,就會發現,朗格的這塊Double Split手表上不僅有兩根重疊的計時秒針,而且還有兩根重疊的計時分針。這也就意味著朗格做出了世界上首枚可以記錄兩段不超過30分鐘間隔的“Rattrapante”計時碼表,而不是沿用百年的60秒。不銹鋼表殼版本的Double Split@佳士得
如此高端復雜的功能,自然也要配上諸如鉑金、白金等貴金屬表殼。到最后,這塊Double Split又厚又重,佩戴并不舒適。2007年的時候,朗格內部采用密度更低的不銹鋼做了一塊“Prototype”原型表用以測試。而這塊獨一無二的Double Split在2013年現身佳士得拍賣,成交價格高達46.1萬瑞郎,約合人民幣290萬。
也就是說,之前公開場合出現過的朗格鋼表一共分為四種:
1.售后、內部代用表(100枚)
2.經銷商定制款(20-25枚)
3.原型表(1枚)
4.品牌特殊紀念款(1枚)
合計的數量在130枚左右,扣掉屬于朗格官方財產的那100枚售后、內部代用表,最終能在市場流通的只有30枚左右。
以后千萬不要再提朗格只做貴金屬表了。
世界那么大,“萬萬想不到”的事情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