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越貴的腕表越耐用嗎?瑞士腕表真的能用百年嗎?瑞士名表以經久耐用,技藝精湛著稱,那么瑞士名表的返修率有多高?一些“吃瓜表友”有吹捧的,也有貶低的,那么我們今天就用這個話題來展開討論。1)決定名表返修的因素
型號決定返修率
深刻去思考,名表的返修率并不完全是由品牌決定,同品牌因為機芯的不同,每個系列返修率也不一樣,差距還很大,這就是為什么勞力士十幾年都沿用3135機芯,甚至把這款機芯研究到骨髓中,歐米茄最早的2500機芯返修率很高,后期不斷改進推出2500機芯B、C、D三種型號才逐步完善,所以名表的返修率不能人云亦云的評價某品牌高,某品牌返修低,既然能躋身名表行列,自然有自己擅長的技藝。
產量決定返修率
以制造端來看,一個產品產量越大,返修率越低,工業化量產的腕表整個生產鏈非常成熟,性能當然越穩定。相反一些限量的小眾制表返修率忽高忽低,例如一款表做了10只,只要1只調配上有小問題就要返修,返修率就是10%;大眾型號一款表做兩萬只,返修多少才能達到10%?如果真到10%整條生產線都要重新調配。所以產量越大返修率越低,這也是老名匠在內陸“如日中天”的原因。功能決定返修率
有數據表示同樣是使用五年,入門級別的大三針簡單款腕表返修率能控制在3-8‰(千分之),而復雜功能腕表能達到3%,我們還是舉浪琴的例子,大家極少聽見三針名匠有返修之說,而網路經常看到名匠8針月相有卡日歷,卡針的帖子,所以功能越多,返修率越高。
手工制表決定返修率經常有表友吹捧手工制表技藝精湛,但在制表領域機器比人更可靠,各產業的經驗判斷人工顯然遠不如機器理智,機芯中經常用到毫厘小零件,人類用肉眼手工制造會比高精機器造出來的精度高嗎?顯然不可能,越是人手打造,理論上出問題的幾率越高,有“杠精”會說頂奢手工制表比機器制表貴的多?
手工制表賣的貴不光是頂級工匠的制造成本,品牌還把后期成本,返修成本都打到了價格中,讓消費者埋單。手工制表都是頂級工匠,返修時自然也只能由頂級表匠維修嘍。所以有些高端手工制表內陸無法保養維修,只能返回原廠處理。2)如何避免名表返修
對于保守型表友來說,避免返修率最好的辦法就是,入手大眾品牌的熱門品,選擇經典老機芯,別當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新機芯,或者在老機芯上加載改進新功能的腕表,第一批往往返修率比較高。財力不到不要玩復雜表,維護成本可能超出你的想象,小眾獨立制表人年產幾十只的腕表只適合發燒友。(轉載于手腕上的故事)
小貼士總結:論瑞士名表的返修率高嗎?說實話只要躋身名表行列返修率真不高,大三針腕表使用五年才達到千分之幾的級別,關于返修品牌方其實比消費者更怕,在保修期內品牌方無償保修,這都是企業成本啊,況且沒有任何品牌希望返修率高,即便是創新也盡可能降低返修率,普通消費者大可不必太計較返修率,選表只考慮美觀和舒適度,佩戴用途,自己喜歡就好。您有返修腕表的經歷嗎?請留言和表友討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