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一直都是韭菜們的“幸運色”
與國酒茅臺十分相似,在瑞士表壇你很難找到第二個與勞力士定位相同、產品出色的制表公司。
但不管是對單一標的的研究還是對腕表性價比的探討,“估值”一直都是一件很復雜且極具必要性的藝術。
對一直股票進行估值要對其基本面、產品、同行業(yè)競爭對手等因素進行詳細分析、考量,但作為腕表發(fā)燒友的我們就很幸運了,對腕表估值,特別是高端品牌的熱門表款,我們只看一個因素--公價。
說實話,七天炒到21萬確實有些夸張,但更為夸張的是公價七萬的勞力士黑盤綠鬼在國內沒有腕表基金公司的前提下有人敢炒、有表商敢收、更有善良以愛表自居的韭菜,敢買單。
一開始小編的確是十分費解,但一番思索過后表觀明白了,高端腕表之所以好炒就是因為:故事好編、表商貪婪、韭菜無知,畢竟高端腕表是沒有漲停板的啊!
毫無疑問,就和小編在文章開頭寫到的一致,勞力士是好表,好表中的好表。但好公司不一定有好股價,好手表不一定就值得被我們買單。勞力士是瑞士高端制表的代表品牌,其日志系列、潛航者、切利尼、迪通拿都是各領域腕表的經典之作,深受各路資深表友、腕表藏家的喜愛,其中也不乏愛講故事、講情懷的腕表基金公司。
大概三年之前,表觀在某腕表論壇上看到了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評論:
勞力士迪通拿之所以年年漲價、溢價是因為迪通拿的公價定的太低,所以溢價40%才是其真實售價!不得不說,這種評論、這種“表友”實在是呵呵了……勞力士沒有把你當傻子自己卻沖上去拍了一把香噴噴的彩虹屁。或者說,這種言論的發(fā)出者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謂的“資深表友”、“業(yè)內名人”,其本質就是能用超40%公價給你現(xiàn)表的表商、機構。
勞力士不是傻子,更不是慈善機構,把自己當家熱銷表款定一個超低的公價,弄啥嘞?搞慈善嗎?那勞力士為啥不送我一臺法拉利呢?手表也不是股票,不存在什么所謂的“反轉空間”。其最終原理就是:
一、品牌方有權在售表時打折實現(xiàn)促銷目的
二、二手腕表行情價低于新表公價沒有遵循這兩條原理的表款,再好看、再火、再牛,都不正常,都是“蛇精病”。
相信大部分表友看到這里也都琢磨出了個大概,勞力士官方才沒空跟你玩控貨、搭售、溢價的游戲,絕大部分腕表的炒作都是由腕表基金公司引起、韭菜追高囤貨、表友買單而惡性循環(huán)。
小編常說,如果買一塊、兩塊、甚至是五六塊勞力士就能算高級、到達人生巔峰那么我們的一生是該有多平庸啊!一個真正的腕表藏家藏表的總額多以億元甚至億美元為單位。大部分頂級藏家都對勞力士腕表有著極大的感情與熱忱,但絕對不是僅限于勞力士一個品牌、潛航者、迪通拿區(qū)區(qū)幾個系列。藏家不在乎溢價,如果僅憑借搭售、加價等手段就能讓藏家們買到心儀好表的話那么人人都是藏家。
藏家之所以不在乎,并不是太富有或太過于麻木,而是將更多藏表熱忱投入到勞力士古董年歷月相腕表8171、潛水Comex或保羅紐曼迪通拿等項目……
這些項目,少說百萬起步,炒表公司該炒的已經炒完(保羅紐曼迪通拿),該拍賣的好品相早已一搶而空,該絕版系列更是毫無再產、沒有增發(fā),哪還有搭售、溢價、控貨之說?那么,勞力士究竟在這場由腕表基金公司掀起的溢價狂歡中起到良性作用了嗎?
小編只想說,起到與不起到,對勞力士品牌而言有什么區(qū)別嗎?
不管是韭菜、表商還是嗷嗷待哺等著戴“勞”的普通表友,對于勞力士而言哪個不是普通消費者?為何不一視同仁,夾道歡迎?
更何況腕表基金公司的炒作加上表商以及廣大韭菜們的瘋狂囤貨,非但沒有對勞力士品牌利潤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反而使其腕表更加暢銷、省去了大筆的廣告營銷費用與庫存成本。
那么,既然勞力士如此“良心”,為何在專柜購買勞力士腕表還是難上加難呢?
小編只想說,你覺得難,一是因為你買的不夠多,二是你沒有站在勞力士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假如A城市某店有售勞力士綠鬼一只且沒有搭售、溢價,A消費者在勞力士年消費幾十萬,是超級VIP;B消費者與你我一樣懷揣著夢想就算攥著大幾年的工資也想來專柜提一塊綠鬼光宗耀祖,如果你是柜姐,你是勞力士,你給誰?
所以,錯不錯在勞力士手表,不錯在勞力士品牌官方更不錯在柜姐、消費者,也沒有道理把一切都歸咎于運動潮流的席卷、肆虐。錯,就錯在對的腕表碰上了扭曲、被物質化的情懷;錯,就錯在腕表基金公司叱咤風云、一手遮天,故事編的好,表商原意跟,韭菜原意追,小白原意吹……一拍即合,幸福美滿。
就算是表王百達翡麗面對歐洲腕表基金公司瘋狂的抬價以及表商韭菜們瘋狂的囤貨、接盤能為消費者做的僅僅是通過當面撕除塑料保護膜、不將運輸紙盒交付客戶的方式進行微弱的對沖。
但如今鉑金的鸚鵡螺如今在二級市場行情價是多少?精鋼鸚鵡螺又是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表王都這樣了,還難為勞力士干啥啊?更何況還有朗格這樣令人大跌眼鏡的官方搭售銷售模式,對于勞力士我們應當給予一定的理解與有限的寬容。
剛吹不撒氣,多大的氣球不會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