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在和筆者討論手表時說,已經有一只勞力士,一只卡西歐,和一只華為智能手表,有這3只手表夠了嗎?筆者馬上就把這個問題又拋給了他,你自己覺得夠了嗎?他回答說,目前感覺夠了,三只手表各有各的功能,同時三只手表替換帶感覺也挺好。我跟他說,你現在的這個想法是對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事業也好、個人品味也好再上一個臺階的時候,或許你會有新的想法,比如或許會認為目前的這3只還是不夠的。說來也奇怪,很多一開始對手表并不太感冒的人,隨著個人事業、眼界、品味的不斷提升,對手表也越來越在意了,關注也越來越多了。或許,這就是一些人常說的,越來越發現手表散發著一種讓人難以抵擋的魅力。
其實,對于一些特別喜歡手表的人來說,3只是遠遠不夠的。何況,這3只手表里面,除了勞力士以外,還有一只比較親民的功能性手表和一只智能手表。因為,沒有人會把“實用”當做經典和品味。而如果不夠經典,或品味不夠,那么手表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也是最重要的意義。或許很多人并不知道,手表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是為了“實用”,而是品味和身份的象征,以至于剛開始問世的手表每天走時誤差即便達到一兩個小時也不會讓佩戴者特別當回事,因為鐘表那精打細磨的機芯、部件和外觀,以及精美絕倫的雕琢、鑲嵌、和琺瑯等藝術元素,或者還有象征富貴的貴金屬材質等,才是他們真正在意的東西。如果沒有這些,那手表才是真正的“一文不值”。
除了勞力士以外,隨著個人眼界和品味的不斷提升,不少人會逐漸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朗格、寶璣、寶珀、積家等大牌上。如果都能擁有這些,那顯然多少有點不切實際或說大話、吹牛皮。事實上,這些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大牌手表,很多也都有各自的特點或看點,對于很多人而言,能擁有其中一兩只或兩三只就不錯了。
對于很多不一樣的手表,工作之余,拿出點時間多關注關注、多研究研究,發現一兩個或幾個亮點,借機也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我相信,有手表參與的這個逐夢的過程,一定是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筆者身邊不止一位朋友如此,他們把自己的某個夢想寄托在手表上,最后收獲的不只是手表,更重要的是奮斗的過程和目標的達成。
或許是因為和時間、精密機械,精美雕琢等密切相關的緣故,小小一只手表給人帶來的“震撼”可以說是直擊心靈的。手表的這種特性,也讓手表不同于很多普通的商品,值得一看再看,一品再品。你們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