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需要經常穿越全球各個時區的國際旅客和航空專業人士而言,具有格林尼治標準時間/第二時區功能的精密可靠的手表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對于所有在職業或個人生活中經常需要保持海外聯系的人也很有幫助。
GMT是指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即倫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的標準時間。最初由英國水手使用,然后拓展到鐵路和電報運營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MT)在世界范圍內被接受為不受時間限制的標準時間。
自1963年開始,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MT)已被協調世界時(UTC)所取代,后者是更精確的時間測量,成為世界各地調節時鐘時間的主要標準。盡管如此,大多數人還是使用GMT來查找不同時區中的相應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商業客機開始運營長途航班。最初,航空專業人士和常旅客都難以計算他們在不同時區的目的地當地時間。因此,需要開發能夠同時指示兩個時區的時計:本地時間和基準/家鄉時間。
為了滿足航空專業人士的特定需求,勞力士開發了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它能同時顯示兩個不同的時區。這款功能強大的新型手表于1955年推出,成為包括著名的泛美航空公司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的官方手表。
GMT-Master Brochure, 1956
1959年,紐約和莫斯科之間的首次不間斷洲際飛行中就是使用了GMT-Master進行導航。當超音速協和飛機在1960年代末進行的最后一系列試飛時,飛行員佩戴的也是GMT-Master手表。
代表第一代勞力士GMT手表的GMT-Master系列包括從1955年到1988年發布的各種型號。1954年,勞力士開發了Calibre 1032,這是該品牌的第一枚GMT機芯。這款25石,18,000 vph的自動上鏈機芯具有時,分,日期和GMT指針。此機芯成為GMT-Master手表的基礎。這些時計還具有可旋轉的24小時表圈及額外的用于指示家鄉時間(GMT)的時針。
為泛美航空公司員工制作的首款GMT-Master(型號6542)配備了直徑38毫米的蠔式鋼表殼和著名的“百事可樂”圈。邊框旋轉表圈由電木(有機玻璃)制成,涂有顏色,數字和刻度。外圈分為兩半-紅色對應于白天,而藍色對應于夜間。 6542的防水能力達50米。
GMT-Master手表系列繼續采用新推出的機芯,并通過發布采用不同材料(鋼,金)的新款來擴展產品范圍。表殼尺寸(38mm至40mm)和邊框組合(雙色或單色)。 6542之后是1675,16750和16700。
Rolex GMT-Master Ref. 6542
1959年推出的GMT-Master 1675年搭載1565型機芯,這是一款自動上鏈GMT機芯,配備26顆寶石,18000 vph和42小時動力儲備。
1965年,勞力士開始為1675型配備1575 GMT機芯,這是一款25顆寶石的自動上鏈機芯,以19,800 vph的速度跳動。具有約44小時的動力儲備。1675的防水深度為50米。
這一代的其他兩個值得注意的型號是1675/8(金質表殼)和1675/3(黃金Rolesor表殼)。
GMT-Master 1675/3有兩種配置:黑色表盤和黑色表圈版本,以及棕色和棕色表圈表盤版本。在這兩個版本之后,勞力士還曾對1675/3做過更新。 新版采用棕色表盤和棕色及金色的雙色表圈。勞力士愛好者通常將帶有棕色表盤/棕色表圈的GMT手表稱為Root Beers。1981年,勞力士推出了GMT-Master 16750,搭載Calibre 3075機芯,這是一款自動上鏈機芯,具有快速設定日期功能。這款27石機芯的震頻為28,800 vph,具有約50小時的動力儲備。
Ref.16700于1989年誕生,是GMT-Master系列的最后一款。該型號搭載3175型機芯。這款31石,28,800 vph的自動上鏈機芯的動力儲備約為48小時。
同時,勞力士GMT-Master的表圈還用了新材料。最初的生產采用帶有鐳基發光標記的膠木表圈。由于膠木很容易破碎,所以品牌推出了鋁質邊框。 1960年代,在就鐳的輻射危害提起訴訟之后,勞力士召回了使用鐳的表圈鑲片,并用沒有任何夜光應用的陽極氧化鋁表圈進行了替換。 1963年,勞力士開始使用Tritium作為手表的發光材料。
1998年,他們從Tritium切換到Luminova。 2007年,勞力士推出了應用Superluminova夜光材料的手表型號。
此外,除少數型號外,大多數GMT-Master型號均采用雙色邊框以區分白天和黑夜。鋁質表圈的雙色是通過特殊的陽極氧化工藝來實現的。
GMT-Master系列所有腕表型號的GMT指針均與時針相結合。調整時針時,GMT指針也會旋轉并與參考時間(GMT / UTC)對齊。所以,為了追蹤額外的時區,佩戴者必須旋轉表圈。
1982年,勞力士推出了一款新機芯,使時針可以獨立于其他指針進行設定。為了清楚地表明這一顯著進步,并避免與GMT-Master混淆,裝有新型機芯的腕表被命名為GMT Master II。
