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和乾隆爺應該說不是同一時代的人,不過他們二位共同點挺多:一是他們都是一個鼎盛王朝的統治者;二是執政超長,路易十四名義上統治法國長達72年,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國王。乾隆爺在位時間63年4個月,同樣也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同時也是最長壽的皇帝(1711-1799);第三就是特別能花錢。有錢、長壽、權勢通天,這真是千年修來的福氣。
西餐、香水、芭蕾、高跟鞋
路易十四的四大發明路易十四正式執政之后,將國王的權利發揮到了極致。他自稱“太陽王”,并向全法國宣告了他那句名言:朕即國家。為了塑造自己至高無上的威儀,他要求所有的貴族名流都住到凡爾賽宮觀摩他的飲食起居。那些能為“太陽王”穿衣托袖的貴族則視其為自己最大的榮耀。
路易十四每天的午飯通常是比較私密的,而晚宴則是竭各種奢華之能事,同樣是在1661年,路易十四正式執政時就規定了一整套就餐儀式。如何安排座位,如何上菜,用什么餐具,配什么酒,擺什么花,一次進宴就讓你立刻感受到太陽王的萬丈光芒,從此俯首帖耳只能瞻仰。這些用餐的禮儀傳向民間之后,最終形成了今天的西餐或法餐文化。
而從某些記載看,路易十四吃飯確實挺有看頭。雖然當時法國已經有了叉子,但路易十四依然保持著先王吃飯的方式,只用刀和手。當時有這樣一段描述:“國王以少見的靈活手法,把一塊禽肉吃了下去,絕對沒有半點湯汁濺出,手上也沒有油漬,這是別人無法相比的”。真是很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晚宴后便是盛大的舞會。凡爾賽宮可謂是夜夜笙歌,路易十四非常喜歡跳舞和芭蕾,舞會主題的各種點子也是層出不窮。而為了彌補自己身高上的不足(據說只有一米五幾),他特別為自己研發了高跟鞋,再套上高高的假發,一下子自己的身高拉長到了一米八。
自然的,路易十四喜歡也善于跳舞,多次登臺親自演出,同時建立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院。芭蕾舞的5個基本腳位、12個手位及一些舞步,便是在這個時候確定下來的。這位“太陽王”是芭蕾舞名副其實的奠基人。
不過如果你穿越到路易十四的年代,走進凡爾賽宮的第一感覺一定是:臭啊!據說路是十四一生只洗過七次澡,因為當時人們的信仰認為清潔肉體是對靈魂的不敬,并且當年鼠疫頻發,人們認為水會滲入皮膚傳播鼠疫。所以路易十四平時只靠頻繁換襯衣和用干毛巾擦身保持清潔,同時命人研制各種香水來遮蓋自己體味。國王的習慣必然是眾人爭相模仿的,于是香水在路易十四時代被大量的使用,凡爾賽宮里的所有人更是日日都離不開香水。
路易十四的一位筆友
神秘的東方文化是當時法國上流社會的時尚。路易十四及王后就有大量的中式家具和各種制品。路易十四曾經想把凡爾賽打造成“國際化宮殿”,其中就包括中國廳。
正是在路易十四執政期間,法國與中國的來往逐漸加深,路易十四多次支持與中國的各種往來交流,并給當時清朝皇帝康熙寫過一封親筆信。大意是:“親愛的康熙,我們兩國雖然遠隔重洋,但是我們各種技術文化交流活動已經有多年歷史了,希望以后這種交流越多越好! ”只可惜這封信幾經波折,最終還是沒能轉交到康熙手中,現收藏于法國外交部。
康熙一生節儉勤政,路易十四竭盡奢華的生活方式他自然比不了,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有哪位皇帝可以和路易十四一較高下,一定是乾隆爺莫屬。
乾隆爺有多少錢?乾隆南巡圖局部
我們還是說得形象點兒:一、據乾隆18年國庫收入記載,當年全年的國庫收入是5000萬兩白銀,1300萬石糧食。加在一起可以換算為6300萬兩白銀。如今普遍認為當年的1兩白銀約合200元人民幣,這6300萬兩就是126億人民幣。二、乾隆五十八年時,英國使團訪華,乾隆爺高規格接待,英國使團連吃帶拿的一共花了乾隆爺51.9萬兩白銀,給英國使團感動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這就好比你每月掙6000元,有個好朋友不遠萬里來看你,你花500元請他吃了頓大餐得感覺差不多。英國人不知道,乾隆爺曾六下江南,每次都是聲勢浩大,花費都在百萬兩白銀往上。區區50萬兩,只是乾隆作為王朝天子的一點禮貌而已。