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自從誕生以來,人們對它的功能創新就沒有停止過。比如我們現在司空見慣的夜光功能,在最開始的懷表時代夜光表是非常少見的,夜光功能的普及還要歸功于戰爭,那個時代的夜間光源除了月光之外就只要手電筒或是燈泡,而在戰爭時期使用手電筒無疑會暴露自己,因此如何讓指揮官在暗夜中準確讀取時間成為一個難題,聰明的制表師們很快就找到了解決辦法,1910年左右,因為居里夫婦于1898年發現的Radium鐳,在成本和產量上已經具備了工業化量產的條件,再加上戰爭的需求,所以很快在軍用儀器及軍表中普及。從此腕表在暗夜就能發出那一抹迷人炫目的夜光!
說到夜光表的發展就不能不提起最早一代的夜光材料,1910,的Radium鐳。居里夫人發明鐳元素的二十多年后,因為對鐳的提煉技術相對成熟,規模和產量得到不小提升,元素的應用慢慢向工業靠攏。由于鐳(Radium)是一種放射性元素,可以放射出α和γ兩種射線,所以通過某種合成后可以產生一定亮度的自發光,相對適合做成近距離觀察的夜光材料。于是,由硫化鋅、溴化鐳及新釷制成的熒光涂層和膠水混合在一起,涂抹在軍用的儀器和手表上。不過由于鐳畢竟是有輻射危害,因此第二代夜光材料1949年的Tritium氚,開始嶄露頭角。鐳涂料在流行了一段時間后,開始在民用市場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三重氫(3H)——Tritium氚。與鐳相似,其無需從外部吸收能量即可自發光,但輻射性比鐳要小很多,自然在使用上也安全得多。唯一的問題在于,氚的半衰期只有12.5年。因此,以氚作為夜光涂料的腕表,用了十幾年后,時標就會開始逐漸變黃直到失去夜光。這,也是古董勞夜光會變色甚至失色的原因。1949年1月,沛納海以氚為基底制作出商標為Luminor的夜光涂料,自此揭開了氚在鐘表夜光領域長達近50年的霸主地位。
隨然Tritium氚材料的耐久性不佳,1993年,一種全新的夜光材料Luminova誕生, Luminova是一種無輻射性的環保材料,最早是80年代開始由日本的根本特殊化學集團研制的。直至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種新型的夜光材料開始投入生產 。 到現在為止,這種夜光材料已經應用于世界的各個角落,小到腕表、大到飛機輪船上的精密儀器,都是通過這種材料來裝典充滿著魅力的黑夜,使得很多操作都可以緊羅密布地在夜間完成。
而如今最新的夜光材料是2000年,Super-Luminova。這個材料是1998年,瑞士RC TRITEC Ltd.與日本Nemoto&Co. Ltd.合資成立了LumiNova AG Switzerland,并在2000年推出了Luminova的加強版——Super-Luminova,也是如今被各大鐘表品牌廣泛使用的夜光涂料。
相比前幾代夜光材料,Super-Luminova的優勢很明顯,相比前幾代夜光材料,Super-Luminova能提供更多夜光顏色。其次Super-Luminova的主要成分是鋁酸鍶鹽,不屬于放射性物質,所以無法自發光,需有個光照儲能的階段。Super-Luminova的夜光顏色及光亮度理論上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老化,換言之,腕表買來時候是藍色夜光,過個幾十年傳給兒子,還是藍色!在腕表紛繁復雜的功能中,夜光功能是最不起眼的,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卻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這一份微弱的亮點與強大的黑夜來說實在是無法匹敵,但就是這樣一抹柔光,卻能讓人感到一番溫暖和踏實。腕表夜光看似簡單的技術,其身后一點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喜歡腕表的夜光功能人們,更需要了解它有趣的發展歷程,這樣才是對這個充滿行者時代機械工藝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