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傳統的卡其野戰表款比起來,這枚2020款漢米爾頓卡其野戰鈦合金腕表有幾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比如并沒有使用經典的NATO表帶,表殼尺寸達到了42毫米,改手動機芯為自動機芯,并且采用了在這個系列上幾乎沒出現過的鈦合金材質。以上這些變化是一種傳統經典的現代升華。
漢米爾頓總裁曾說過。“卡其野戰是我們的傳統產品,但它也完全符合今天的年輕人的穿戴風格。如果只有一款可以使用NATO表帶的手表,那就應該是卡其野戰。“
眾多的卡其野戰都是配NATO帶出現的,而這款表使用了沙色牛皮磨砂帶,做工細膩而且特別柔軟,配拋光鈦合金表殼,外觀整體協調一致,上手感覺甚至比NATO帶更好,我覺得這是漢密爾頓卡其野戰從純粹的軍事風格轉為民用版的一個不錯突破。另外,之前的卡其野戰大多都是38毫米表徑,這只表增加到了42毫米,這也是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習慣的大小。
漢米爾頓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黑杰克”潘興將軍指揮下的軍士供應精準的鐵路腕表,用于為部隊調動計時。除了具備必須的精確性,還把老掉牙的懷表改造成了腕表,確保軍人方便讀時。二戰最艱苦卓絕的那段時間,漢米爾頓停止生產民用表,全部轉到軍表生產上,前后給美軍方交付了超過100萬只。
軍表的誕生必然是根據戰場需要而來的,比如軍表不光是要走時精準,也要方便對時才行,怎么才能讓部隊指揮員精準對時呢,那就是停秒機制,把表冠拔出來,秒針就停止走動了,這樣就能讓所有需要對時的手表在同一時間啟動,方便精確調動部隊,這種畫面大家在電影里面沒少見吧,在停秒機制之前主要就是靠信號彈。發展到今天,停秒機制已經是自動機械表的標準功能了。
軍表風格的另一個體現就是在盤面上,讀時表圈分為三層,最外圈是分鐘刻度,中間的阿拉伯數字是小時時標,而最內圈則是24小時時標,這種設計是典型的軍表特征。
最后說說性價比吧,7400元的價格在卡其野戰系列里面算貴了,除了1萬以上的卡其野戰計時表就是這只了,為什么貴了,貴有貴了的道理,鈦合金材質,相對精鋼的優勢這里不提了,總之就是比精鋼強,但肯定也比精鋼貴 2.搭載最新的H-10自動機芯,動力達到了80個小時,精度也非常不錯,這級別的很多對手還天天等著新聞聯播正點對時呢。第三.帆布帶換成了牛皮帶,成本必然高了。這里引申個問題。卡其這名字怎么來的?其實就跟表帶有關,二戰時為了節約鋼材,漢米爾頓使用卡其布來制作表帶,名字也由此誕生。
最后總結,這款表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其實卡其全系列性價比都高,都很實惠,不光這塊。如果定位的話,這是一款具有軍用外觀的新型輕量化產品,適合喜歡軍事題材但也不愿放棄現代感,同時還不想戴街表的年輕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