在GMT Master II中,GMT指針獨立出來。佩戴者可以將這跟指針對準任何首選的時區,并且它將繼續跟蹤其他時區,而無需從時針或旋轉的表圈獲取任何參考。此外,佩戴者還可以通過旋轉表圈來跟蹤第三時區。
GMT-Master II系列的第一個型號是16760,又名胖夫人。直徑為40mm的蠔式精鋼版配備了最新推出的自動上鏈機芯3085,其“可樂”表圈帶有黑色和紅色的嵌件。這也是第一款配備藍寶石水晶玻璃的勞力士GMT蠔式精鋼腕表。該型號使用tri管進行發光。生產時期為1983年至1988年。
Rolex GMT-Master Ref. 16760
1989年推出的16710是GMT-Master II系列的第二個版本。它的特色是直徑為40mm的蠔式精鋼表殼,裝有自動上鏈3185型機芯。最后生產的一批型號配備3186型機芯。百事可樂(藍&紅),可樂(黑&紅)和All-黑色邊框版本。陽極氧化鋁表圈。該型表款一直生產到2007年。
在2005年,勞力士開發了高科技陶瓷表圈,替代GMT和潛水表使用的鋁材質表圈。這種新材料勞力士申請了專利,這是一種極硬且耐腐蝕很強的陶瓷。防刮擦能力強,顏色不受紫外線的影響,凹陷的數字和刻度通過PVD工藝涂上金或鉑。
2005年,勞力士推出了首款帶有陶瓷內膽的腕表:18ct黃金蠔式恒動GMT-Master II,雙向可旋轉表圈和黑色陶瓷24小時刻度內膽的116718 LN。
Rolex GMT-Master Ref. 116718 LN (2005)
2006年,品牌推出了帶有黑色陶瓷表圈的精鋼/黃金版116713LN。
2007年,勞力士推出了帶黑色陶瓷表圈的蠔式精鋼版116710 LN。同年,勞力士注冊了商標“ Cerachrom”。
勞力士還為其他系列發布了藍色陶瓷圈和綠色陶瓷圈:2007年,在新一代Oyster Perpetual Yacht-Master II型號上引入了藍色陶瓷。 2010年,綠色陶瓷首次出現在蠔式恒動潛航者日歷上。
最初,Cerachrom外圈僅提供黑色,藍色和綠色等單色。勞力士花了三年的時間終于研發出雙色的Cerachrom。
Rolex GMT-Master II ‘Batiman’ (Reference 116710BLNR) – 2013
2013年,勞力士在GMT-Master II的Oystersteel版本(116710BLNR)上推出了首款單件,雙色陶瓷表圈(一半為藍色,一半為黑色)。這款采用藍色和黑色陶瓷表圈的GMT-Master II型號被稱為“蝙蝠俠”。
2014年,勞力士在18 ct白金的GMT-Master II上推出了紅色和藍色陶瓷兩種顏色的表圈116719BLRO。
Rolex GMT-Master II with Pepsi Bezel Ref. 116719BLRO (2014)
2018年,勞力士發布了新一代GMT-Master II。 新型3285自動上鏈機械機芯完全自主開發和制造。這款最先進的機械機芯融合了勞力士的多項創新技術,例如優化的抗磁性藍色Parachrom游絲,具有可變慣性的大型擺輪,勞力士超線圈,可通過四個金質微動螺母進行高精度調節,橫向擺輪橋,高性能的Paraflex避震器和Chronergy擒縱裝置通過順磁性功能增強了自主性。3285機芯以28,800 vph的速度震動,31顆寶石,可提供約70小時的驚人動力儲備。
Rolex GMT-Master II with Pepsi Bezel Reference 126710 BLRO (2018)
在2018年巴塞爾國際鐘表珠寶展上,勞力士發布了126710 BLRO,這是Oystersteel GMT-Master II的新版本,具有標志性的百事可樂(藍色和紅色)配置的雙色Cerachrom表圈。
除此備受期待的型號外,品牌還在GMT-Master II的兩種變體上展示了棕色和黑色陶瓷兩種顏色的表圈:一款是18克拉永恒玫瑰金(126715 CHNR),另一款是Everose Rolesor版本(126711 CHNR)。
2019年,勞力士推出了新版Oystersteel GMT-Master II,其雙色Cerachrom表圈采用藍色和黑色陶瓷制成(126710 BLNR)。該型號被稱為Batgirl。
GMT-Master II的蠔式表殼可確保100米的防水深度。中殼由堅固的耐腐蝕牡蠣鋼或18 ct金制成。底蓋上有精美的凹槽,并用特殊工具將其密封,只允許經過認證的勞力士制表師拆解機芯。
裝有三重防水系統Triplock的上鏈表冠牢固地擰緊在表殼上。表冠護罩是中殼的組成部分。這款表鏡由三顆防刮藍寶石制成,三點鐘處帶有獨眼巨人透鏡,可輕松讀取日期。
(Ref. 126711 CHNR) – 2018
勞力士為Everose Rolesor版本和18 ct白金、18 ct Everose黃金版本提供三段式蠔式鏈帶。 Oystersteel的這些版本配有五段式鏈帶。這些鏈帶均配有勞力士設計并擁有專利的Oysterlock安全扣,可防止被意外打開。
同時它們還配有品牌開發的Easylink舒適擴展鏈環,使佩戴者可以輕松地將手鏈長度增加約5mm,從而在任何情況下都保證能提供更多舒適感。隱藏式附件系統確保手鏈和表殼之間的視覺無縫連接。在18克拉GMT-Master II黃金版上,蠔式表鏈的鏈節內部裝有陶瓷嵌片,以提高其靈活性和使用壽命。
與所有勞力士手表一樣,GMT-Master II都經過COSC瑞士天文臺認證。該認證涉及兩個測試階段。首先,COSC測試每只勞力士機芯的精度,并頒發官方天文臺證書。裝在勞力士表殼內之后將再次經過驗證,以確保其達到指定精密度標準。
勞力士最高級天文臺的平均公差達到了每天約為-2 / + 2秒。另外,每只勞力士手表都帶有綠色印章,象征著高級精密天文臺表的身份,并帶有五年全球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