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職場競爭會漸漸演變成私人恩怨,矛盾不斷累積,終于在某一天突破臨界值而徹底爆發…類似的事情其實正在蘋果與斯沃琪兩大巨頭之間上演,雖然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爭斗,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場爭斗未免太小氣、雞賊、斗氣了一些…不過還是挺有意思的。
當然,用‘爭斗’來形容可能有點兒過了,因為這兩家公司只是在一系列的法律糾紛當中不斷地相互攻擊,說白了就是打嘴架。就比如上個月,蘋果試圖阻止斯沃琪在英國將史蒂夫·喬布斯非常愛說的那句“One more thing(還有個事兒)”注冊為商標,但卻以失敗告終。
“One more thing”是喬布斯的經典名言。每當在蘋果的產品發布會上,當你覺得這位已故的公司聯合創始人的主題演說似乎將要結束之時,他便會不經意地拋出這句話,緊接著隨之而來的便是全場最大的驚喜。雖然喬布斯已經離去了十年,但是這一句堪稱開啟驚喜之鑰匙的話語,已被他的繼任者蒂姆·庫克所采納。
鑒于這種無形勝有形的聯系,斯沃琪決定注冊“One more thing”商標的做法確實有些故意挑釁的意味。蘋果顯然也被激怒了,他們在英國提起訴訟以阻止這家瑞士品牌,堅稱斯沃琪此舉存在有“惡意”,并意圖通過此商標來“拙劣的模仿蘋果”,因為任誰都知道,這句話與這家科技巨頭已經有著20多年的聯系。
但是在3月底,法官伊恩·普維斯推翻了之前的一項有利于蘋果的判決,最終裁定所謂的“斯沃琪的意圖已經超越了恰當使用商標界限”的說法是錯誤的,所以,即使斯沃琪此舉可能就是為了“拱蘋果的火”,但蘋果也無法阻止斯沃琪這么干。
蘋果望著得意的斯沃琪咬牙切齒,質問法官理由為何,于是普維斯法官指出,“One more thing”并不是由喬布斯發明的,他以美劇《神探可倫坡》為例,里面可倫坡在偵破案件之前,就以說出過“there’s just one more thing”這句話而出名。
但同時普維斯法官也指出,斯沃琪的行為確實看起來就像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惡作劇,不過此舉是在雙方“已經針鋒相對”的情況下做出的,這是一種“報復性措施,目的是想要讓蘋果感到不爽”。
既然是‘針鋒相對’,就表明這已經不是雙方第一次交手了。2019年,澳大利亞商標局也曾發生過同樣的法律糾紛,而判決結果也同樣是對斯沃琪有利。
事情的起因,是斯沃琪所使用的“Tick Different”這一標語。蘋果因此(再度)將斯沃琪告上了法庭,稱斯沃琪是在不當利用蘋果于1997~2002年間所使用的著名廣告口號“Think different”。然而斯沃琪的CEO尼克·哈耶克卻并不認同這種說法,他表示,“Tick Different”是基于斯沃琪上世紀80年代的一句口號:“Always different,always new”而生的,比你這還早好幾年吶小兄dei,往后稍稍吧。
值得注意的是,斯沃琪使用“Tick Different”是來推動一款嵌有NFC支付芯片的手表,佩戴者只需輕輕點擊手表就可以完成支付的操作,而這與Apple Pay所提供的功能非常相似。
注意剛剛括號里的‘再度’二字,這兩家公司之間的矛盾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候。2014年,斯沃琪成功的讓蘋果在英國注冊“iWatch”商標的舉動泡湯,理由是“iWatch”與斯沃琪自己的商標“iSwatch”和“Swatch”過于相似了,這就不行。于是2015年,蘋果在推出這一著名智能手表產品時,他們將之命名為了“Apple Watch”。
那么產生這些矛盾的根源是什么?還是回到2014年,當時有傳言稱蘋果和斯沃琪計劃聯手研發打造未來的Apple Watch。不過馬上就有業內評論人士對此嗤之以鼻,因為他們認為對于蘋果公司而言,讓出設計控制權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類似的框架隨后就出現在了制表界當中:以泰格豪雅為例,他們就與谷歌合作推出了第三代智能互聯手表,豪雅仍專注于發揮自己在硬件方面的優勢,而軟件方面的問題則是交給谷歌這位市場的領導者。
所以現在來看,蘋果與斯沃琪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起來的時間節點有可能就是傳言出現的這段時間。Apple Watch的誕生,讓蘋果與斯沃琪成為了直接競爭對手,隨后的一些“恩怨”也就成為了他們對這家科技公司進軍手表市場的直接回應。