就是這么花錢,到嘉慶繼位的時候,乾隆在國庫中還給他留下了1000萬兩的盈余。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收藏大咖有錢自然就要可勁兒的花。乾隆爺是最愛收藏,自然也是最有能力收藏天下珍寶的第一人,今天故宮內展示的傳世珍品,多半都是他的收藏。乾隆爺的藏品數量之巨,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乾隆愛書法字畫,自己本身也愛寫字并且寫得不錯。乾隆八年,他決定將宮內收藏的各類書法字畫進行整理,并編撰成冊。單這部名為《石渠寶笈》的目錄就多達三編共225冊。鼎盛時期時期的清宮書畫收藏大約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晉唐宋元書畫2000件,明代書畫2000件。另一份1816年的清單顯示,紫禁城與察哈爾的皇宮共藏有15,000件字畫。相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乾隆爺的功勞,堪稱空前絕后。
乾隆二愛玉石。民間戲說的段子就有和珅花高價購買和田玉進貢,結果被劉墉砸爛的故事。今天故宮博物院內收藏的大小玉器多達上萬件,多半也是乾隆爺的收藏。
不得不尊稱一聲:表爺!乾隆的爺爺康熙和爸爸雍正也都喜好鐘表,但他兩人加一起都不如乾隆一人瘋狂。這便是乾隆的第三大愛好。
乾隆五十年(1785)八月三日,粵海關監督穆滕額進獻給乾隆爺的鳥音籠,雅克德羅制乾隆一朝,授意購買、制造、改造鐘表的諭旨比比皆是,據《乾隆朝貢檔》記載,乾隆二十二年,粵海關總督李永標、廣州將軍李侍堯進貢“鑲玻璃洋自鳴樂鐘一座,鍍金洋景表亭一座”。乾隆看過貢品,傳諭:“這次進貢的鐘真不錯,之后再見到,別管多少錢,多買!”皇上喜歡的東西,大小官員自然竭力討好。不但費盡心機的幫皇上尋覓珍奇鐘表,宮內造辦處,江蘇、廣州的鐘表作坊對于制表技術工藝的研究也無不盡力。這不但讓乾隆成為史上最大的鐘表收藏家,也促進了中國的鐘表制作發展。
今日故宮的鐘表收藏集中展示在奉先殿(鐘表館)中,如果您有機會到此參觀,一定要多留意一下圖中這座“寫字人鐘”,它堪稱鐘表館的鎮館之寶。這座鐘由18世紀末期的某個英國品牌制作,其中下方的寫字小人部分由JAQUET DROZ(雅克德羅)制作,他手執毛筆,啟動之后會自動蘸墨,并在紙上字跡工整的寫下“九土來王,八方向化”八個書法大字,而他的內部則完全由機械驅動,其中的復雜與精妙令人驚嘆。
你也能買到乾隆爺“同款腕表”銅鍍金嵌珠琺瑯紫色香水瓶座鐘
在現存的瑞士鐘表品牌中,JAQUET DROZ(雅克德羅)是唯一一個有明確記載與乾隆皇帝有過往來的品牌。除了“寫字人鐘”之外,故宮鐘表館至今還藏有多件JAQUET DROZ(雅克德羅)進貢給乾隆的各式鐘表。銅鍍金鏨花鳥音瓶式座鐘
歷史上的JAQUET DROZ(雅克德羅)以善于制作自鳴鳥、活動人偶以及琺瑯裝飾而聞名,今天的JAQUET DROZ(雅克德羅)依然遵循著品牌歷史所留下來的寶貴積淀,自2000年重回表壇以來,佳作頻出,令人矚目。JAQUET DROZ(雅克德羅)對鳥類情有獨鐘,在腕表上,JAQUET DROZ(雅克德羅)更不遺余力的將鳥類元素融入其中,精細的金雕、引人入勝的活動人偶報時鳥,讓這個美麗的生靈在腕表的方寸之間鮮活動人。
2013年,JAQUET DROZ(雅克德羅)創立275周年之際,繼續將代表品牌歷史特色的自鳴鳥與腕表結合,推出“迷人的時光之鳥”腕表(The Charming Bird),首次將一只微型自鳴鳥在直徑47毫米的表殼內婉轉歡鳴,精湛的技藝令人唏噓不已。JAQUET DROZ(雅克德羅)的琺瑯腕表同樣別具特色。品牌獨有的偏心表盤與微繪琺瑯圖案搭配,再加上恰到好處的留白,為腕表賦予了一種雅致的東方韻味。
回溯18世紀,在JAQUET DROZ(雅克德羅)的琺瑯作品中有一種名為“Paillonnée”特殊工藝,意為“金屬粉末”或“很薄的金屬葉片”。簡單來說,就是在琺瑯中加入特定形狀的黃金薄片,成型后,琺瑯與黃金完全融為一體。如今,失傳已久的“Paillonnée”工藝已經由JAQUET DROZ(雅克德羅)復興重現,這種精細與華麗之中,透著一股皇家的莊嚴與貴氣。
JAQUET DROZ(雅克德羅)與乾隆爺的淵源已經成為很多人心中對這個品牌的固有印象。如果您想買一只和乾隆爺相同品牌的腕表,如今非JAQUET DROZ(雅克德羅)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