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表友們會更加愿意佩戴一枚硬朗有型的運動表。身上飾物不多,一枚漂亮的腕表將會是很好的配飾。再有,夏天我們的活力總是比較旺盛,戴運動表很符合這個季節的氣氛,另外就現實層面來說,夏天容易出汗,而運動表較常搭配金屬鏈帶或橡膠表帶,這種表帶材質不需擔心手表的汗漬侵擾問題。▲常見的運動表材質如不銹鋼與鈦金屬,其耐操強硬的特質讓人在佩戴時無需過多擔心。
目前運動表的主流材質仍是不銹鋼,但有些高級鐘表品牌也會推出一些貴金屬材質的運動表,但這些價值不菲的貴金屬表其實更像是具備運動表外型的正裝表,很少有人舍得佩戴這種價值不菲的K金運動表去參加一些休閑活動。
能用作手表材質的金屬大致為不銹鋼、陶瓷、18K金、鉑金、鎢鋼等,甚至采用藍寶石玻璃做表殼的Richard Mille RM056系列表款。利用這些材質做表殼也是手表商看重這些材質的優良屬性,比如陶瓷非常耐磨,黃金昂貴等等。
江詩丹頓縱橫四海Ref.7910V/000T腕表采用鈦合金材質
而除了上述材質之外,鈦金屬也算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運動表御用材料,不過相較于不銹鋼,鈦金屬應用在制表領域的歷史相對較晚,大概在1970~1980年代才開始有鐘表品牌以這類材質打造表款。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鈦金屬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材質。
對許多朋友來說,鈦金屬是一種非常新穎的材質,是“太空時代”的金屬,不但被航天、航空業捧為上賓。在民用醫療器械和運動手表中都有體現。這種金屬誕生于1971年,是當時,一個叫威廉?喬治的英國業余科學家,在分析來自康沃爾的砂土時,發現一些他自己無法識別的“紅褐色的礦灰”。四年后,一位奧地利化學家Martin Heinrich Klaproth證實了喬治確實發現了一種新元素。Klaproth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鈦”。然而,鈦合金工業用途的開發還較新。來自盧森堡的Wilhelm Kroll被認為是現代鈦工業之父。在二十世紀30年代期間,Kroll開發了一種加工鈦金屬的方法,并在40年代期間將之改良,此法今天還在沿用。鈦金屬工業的出現正好順應了航空業興起的要求,它是建造噴氣式飛機最理想材料。
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前,超過85%所生產的鈦都是用于航空工業。鈦的獨特性能:密度為鋼的一半,優良的強度保持性(到華氏1000度),環境腐蝕抵抗力比其他金屬高得多。這使得它成為建造噴氣式飛機,火箭和太空飛船的引擎和飛機框架的理想材料。從二十世紀70年代開始,鈦金屬工廠產品的價格就一直往下掉,這樣才使得鈦金屬被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中。最常見的合成物就是鈦氧化物,常常用于顏料涂料,紙品,塑料,玻璃和陶器的生產中。寶石工匠們應該很有興趣知道,原來星彩紅寶石和藍寶石水晶的“星辰”,都是因為鈦氧化物的存在。造船工程師也很欣賞鈦對鹽水的超級耐腐蝕性,所以用它來制造螺旋槳,軸和其他部分。海軍也把它用在潛水艇上。
百達翡麗Calatrava ref. 5524T腕表,采用鈦金屬材質
鈦金屬并不是稀有金屬,它在地殼的蘊藏量排名第九。鈦礦石的供應至少還可以維持一萬年。在隕石,月球巖石,太陽和其他星球都發現了它的存在。不過,鈦的提取過程相對較慢且費用過高,這使得它的價格昂貴。很多年來,高昂的價格限制了鈦在軍事和航空領域的運用。
在制表領域,鈦金屬相比不銹鋼制作的手表更輕盈、更耐蝕。鈦合金和鋼材相比主要優勢是密度低、耐蝕性強;白色金屬手表的金屬和鉑金現在是炙手可熱。鈦金屬表的數量和精鋼手表比起來不算多,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鈦金屬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而且越來越多。鈦的許多特性使它極具工業和商業價值:
- 堅硬:鈦比鋼的硬度高30%;
- 質地輕:鈦的重量為47.90個原子尺度,比鋼將近輕了50%;
- 抗腐蝕:當把鈦暴露于空氣中時,其表面會形成一層緊密且強韌的氧化膜,它可以抵抗不同物質對其他金屬的侵蝕。對鹽水的侵蝕特別有效。
時至今日,鈦金屬手表的普及度越來越高,而且還有更詳細的分類,例如以目前常用在制表的鈦金屬而言,大致可以分成2級鈦金屬和5級鈦金屬,2級鈦金屬特性如重量輕和耐腐蝕,但5級鈦金屬的強度則是更強(成分中含有6%的鋁和4%的釩等),不過也因為制作比較不易,所以采用5級鈦金屬制成的手表,通常價格也會高一點。
▲提到鈦金屬往往會先想到它的輕盈化特性,但其實鈦金屬除了比不銹鋼輕之外,它還有其他特性相當適合制表。
1
輕盈化
一般來說鈦金屬的密度比不銹鋼要低(前者的密度大致為4.5g/cm3、后者密度則是8g/cm3),換句話說鈦金屬戴起來也就比不銹鋼輕盈,這種差別反映在表殼相對厚實的潛水表上會更明顯,例如帝舵的Pelagos和勞力士的海使,它們重量分別為157克與212克,差別多達50克以上,戴在手上可以感受到鈦金屬輕量化的優點。
2
高抗壓性與強度
鈦金屬的重量和密度比不銹鋼輕和低,不過以5級鈦金屬為例,它的強度可以達到1000MPa,這數據為不銹鋼的5倍。所以,像是航天、航空工業往往就應用了大量的鈦金屬來作為制作火箭、飛機的主要材料。此外鈦金屬的維氏硬度一般約為350HV,相對來說不銹鋼的硬度則是150~200HV左右,這顯示鈦金屬的強度也比較高。
3
親肌膚性
有些人可能會對不銹鋼里的鎳成分過敏,不過鈦金屬因為不含鎳,所以不會讓佩戴者產生過敏反應——鈦金屬表面的天然氧化物層不易致使人體過敏,戴起來自然更安心一些。
4
抗腐蝕性
雖說在今天,科學對不銹鋼的抗腐蝕性提高了不少。但鈦金屬的先天抗腐蝕性還要更勝一籌,想要對鈦金屬造成腐蝕,除非把手表拿去浸泡在硝酸等強酸中,不然基本上很難看到鈦金屬會生銹,所以我們常會看到潛水表標榜使用鈦金屬制成,因為即使長時間置身于鹽分高的海水中,鈦金屬手表也不會有被腐蝕的危險。
5
低導熱性
金屬的導熱性表面上看起來對我們佩戴好像沒有太大的關聯,但可以試想一下兩種情況:在冬天的早上,我們要把金屬鏈帶的手表佩戴在手腕上的冰冷瞬間,或者高溫下的手表猛然戴在手腕上的熱刺感。這時候鈦金屬不容易顯得太冰或太熱,這點就是導熱系數較低的好處了。在低價位如幾千塊的機械表范圍中,通常還是不銹鋼手表的天下,這個價位中比較少看到品牌用鈦金屬制作表殼,但如果預算升高到萬元上的價格,那么鈦金屬手表的款式就會變得比較豐富,因此如果在價位差不多的前提下,以上列出的幾點,可能是決定你最終要選擇鈦金屬或不銹鋼手表的決勝點。(轉載于鐘表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