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時光倒流”系列當中,我們與大家一同探尋了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誕生的經典豪華手表作品,那么今天,我們將回到70年代來繼續我們的盤點之旅。這個時期的瑞士鐘表行業正處于石英危機所帶來的巨大困境當中,許多品牌別無選擇,只能全盤接受電池驅動的機芯,或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產品目錄當中增加一些石英表款來應對市場的需求。再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豪華運動表這一概念也是在這十年里誕生。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具有代表性意義的豪華手表在這個時期出現。
探險家II型腕表于1971年面世,它是勞力士1953年推出的探一表款的進化體。雖然新老兩種款式都根植于探險的主題,但探二是專門為洞穴和極地探險者們所準備的。這兩種探險環境的共同之處在于都無法通過觀察天空來判斷當前是白天還是黑夜。
為解決這個問題,勞力士創造了探險家II型腕表。這款精鋼材質打造的時計配備有固定的24小時刻度表圈和一根碩大的24小時指針(傳統的12小時指針依然保留)。這樣一來,佩戴者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只要保證手表時刻在運作,便可輕松確定晝夜狀態。
在上世紀70年代,手表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類別:纖薄的貴金屬正裝表,高級復雜功能手表,以及不銹鋼工具表。而隨著1972年愛彼推出了皇家橡樹系列,自此鐘表界又多出了一個新的類別。由杰羅·尊達設計的皇家橡樹腕表有著非傳統的外觀輪廓,包括大尺寸(相對那個時代而言)的八角形表殼、外露螺絲表圈以及一體式的鏈帶等。它的表盤通過“tapisserie”格紋進行了裝點,與別致的表殼造型結合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第一款皇家橡樹腕表是用不銹鋼材質打造的,但價格卻要高于當時的許多金表,由此確立了豪華運動表的概念。
人們對于這款皇家橡樹腕表也是褒貶不一,有些人覺得突破傳統是好事兒,應當鼓勵;有些人為它的尺寸所咂舌;還有些人則因它的風格和價格而望而卻步。然而不管怎樣,皇家橡樹最終成為了愛彼的產品支柱。如今近50年過去了,皇橡已然成為了愛彼的旗艦產品系列,這里有著多種多樣的尺寸、材質和復雜功能供消費者選擇。
百達翡麗不愿被愛彼蓋過風頭,也加上他們認為是時候推出自家的豪華運動手表了。自然而然的,著名的百達翡麗找到了杰羅·尊達這位著名的設計師來設計款式,而后者就創造出了同樣著名的Nautilus鸚鵡螺。鸚鵡螺手表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船舶的舷窗,它有著42mm尺寸的墊型表殼,并帶有模仿窗戶鉸鏈的“耳朵”,造型十分地獨特。其它一些細節還包括像是圓角八邊形表圈、一體式表帶,以及表盤裝飾之用的水平溝紋等。
百達翡麗也將精鋼材質的鸚鵡螺定價為與貴金屬款式相當,如此便進一步地鞏固了這款豪華運動表的地位。和皇家橡樹一樣,鸚鵡螺也是當今世界令所有男人們最為垂涎的手表之一,它也一樣有著多種多樣的款式可選。
1976年蕭邦推出的Happy Diamonds系列腕表又是當時的一大創新設計。它是由品牌自家設計師Ronald Kurowski所設計的,特色就在于表盤周圍自由浮動的鉆石,其一經推出即在同年獲得了巴登巴登金玫瑰大獎(Rose d’Or de Baden Baden)。雖然這一概念的實現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鉆石的硬度卻幾乎會對任何它所接觸到的表面造成明顯的劃痕,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蕭邦在鉆石表面涂上了薄薄的金層。
二十年后,蕭邦推出了名為“Happy Sport”的迭代款式,這也是該系列當中首款將精鋼表殼與鉆石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如今,蕭邦的Happy Diamonds和Happy Sport系列已經成為了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奢華女士腕表,這除了要歸功于它所具有的那曼妙的外觀之外,數量龐大的款式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1975年,寶格麗發布了一款限量版的貴金屬數顯腕表,它的身上鐫刻有“BVLGARI ROMA”的字樣,搭配的是一條麻布皮革表帶。寶格麗只制造了100枚并將之作為圣誕禮物送給了他們的頂級客戶,這些客戶收到之后都是贊不絕口。而這些好評給了寶格麗新的啟發,于是他們在1977年推出了BVLGARI BVLGARI手表,同樣的,該作品也是出自杰羅·尊達之手。這一次,手表使用了傳統的表盤顯示布局,并擁有了標志性的BVLGARI·BVLGARI雕刻表圈,且搭載上了一枚自動上鏈機芯。
如今,BVLGARI BVLGARI亦已成為寶格麗的支柱產品,品牌以一系列尺寸、風格、材質和復雜功能將之重新詮釋為現代化的男裝/女裝腕表。由于其標志性的雕刻表圈,它仍然是寶格麗旗下最知名也是最受歡迎的手表系列之一。
Santos-Dumont是卡地亞打造的第一款手表,于1904年送給了飛行員Alberto Santos-Dumont。不過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這一具有開創性意味的表款為適應當時的豪華運動表潮流,不僅經過了重新的設計,更更名為了Santos de Cartier。當時的它使用了碩大的精鋼表殼、寬寬的黃金表圈,以及帶有裸露的黃金螺絲的一體式鋼鏈帶。這是卡地亞第一次使用不銹鋼制作手表,也是卡地亞對于間金主題偏愛的開端。
這次重新設計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轟動,也因此,卡地亞開始繼續擴大起Santos系列的陣容來。雖然品牌在2016年的時候停產了這個系列,但也就過去了兩年功夫就又恢復了正常。
在70年代末尾,伯爵也加入到了豪華運動表潮流的隊伍中來,推出了Polo系列。然而它卻并不像上述同類作品那樣使用的是精鋼,而是完全采用18k黃金來進行打造,并且還選擇了擁抱當時最為流行的石英技術。Polo手表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那貫穿了整體的水平溝槽式設計,而這就導致無論是圓形表殼款式還是矩形表殼款式,當時的Polo腕表戴起來都更像是一條華貴的手鐲而不是一款名貴的手表。據一些歷史資料顯示,黃金Polo是當時伯爵旗下最暢銷的作品之一。
Polo系列自誕生之后歷經了幾次設計演變。2001年,Polo擁有了更豐滿、更具曲線美感的輪廓,同時表盤設計也變得更前衛了起來;然后到了2009年,Polo系列發布30周年之際,伯爵推出了維度更突出的更現代化的版本;最后,在2016年,伯爵Polo S以精鋼運動表的姿態出現在了舞臺上。
很顯然,豪華運動表的理念主導了上世紀70年代的瑞士鐘表行業。這里出現的手表有好幾款已經演變成為了當今奢侈品手表領域的絕對標志,因設計太過經典,它們的造型與最初之時相比從未偏離過太遠。其它一些款式雖然或多或少整過幾次容,但值得注意的是,直至今天它們依然是各自品牌旗下產品目錄的一部分。
請繼續關注我們的《時光倒流》系列下一期,屆時我們將去看看60年代誕生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